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5G投票,一次站公司立場投了高通,二次站國家立場投了華為,它到底是投的誰?

開心195274370

關於聯想5G標準的投票,因為輿論風暴愈演愈烈,聯想終於出面進行了全面的澄清,從聯想發表的澄清文件來看,聯想處於自身技術和專利儲備考慮,首次投票支持LDPC標準,但並未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在後來華為主導的Polar碼用於數據信道短碼和控制信道短碼兩個方案都投了贊成票。簡單講考慮到公司的利益,將5G核心標準核心的數據信道投票投給了國外主導的LDPC,後來站在國家的立場將短碼標準投給了華為主導的Polar。


聯想基於自身的考慮,5G核心的數據信道編碼投給LDPC

從聯想的澄清文章來看,聯想處於自身技術和專利儲備考慮,直接支持了三星(非高通)牽頭的LDPC為eMBB數據信道的唯一標準,而這個標準同樣是5G的核心標準。聯想從自身企業考慮其實也無可厚非,另外客觀講華為的Polar碼本身優勢也不大,而從聯想投票的結果看確實也並沒有對結果產生影響,但是此前聯想並沒有對此進行回應,而只是選擇性的公佈了短碼的投票情況,所以引發了輿論的猛烈攻擊。

聯想在短碼投票中都投給了華為主導的Polar碼

但對於後來聯想在5G標準的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的短碼投票中都是投給了華為主導的Polar碼,這也是聯想早期的針對網上傳言的一個回應。從最終的投票結果看國外的LDPC標準成為5G核心的數據信道標準,而華為主導的Polar碼僅作為控制信道標準。雖然聯想作為的投票最終很難改變結果,但是在關鍵的數據信道支持國外LDPC標準,還是引起了很多國人的不滿,畢竟這涉及到國家的一個核心利益,態度比結果更重要,畢竟這裡面牽涉到一箇中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聯想遭受輿論風暴,更多的還是友商的幕後推動

應該說利用5g投票的舊聞,引導輿論攻擊聯想更多的還是友商在幕後推動,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了。應該說現在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爭除了產品的競爭,就是輿論戰了,其實這對於國內手機市場的發展並無好處,最終受益的只有國外的手機和芯片廠商。

從輿論的不斷髮酵,進而引發聯想的信任危機,更多的還是聯想自身的問題。聯想曾經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旗幟,最早聯想在倪光南院士的推動下全面佈局芯片、通訊、軟件等核心技術和產品,如果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聯想可能現在已經是國際一流的芯片和通訊巨頭了,很可能是5G標準的制定者而非投票者。但是聯想卻驅逐了倪光南,並廢除了他為聯想所做的前瞻性佈局,放棄了自主研發,雖然成為PC巨頭,但大而不強,如今經營陷入困境,因為5g投票陷入信任危機,這些都需要聯想的決策者和高層深刻反思。


智慧新視界

悟空問答的網友大家好。聯想已經承認,在3GPP第一次投票時,聯想基於自身前期技術的專利和儲備,選擇了高通主導的LDPC技術方案,第二次投票時,選擇了此前聯想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的Polar碼方案。

雖然我們不清楚聯想投票的動機到底是“賣國”還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近幾年來,中國企業在通信標準制定方面的話語權正在提升。

華為5G產品線副總裁杜葉青對特酷君表示,通信行業是所有的行業當中標準化做得最好的一個行業。他表示,所有的通訊技術都必須是在標準化的情況下才能運行。移動通訊時代,標準化是一個最核心的特點。

杜葉青表示,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中國企業都是3GPP的標準組織成員,大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這個行業能夠更好的發展。“華為是以產業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和出發點,來提出我們的提案,使得這一提案通過被大家所認可,變成統一的標準。”他說道。

首個5G標準將於下個月正式推出,並於9月完善成形。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5G商業化的問題。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認為,好的技術要被用起來,最大的驅動力是跨界合作。

“如果這個不存在,很多商業的參與者,比如運營商或者產業就不願意投入,不能規模商用的話,其實對整個5G是最大的挑戰。”張至偉表示,“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技術,是產業沒有推動起來。所以從技術出發,經過得起考驗的才叫好的技術。”


Teku特酷

60秒懂車回答這個非汽車問題。

這個標題有點混淆視聽,有些事公道自在人心。洗白是費勁了。


某領導的講話原文。

第一是企業利益。

更高是國家利益,行業利益,那不還是放到了第二位?

