(文/張永紅)萬里黃河從東明縣焦園鄉辛莊村進入山東境內,一路蜿蜒向東,奔騰入海。古老而又年輕的東明縣位於山東最西端,是名副其實的“黃河入魯第一縣”。
說其古老,是說東明建縣於西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
說其年輕,是指1963年東明才劃歸山東省管轄,至今不過50多年的時間。在我省130多個縣區大家庭裡,算是一個年輕的成員。
說起東明的歷史,當地流傳的“三置兩廢一遷徙,坐地不動歸四省”兩句話,凝練地概括了東明兩千餘年歷史的滄桑鉅變,也顯示了其建縣史的坎坷曲折。
東明因瀕臨黃河的特殊地理位置,歷史上屢受水患之害,導致縣域變更頻繁,屢次廢置重建。
始建於西漢建元元年(前140年)的東明縣,初名東昏縣。相傳秦始皇東巡至此地時,“霾霧四塞,不能進”,於是命名此地為東昏。公元9年,王莽新政時更名為東明縣。歷經360餘年,到三國魏文帝時期,東明縣被撤銷。
時隔740多年之後,至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復置東明縣。400多年後,歷經宋、元兩代,明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被廢。
又到100多年後,明朝中期的弘治三年(1490年)再次重設東明縣。
這便是東明縣歷史上的"三置二廢"。
西漢建縣之初,縣治所在現河南蘭考縣城西北一帶。“一遷徙”是指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避黃河水患,東明縣治所由原址遷往今菏澤市西部的冤句縣、南華縣舊地,以其轄地設置為東明縣,治所在今東明集鎮。
明弘治三年重置時,治所設於今縣城駐地的大單集(現為城關鎮)。冤句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故鄉,南華是莊子曾經“漆園為吏”,寫作《南華真經》的地方。金大定年間,冤句、南華縣城先後湮淤於黃河水患,二縣遂先後被廢,其故地後來成為東明縣轄地。
“坐地不動歸四省”是指東明歷史上曾先後歸河北、平原、河南和山東四省管轄。
究其原因,還是因其瀕臨黃河,居於三省交界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政府為方便行政管理和黃河治理的需要而形成的。
自金代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前,東明一直歸原直隸省、今河北省管轄,先後隸屬大名路、大名道、大名府等,是當時河北省的最南端。
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3月,建立東明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六縣專員公署。1945年10月,成立東明縣人民政府,屬冀魯豫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8月,在原冀魯豫邊區的基礎上成立平原省,東明劃歸平原省菏澤專區管轄。
1953年11月,撤銷平原省,東明先後劃歸河南省鄭州專區和開封專區。直到10年後的1963年,為解決魯豫兩省沿黃交界地區水利糾紛,國務院下令調整兩省行政區劃,將東明縣劃歸山東省菏澤專區,次年將範縣劃歸河南省。自此,東明才正式成為齊魯大家庭中年輕的一員。
東明原地不動,卻先後四易歸屬權,形成我國行政區劃史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來源齊魯晚報)
閱讀更多 東明論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