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

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座巨大的擂臺。無數的人在這些擂臺上廝殺,想要得到上帝的禮物——生前身後名。

在“帝王爭霸賽”中,劉徹得到了金腰帶獎,但他還不滿意,二馬一錯蹬跳到“文學擂”,以《秋風辭》《天馬歌》等作品榮獲“跨界歌王”的稱號。

在“武林大會”中,岳飛得到了武林盟主的頭銜,他那犀利的目光,也瞄準了“文學擂”,跨步走上擂臺,提筆寫下《滿江紅》。

嗯,留下了大名。

本來就人滿為患的“文學擂”上,也早已廝殺成一片紅海,能在這裡揚名立萬的人,都有一項必修的絕殺技——寫詩。

其中邊塞詩有岑參、高適等大咖,山水詩有王維坐鎮。溫庭筠、李商隱就喜歡來點靡靡之音,都是臭不要臉。

在“文學擂”上有一個角落,從來都不是太熱鬧,但很多人都喜歡來逛一圈,順便留下自己的腳印,這就是“拼媽角落。”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二、

796年,在長安城的CBD區域,貼著一張黃榜。

一個46歲的中年男人,十分沒信心的在人群中間,想看看榜上有沒有“孟郊”的名字。

沒有生在士族家庭、銀行也沒有存款,孟郊的前半生都在四處漂泊。母親為了他能夠有一個好前程,每年都鼓勵他:“再去試一試吧,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從老家湖州到長安,何止千里路程。母親為他縫了新衣服、納了千層底,準備了蝦皮做為乾糧,催促他趕緊上路。

雖然對自己的人生失望至極,他還是來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

這時孟郊的瞳孔猛縮、呼吸急促、面孔漲的通紅,他看到黃榜上有兩個碩大的圓球,額,是漢字——孟郊。

中了,中了,我考中進士啦。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三、

考中了進士,這麼喜大普奔的事情,當然要回到家鄉奔走相告。

孟郊當晚就買了火車票,回到湖州老家。一進村子,赫然掛了一條橫幅:“熱烈歡迎孟郊進士榮歸故里。”一起喝酒的二狗子、暗戀過的三妮子,全部跑來問候孟進士:“中進士啥感受,爽不?”

孟郊45度角仰望天空,深沉的說: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突然,一把大笤帚砸了過來。孟郊的老孃破口大罵:“看你二大爺,趕緊找工作去。”

哎,人家孟子是孟母三遷,孟郊是孟母三逼。沒辦法,老母相逼,只能硬著頭皮上了。經過組織考察、行賄送禮等一系列程序,孟郊成了一名光榮的溧陽縣尉。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四、

好歹是副處級幹部了,有工作、有分房、有俸祿,孟郊真的不想讓母親在老家吃苦了:“雖然兒子沒有大魚大肉,但哪怕是青菜葉子,兒子也想親自為您吃。”

孟母越過太湖、爬過山川,來到了200公里以北的溧陽縣。

孟郊看著母親花白的頭髮,深陷的眼窩,滿是皺紋的臉龐,不禁悲從心來。這些年來母親在油燈下縫衣服、納鞋底,一針又一針,密密麻麻的縫,生怕他出門在外穿破了,沒人幫他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真情流露,使《遊子吟》一不小心就成了歌頌母親的絕唱。

也只有在經歷了世事艱難,受過白眼、冷嘲、熱諷後,才能真正明白:

母親,其實並沒有那麼想讓你出人頭地,

只要你平安、健康、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她就能笑出一朵花來。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五、

當孟郊在“拼媽角落”留下大作後,他知道,憑這一首詩他就能流芳千古。可是在“文學擂”上,誰會承認比人差呢?

811年,白居易外出採風。他想要創作出更加通俗易懂的詩句,就是“說人話”,讓大家都聽懂。據說白居易的詩能夠流傳天下,其效果堪比現在的廣場舞曲。

這一天,他騎馬來到農村,看見一個老大爺蹲在家門口嘆氣。白居易想:“好機會,我得向貧下中農學習啊。”

他邁步走過去,伸手遞過一根冬蟲夏草香菸,兩人抽著香菸吹著牛。

白居易問:“大爺,你嘆啥氣,難道大唐的基層建設不好嗎?”老大爺說起來就生氣:“哎,孩子們都不在家,很久都不來電話了 ,都是一幫熊孩子。”

白居易一聽:“臥槽,多好的題材,果然是貧下中農智慧多。”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六、

他看著想念孩子的大爺,抬頭看看房梁間的燕子窩,瞬間詩興大發。

樑上有雙燕,翩翩雌與雄。

銜泥兩櫞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生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白居易用一對燕子比喻人的夫妻。

