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臨習《大盂鼎》

怎樣臨習《大盂鼎》

大盂鼎為西周早期康王時的重器,銘文19行,291字,內容記載周康王追述文武受命、克殷建邦,後來朝野因酗酒喪師亡國,周代則忌酒而興,命鑄盂引以為戒,盡心輔佐王室的故實,清道光初年在今陝西眉縣禮村出土,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

怎樣臨習《大盂鼎》

談及《大盂鼎》 ,有必要回顧早期的中國文字。應當說,迄今為止,有據可考的文字自然當數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採用“六書”構字方法進行造字,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並且從殷商開始便突然大量湧現,很顯然,在此之前應當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文字萌芽和演變過程。但遺憾的是,在這兩千多年的漫長時間裡,我們中國的文字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至今依然是個謎。

怎樣臨習《大盂鼎》

《大盂鼎》拓片

商代,是甲骨文和金文並存的時代,由於二者書寫“工藝”的不同,它們都始終保持著各自的風格特徵和審美內涵。不過,從書法的角度看,二者都不是墨跡,也就是說,它們都還不能最真實地反映出商人日常書寫的真實原貌,但由於考古在這方面至今未發有新的發現,遺存墨跡又寥如晨星,故今人只能在二者中尋覓古人用筆的端倪。相比之下,甲骨文大多用單刀契刻,難以體現書寫原貌,而金文則可以更多地顯示出墨書原跡,體現出原書筆意。

怎樣臨習《大盂鼎》

怎樣臨習《大盂鼎》

應當說,商代的青銅器鑄造技術是相當精湛的。不過,當時的銘文都很簡短,一器之中往往只有數字。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字數要多一些。

西周,是青銅器發展最興盛的時期。周人立國後,各方面都繼承了商代傳統,一方面對商文化進行大量的學習與吸收,同時,青銅器製作和銘文書法也隨著對禮制的進一步提倡而獲得極大的發展,不僅青銅器數量可觀,而且,一器之中的銘文一開始便出現長篇大作,如成王時的《令彝》字數就達187字,同商代的“少字數”銘文相比,可謂洋洋大觀了。

怎樣臨習《大盂鼎》

怎樣臨習《大盂鼎》

西周早期金文就書風而言,大多承襲殷商餘緒,筆道首尾出鋒,結構謹嚴精到,佈局參差錯落而富於動態美、韻律美。不過,如果細分,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質樸平實,以《利簋銘》為代表;二是雄奇恣放,如《保卣銘》、《作冊大方鼎銘》等;三是凝重詭異,如《何尊銘》、《康侯簋銘》等,而這類銘文中風格最突出,書法成就最高者當首推《大盂鼎》了。

怎樣臨習《大盂鼎》

《大盂鼎》雖屬西周早期金文,但書法體勢嚴謹,結字、章法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端嚴凝重,並達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莊堂皇、渾厚雄偉,故作品更呈現出一種磅礴氣勢和恢弘的格局,從而為世人所矚目。

大盂鼎銘文白話譯文:

  九月王在宗周冊命盂。王這樣說:"偉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繼承文王建立了周國。排除了那個奸惡,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長久地治理著百姓。辦事的人在舉行飲酒禮的儀式上,沒人敢喝醉,在舉行柴、烝一類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愛之心給以庇護,大力保佑先王,廣有天下。我聽說殷朝喪失了上天所賜予的大命,是因為殷朝從遠方諸侯到朝廷內的大小官員,都經常酗酒,所以喪失了天下。你年幼時就繼承了先輩的顯要職位,我曾讓你就讀於我的貴胄小學,你不能背離我,而要輔佐我。現在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猶如文王一樣任命兩三個執政大臣來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協調綱紀,勤勉地早晚入諫,進行祭祀,奔走於王事,敬畏上天的威嚴。"王說:"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說:"盂,你要輔助我主管軍隊,勤勉而及時地處理賞罰獄訟案件,從早到晚都應輔佐我治理四方,協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賞賜給你一卣香酒、頭巾、蔽膝、木底鞋、車、馬;賜給你先祖南公的旗幟,用以巡狩,賜給你邦國的官員四名,人眾自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要儘量讓這些人在他們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勞動。"王說:"盂,你要恭謹地對待你的職事,不得違抗我的命令。"盂頌揚王的美德,製作了紀念先祖南公的寶鼎,時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