如果小公司這樣也對,談不上國家利益。

用這張圖指責一下,你們自己學習去



不過作為跨國公司,有些決定決對影響國家利益。

好友一筆,東芝公司當時把他的一個精密加工的打印機賣給中國了,然後就遭到了,制裁。

你說公司利益高於國家利益?

而且公司的現任領導人,和,董事會主席,沒有一個人正視自己公司所犯的問題,

都是在推諉和找理由。

而且都是謊言,是要打贏這場戰爭,這場戰爭的敵人難道是所有的用戶,和國人嗎??

我覺得實在搞不懂幾點:

1.第一,無論長毛短碼和控制碼,只要華為去參選,就意味著有這方面的技術,就有可能成功,你不投,這就是在給敵人投票

2.聯想從公司任何官方的解釋,關於這個細節都沒有。

3.不講緣由,就說有人要黑聯想,那別人想黑華為,他也得有方法黑呀。







做中國企業,做好中國人。

我立貼為證,聯想要想挽回,必然有一天要免得自己問題道歉,否則得不到原諒。

直到有個對得起國人的說法。

可以關注


60秒懂車

87次會議,聯想覺得如果自己都投高通顯得太露骨了,太漢奸,想著反正控制信道肯定是華為的,就控制投了華為;數據長短都給高通。聯想投了高通三票,棄權一票。這件事後果是什麼,中國5g的蛋糕被硬生生撕掉一塊,少吃了一塊。然後聯想和高通越來越好,聽說這次還拿到了高通驍龍855的首發權。這幾天這事情吵起來了,聯想跑出來澄清,說自己當初是投了華為。

其實現在看來,當時聯想投高通一票的目的再明顯不過了——為了拿到高通蛟龍855的首發。當時外界還在紛紛猜測,到底誰能拿下蛟龍855。正當外界眾說紛紜時,聯想突然宣佈即將首發蛟龍855。當時有很多人不解,現在看來,原來是有如此黑暗交易。

確實,擁有了蛟龍855芯片的聯想手機在當時風生水起。但是,其為了一己私慾而不顧國家利益的做法,即便是封塵多年,也逃不過大眾的眼睛。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現在的聯想已盡失民心,就算聯想的產品再怎麼首發,估計以後的銷量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了。

聯想的公開信是寫給內部員工的,公佈在藍屏就是寫給同行的,可惜不是寫給全國人民及消費者的。 聯想還是很有本事的,居然陸陸續續找來這麼多企業站臺,要打倒敵人,可惜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 在臨近要頒佈首個5g國際標準的六月份,在人們普遍惋惜華為在5g失利的情況下,人們突然聽到聯想的“出賣”行為,自然是十分氣憤。再加上這幾年聯想在產品研發上令人失望,已及在產品國內售價遠遠高於國外售價的定價策略上,讓國人不解和氣憤。聲討聯想的聲浪越來越大就可以理解了。 最後一點是,聯想在危機公關上做得不到位,在失理的情況下,沒有好好補救,反而強硬表態,強調投票行為是符合企業利益的合理做法;在關鍵問題上又含糊其辭,讓人難以信服,再加上不斷標榜自己的光榮歷史和大力指責看不見的對手。這樣的態度無異於火上澆油。 這次事件,根本原因是,國人對國家科技命脈被外國把持現狀的焦慮,以及對聯想長期不滿的爆發。


自由海角



尤其是聯想在第2次在網上發佈的“關於投票的簡要事實經過”中說到:“在里斯本#86bis會計上,聯想和摩托羅拉移動出於自身技術和專利儲備考慮,支持三星(並非網傳的高通)牽頭的數據信道的唯一編碼方案”。對投票給誰還轉移視線,混淆視聽。

然而,我們從下面這張公佈的當時所有企業投票的情況表中,可以清清楚楚、實實在在地看到,聯想投的贊成票就是給了高通公司(見下圖):


難道上圖中:支持高通方案名單中標出紅色的Lenovo不是聯想集團,而會是誰呢?

