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是重庆人心目中的城市最中心。解放碑的大事小情,重庆人都关心,爱听也爱讲解放碑的龙门阵。解放碑的变迁,点点滴滴都成为重庆人的谈资,成为重庆人的集体记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的变迁史。


解放碑是重庆人心目中的城市最中心。解放碑的大事小情,重庆人都关心,爱听也爱讲解放碑的龙门阵。解放碑的变迁,点点滴滴都成为重庆人的谈资,成为重庆人的集体记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的变迁史。

1941年12月30日,国民政府主持修建的“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街广场中心竣工。“精神堡垒”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外涂水泥,呈方形锥体,因防空需要,通体涂为黑色。纪念碑高7.7米,寓意七·七抗战。后来,在日机轰炸中被毁。

由于精神堡垒被日军炸毁,国民政府就利用原地辟成街心草坪,当中立上一根旗杆,悬挂旗帜。

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垒”原址弹坑新纪念碑奠基。12月,新纪念碑正式动工,改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 1947年8月纪念碑主体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称“纪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见解放碑。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于“纪功碑”下广场检阅驻守重庆的武装部队和民众游行队伍时,题词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原浮雕图案也改成人民解放军战士形象及装饰性图案。

从此“抗战胜利纪功碑”变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也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解放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