他們生了四個孩子,每頓飯都得準備好多食物,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刻,肉啊、蛋白質啊,哪有那麼容易得到的,真他娘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中,啁啾終夜悲。

孩子們一旦長大,就要外出打工了。還得找老婆、嫁女婿,給他們買了房子、操辦了婚事後,養育了他們的父母,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空巢老人。

有什麼辦法呢,孩子總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人們只能默默的坐在家裡,聽著電視裡的公益廣告尋找安慰。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老頭子、老太太,你丫的千萬別埋怨孩子,想想你們年輕時候,是個什麼德行?你們不也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嘛,呵呵,早知如此,當初多陪陪父母該多好啊。

白居易這麼普通的詩句,好嗎?一千年後的乾隆皇帝說話了:“極尋常語,卻有關風化,足以警世。”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七、

呦,白居易同學,您也來蹭經驗呀。

白居易懵逼了:“可我寫的是父母啊,父母之中沒母親嗎?再說了,讀書人的事,能叫蹭嗎?”

額,算你及格吧。

無數的大咖在“拼媽角落”來來回回,紛紛留下自己的作品。

時間到了宋朝,來了一位和尚。和尚不是六根清淨的出家人嘛,怎麼也來湊熱鬧?哎,歷史經驗證明:“在母親面前,大家都一樣。”

與恭的母親已經去世一年了,這些年他都在寺廟裡參禪打坐,成佛之日遙遙無期,兒子卻已經當到了盡頭。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還記得去年的五月份,與恭和尚把自己的袈裟賣掉,換了些大米回家看望母親。那一天,母親高興壞了。她站在破舊的小門前,滿頭的白髮迎風飛舞,等待著回來的兒子。

與恭也忘記了自己出家人的修養,只知道面前這個老太太,是養育自己的母親。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曾經年少愛追夢,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進入寺廟修行,只為他搖搖不可期的成佛夢想,父親早亡,只留母親一個人在家種田,自己這個當兒子的,卻從來沒有為她分擔過半分,可恨、可嘆、可惡。

母親,如果能夠重來,我只願承歡在您的膝下。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八、

在“拼媽角落”中,無數的詩詞掛在那裡,等待著人們的檢閱。

有王昭君的“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側傷。”

有孟浩然的“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有徐熙的“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其中有傷感的、有興奮的、有期望的,可是從流傳角度來看,沒有哪一首詩能夠超過孟郊的《遊子吟》,但我最喜歡的卻是一首清朝的詩。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談風塵。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1746年,也是一個風雪漫天的除夕夜。

在外讀書的蔣士銓搭火車、坐大巴、趕驢車,終於在除夕夜這一天晚上,掐著時間回到了溫暖的家裡,還好沒錯過年夜飯。

一進門,母親就拉著他家長裡短的問候:

“兒啊,你看你又瘦了,是不是生活費不夠啊。”

“兒啊,讀書苦不苦,你要多補充營養啊。”

“兒啊,衣服怎麼樣,暖和不?”

“兒啊,上週才給你寫過信,你也不回我。”

蔣士銓再也忍不住了,鼻子一酸、眼淚就流了下來。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蔣士銓想起了小時候。

4歲的時候,母親就拿著竹條在地下寫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教他。稍微長大一點,母親又拿出《四書》《五經》等書,一句一句的教他讀,一句一句的帶他背。

如果他臥床生病了,母親就親自寫下唐詩貼在牆上,抱著蔣士銓來回走動,一個邊走邊讀、一個邊走邊聽。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蔣士銓從小就立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大志向。

在22歲那年,他就在學校得到“喧啾百鳥群,見此孤鳳凰,將來未可量也”的評價。

在外拼搏一年後,他參加了春運大軍,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嘛。

一進門,母親關愛的問候就瞬間擊中他那脆弱的心。出門在外無人問,回家就有溫暖在,蔣士銓提筆寫下這首《歲暮到家》。

也許我們知道老了以後,才能體會到孟郊的心境。也許我們的子女長大後,才能明白白居易的意思。

但是蔣士銓的這首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充滿著煙火氣的告訴我們:

“母親在哪,溫暖就在哪,家就在哪。”

歷史上,那些讓母親操心了一輩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九、

母親,就是一輩子操心的命。

上學時,她為你的分數操碎了心。

工作時,她為你的工資操碎了心。

生娃時,她為你的孩子操碎了心。

創業了,她為你的業績操碎了心。

你以為,她盼望著你出人頭地,帶著她過好日子。其實,她只是怕你過不好這一生。

你需要回報給她的,不是金銀財寶、不是高官厚祿、不是富貴滿堂,只需要“陪伴”二字。

至於“拼媽角落”裡哪一首詩最好,我想,對母親的陪伴,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