所以說,對於聯想集團在兩年前的投票,以及這些天來一系列對待網友的態度和做法,真的是難以理解、難以置信、難以忍受!真的是想不到過去作為一家“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的聯想集團會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如此這般低級的事情,遺憾,真的是遺憾!


潤友

問題出在哪裡?我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釋一下,數據通道分為長碼短碼,控制信道。華為的控制信道,聯想和摩托羅拉移動都投票贊成。長碼無爭議高通勝出。爭奪短碼是關鍵,2016年10月第一輪投票(RAN1#86bis)聯想支持了高通(LDPC)。但這次會議只確定了長碼(LDPC),短碼待定。

第二次輪投票(RAN1#87)華為在會議中兩次提出短碼提議,聯想與摩托羅拉都給予支持。

但最終還是敗給高通。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聯想的認同。但問題就出現在第一輪投票的細節上,也被網友們把細節放大宣傳。由於第一輪聯想和摩托羅拉沒有支持華為,導致兩年後舊帳被重提。再加之聯想的回應比較強硬,這又導致了公關失敗。甚至扣上“不愛國”的大帽子。說實話不愛國就有點嚴重了,聯想也做出了回應。

網友們認為就是因為聯想的兩票導致華為落敗。聯想(柳傳志)認為投票沒有任何問題,這就行成了與大眾鮮明的對立。

其實在筆者看來,聯想還是力挺華為的。只是近期美國不斷向中國打貿易戰。還時不時的制裁一下中國企業,例如:制裁中興,劍指阿里等因素。國人在這種情況下,多麼希望有一個(英雄)企業來挽回損失。可是高科技領域更多的是來自美歐的限制,國人只能是無奈。這時候在再爆出聯想不支持中國5g標準,再加之聯想公關回應不當,例如:技術無國界等言論,有越抹越黑之嫌。(楊元慶聯想董事長)

那麼兩年前怎麼沒人提這事呢?兩年後才舊事重提呢?這不得不讓筆者想到,有人故意借住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摸黑聯想
。聯想的產品手機做的不好,柳傳志也承認,但這也不能成為“不愛國”的標籤。 為此央視財經頻道也給予了聯想正面報道。

由此可見網上的一些報道有失偏頗,造成了聯想負面影響。 望廣大網友理性看問題,不要盲目跟風。
題主問聯想投票投的誰?基於筆者多日關注,聯想是大力支持華為的。決定性投票在(第二輪,87次會議中)所以最終聯想投的還是華為。


明辨是非123

我們先來看兩張圖,圖片來源見水印,我這個應該是最清晰最完整的投票過程。結論:86次會議聯想確實站隊高通且投反對票,兩票棄權是誤傳,一月後87次會議聯想全力支持華為。



86次會議:

先是提方案環節,聯想提的是L+L方案,站隊三星高通陣營,華為提的是P+P方案但無人支持,後改為L+P方案;

然後對方案進行投票,只記反對票,此時聯想兩票反對了L+P方案。如果聯想反對L+L方案,比分就反過來了哦。

會議結果:長碼確定L碼,短碼控制碼待定。

第87次會議:

投票決定短碼和控制碼方案,聯想都支持的華為P碼。上海貝爾支持高通P碼,性質惡劣。

總結:86次會議聯想站隊高通一次,反對華為一次,一個月後87次會議聯想支持華為。

網上所謂的兩票棄權是謠言,但聯想86會議只考慮企業利益投了兩票反對。另外上海貝爾屁股不正。

PS:關於這兩張圖的準確性,經過我查看會議記錄並綜合各方說法,可以保證此圖沒有大的問題。但有兩點,一點是最初提方案L+L方案聯想說是三星提出的,另一點是有業內人士說86次會議有次投票是試投。

