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倒臺後,手下一群“外籍士兵”逃回老家,該國很快狼煙四起

馬裡是西非面積第二大國家,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中心,當地生活著少數族圖阿雷格族。圖阿格雷人屬於遊牧民族,他們散居在西北非多個國家中。圖族人裝束奇特,是世界上唯一男人外出時帶面紗的民族。歷史上,他們曾橫行於撒哈拉商道,長期劫掠和征戰養成了彪悍的民族性格,打起仗來非常勇猛,被稱為“戴面紗的大刀騎士”。

卡扎菲倒臺後,手下一群“外籍士兵”逃回老家,該國很快狼煙四起

1960年,馬裡脫離法國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但是,北部圖阿雷格人認為南部馬里人是入侵者,也希望獨立建國,為此數次發生嚴重叛亂。在國際社會斡旋調停下,1995年圖族人武裝與馬裡政府達成協議,交出了大量武器,雙方矛盾走向了緩和。此後十幾年,馬裡政局穩定,經濟開始復甦。孰料“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約發動的利比亞戰爭害苦了馬裡。

卡扎菲統治利比亞後期,為鎮壓國內異己力量,高薪招徠圖阿雷格人當僱傭兵,在卡扎菲武裝中佔有相當比例。2011年春,利比亞爆發了社會動盪,為了推翻卡扎菲統治,北約隨後出兵干涉。在北約強大攻勢下,卡扎菲軍隊潰不成軍,四散而逃。卡扎菲被打死後,一群圖阿雷格僱傭兵攜帶大量重武器返回老家馬裡。

卡扎菲倒臺後,手下一群“外籍士兵”逃回老家,該國很快狼煙四起

在這種狀況下,圖阿雷格分裂勢力乘機抬頭,將這些從利比亞逃回來的士兵納入旗下,具備了向政府軍發起進攻的野心和能力。馬裡北部很快狼煙再起,他們不斷襲擊政府駐地。由於政府軍彈藥和後勤供給不足,導致連續受挫,丟失了多座城鎮,軍方對政府強烈不滿。2012年3月21日,一些軍人發動軍事政變,逼迫總統下臺。

政局動盪之際,反政府武裝乘機推進,一些宗教極端組織也趁機在馬裡北部發展勢力。慘烈的武裝衝突,致使數以萬計北部民眾流離失所。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法國向這個前殖民地國家派兵,協助清剿極端武裝。這些極端組織遭受打擊後,丟失了主要據點,但是仍不時發動襲擊。2015年6月,馬裡政府與北部地區部分武裝組織簽署《和平與和解協議》。

卡扎菲倒臺後,手下一群“外籍士兵”逃回老家,該國很快狼煙四起

但是,由於各種勢力錯綜複雜,馬裡北部一直衝突不斷,在馬裡中部也出現暴力衝突、恐怖襲擊增多的趨勢,首都巴馬科雖離北方有一定距離,但也出現了恐怖分子向南方滲透的情況。面對馬裡如今的亂局,西方新幹涉主義被指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西方媒體也承認,西方在把利比亞戰爭的勝利當作新幹涉主義的成功案例時,卻忽視了對馬裡造成危害的“副作用”。

卡扎菲倒臺後,手下一群“外籍士兵”逃回老家,該國很快狼煙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