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濤院士團隊再獲重大突破:新型紅細胞亞群促進肝細胞癌進展

點擊上方“轉化醫學網”訂閱我們!

乾貨 | 靠譜 | 實用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導 讀

腫瘤微環境中的非腫瘤細胞群已被報道不僅在癌症進展中發揮關鍵作用,而且還被微環境本身重新編程。 靶向腫瘤微環境越來越被認為是癌症的有希望的方法干預。 有趣的是,迄今為止已明確的腫瘤微環境中大多數促腫瘤細胞群是源自髓樣細胞的白細胞亞群。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腫瘤誘發的新細胞群:Ter-119紅系細胞標誌的紅細胞,並將其命名為Ter紅細胞。Ter細胞優先存在於腫瘤患者的脾臟中,並通過分泌一種名為artemin的神經營養因子促進癌症進展,但對抗腫瘤免疫沒有影響。脾臟微環境也可能對Ter細胞及其artemin產生的產生非常重要,這一領域在將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Ter細胞僅在脾臟中被誘導。脾是儲備紅細胞生成器官,而骨髓是生理狀態下紅血球生成的活性部位。諸如貧血或組織缺氧等壓力可誘導脾臟紅細胞生成再次出現。腫瘤可能會干擾脾臟的紅細胞生成,導致晚期紅細胞前體積聚,並在TGF-b下向Ter細胞分化。這可能是一種新的機制,可以解釋癌症患者的貧血或低血小板綜合徵的出現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脾臟作為儲庫或產生Ter細胞必需器官的作用尚未完全證實,並且脾臟是如何誘導Ter細胞產生的直接機制以及它們是否參與貧血或低血小板綜合徵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肝癌、Ter細胞及artemin作用機制

研究人員觀察到,肝細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腫瘤腫塊後血清artemin顯著降低,表明腫瘤塊可能誘發肝細胞癌患者脾臟中Ter細胞分泌功能的產生。然而,研究團隊推測,artemin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增加可能是由脾臟Ter細胞產生的高血清肌動蛋白誘導的繼發事件,因為他們發現用敲除artemin的肝細胞接種可誘導Ter細胞的產生並且與野生型Hepa細胞相似,血清artemin增加。同時,脾臟Ter細胞是血清artemin的主要來源,因為在缺乏脾臟的荷瘤小鼠中未觀察到血清artemin的顯著增加。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在肝癌患者脾臟中發現的Ter紅細胞

鑑於血清artemin在肝細胞癌患者中升高,研究人員也嘗試將其與肝癌診斷中的甲胎蛋白(AFP)進行比較,發現其效果較差。現已報道一組細胞內分子有助於預測肝癌的預後,血清artemin作為新的預後預測因子可能比肝細胞癌的細胞內分子更容易和準確地檢測到,因此它更適用於肝細胞癌患者的預後預測。未來的研究可進一步揭示神經營養因子及其受體在癌症全身播散中的作用和意義。

參看文獻

Yanmei Han, Qiuyan Liu, Jin Hou, Yizhi Yu, Nan Li, Xuetao Cao. Tumor-Induced Generation of Splenic Erythroblastlike Ter-Cells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轉化醫學領域核心門戶

商務合作

END

活動

推薦

轉折點——生物醫藥招聘第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