最後是一篇技術分析+完整投票過程的文章,有耐心的請仔細閱讀,公道自在人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zMjU3Ng==&mid=2247489469&idx=1&sn=5dfc7379f109d4d565abf5ca84260cc3&from=1085195010&wm=9006_2001&weiboauthoruid=3710258141


陌路理工男

1.數據碼投給了高通,導致華為的L+P的方案流產(如果投華為的L+P,則未來5G即使:長碼採用高通,短碼則採用華為)。由於兩票之差,在數據碼領域,都是採用高通的LDPC方案,換句話說:高通獨家壟斷了數據碼(長、短碼),而華為Polar只贏得控制碼的投票。

2.大家之所以對於兩年前的會議決定有看法,是因為今年因為美國的貿易戰讓國人明白:“芯”軟了,腰桿不硬!

3.站在企業成長角度來說:投票給技術更好的企業,無可厚非!

4.引起大家輿論發酵甚至成為重大輿情事件,是因為兩條:

(1)即使按照所謂不是按照票數來決定或者說“投了棄權票”不影響,但是那份名單是實實在在的啊!

(2)有問題承擔就可以了,不要談論其他的問題,也不要說網友別有企圖。

其實,連T的企業、華為的競爭對手中興都投了華為,面對一堆名單裡面,只有一家中資企業,給大家看到的感官體驗太刺激了!

所以,面對這種網絡輿情,要真誠、坦誠相對,而不是掩飾或者避重就輕,更不要上綱上線。


英武

關於投票的內容,已經有那麼多回答了,都很詳細,筆者在此就不贅述了!

只是聯想的反應讓人看不懂,不是辯解之詞,就是創始人出來喊口號!如果靠喊幾句口號,就能扭轉乾坤,那就是“神”而不是人類了,只可惜科學實踐證明,這世界上本沒有神,如果有,也是被人推上神壇的!

即便沒有這次的投票事件,聯想一樣是焦頭爛額,一樣面臨著哈姆雷特式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據新聞披露,2013年3月,聯想集團被納入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不過截止到5月份,聯想的股價下跌了50%多,市值蒸發了將近60億美元,引發了聯想被踢出恆生指數的擔憂。5月4日,靴子終於落地,聯想出局,石藥集團加入,6月4日起正式生效。

而此次被披露的投票事件,只不過是壓在聯想身上的又一根稻草而已,將其朝牆角逼得更進一步了。如果聯想不能直面困難,找準自己的定位,仍然扮演組裝工廠的角色,那麼未來真的堪憂!

筆者曾經也是聯想的堅定支持者,剛參加工作時,就想著攢夠了錢,就買一臺聯想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目前在寫這篇評論的電腦也是聯想的,可是聯想的所作所為,讓筆者作為一個消費者與其漸行漸遠!

痛心歸痛心,但是現實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創新,長期固步自封,停留在過去的功勞簿和輝煌裡,那是沒有用的,因為“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市場也不相信眼淚,終究會被大浪淘沙,打進浪花裡!


打虎拍蠅

1.數據碼投給了高通,導致華為的L+P的方案:長碼採用高通,短碼則採用華為

由於兩票之差,在數據碼領域,都是採用高通的LDPC方案,高通壟斷了數據碼(長、短碼),而華為Polar只贏得控制碼的投票。

2.國人對聯想集團兩年前的投票事件的如此關注,是因為今年中興制裁事件等美國發動的貿易戰讓國人憤恨不已!

3.單從技術上來說:高通的技術由於數十年的技術研發積累,高通技術更加成熟,所以很多企業投票給技術更好的企業無可厚非!

作為曾經的老大哥聯想集團,沒有擔負起一個作為民族企業,作為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應該擔負起的責任,而且出了問題,不是自省,而是駁斥他人,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讓人民更加看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