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當年選擇入侵阿富汗,而不是其它國家?

那些年125308893

自1919年阿富汗獨立以來,雖然名義上一直是獨立國家,但是蘇聯卻不斷干涉阿富汗的內政,1976年,達烏德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推翻了當時的查希爾王朝,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國。



1977年,達烏德正式就任總統,但是達烏德上臺第一件事就想擺脫蘇聯的束縛,這引起蘇聯的極度不滿,1978年4月,蘇聯支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達烏德政府,阿富汗國更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塔拉基執政期間國內矛盾複雜,政府重組不斷,1979年阿明被任為總理,阿明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清洗了人民民主黨內親蘇派人士,蘇聯認為自己對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威脅,9月底勃列日涅夫決定進行武裝干涉阿富汗。

阿富汗戰爭就此開始,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它戰後幾十年來第一次直接出兵佔領一個主權國家,這也標誌著70年代蘇聯對外擴張的頂峰,1979年12月27日蘇聯出兵8萬大舉入侵阿富汗,佔領了首都喀布爾,處死了阿明,蘇聯入侵後阿富汗人民奮起抵抗,同時蘇軍入侵阿富汗的行動還遭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強烈譴責,聯合國大會決議要求蘇聯撤軍。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蘇聯經過權衡利弊以後終於做出撤軍的決定,1988年5月蘇聯開始撤軍,到1989年2月15日,駐阿蘇軍總司令最後一個跨過蘇阿邊境河,蘇聯結束了長大9年多的阿富汗戰爭,之後不久蘇聯解體。


軍武雜談V

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是有著深刻原因的:二戰結束以後,全球格局形成了美蘇爭霸的兩級世界。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西方陣營分化和越南戰爭的拖累,美國尼克松政府在對外策略上採取了戰略緊縮政策;而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的領導下,因軍事實力的上升則採取日漸強勢的擴張政策,美蘇攻守易勢。到70年代末,蘇聯大舉入侵阿富汗則標誌著其霸權主義達到巔峰,但是作為中亞小國的阿富汗卻成為拖住蘇聯的泥潭,導致其逐步衰落。那麼蘇聯不計代價入侵阿富汗的原因為何?我們來細細講解:

首先,僅有65萬平方公里面積的阿富汗地處伊朗高原東側,巴基斯坦西側,北部與蘇聯有大約2400公里的邊界線,是一個有著1600萬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的內陸國家。阿富汗90%的人口依賴農牧業,是世界最貧困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該國作為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關鍵,自古以來就多次遭遇外族入侵,古代波斯人、希臘人、匈奴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入侵過阿富汗,後來的大英帝國和沙皇俄國也爭奪過阿富汗,足以可見其地緣價值之高。在經過激烈的三次抗英鬥爭之後,近代阿富汗才在1919年獲得獨立。

二戰結束以後,阿富汗作為小國,像許多國家一樣,在美蘇陣營的夾縫中求生存,奉行中立政策。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阿富汗國王查希爾規定王室成員不得參政,迫使其堂兄達烏德辭去首相職務,心懷不滿的達烏德在1973年趁查希爾在國外治病期間發動政變,推翻查希爾國王的統治,建立阿富汗共和國,自任阿富汗政府總理、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經委會主任等職,1977年達烏德就任阿富汗首任總統。在達烏德發動政變的期間,蘇聯一直為其提供支持,所以上任之初的達烏德改變中立態度,奉行親蘇政策,而蘇聯也在此期間向阿富汗派遣超過2000名各種專家,提供超過12億美元貸款用以資助新生的阿富汗。但是,一直覬覦阿富汗的蘇聯,為謀求世界霸權,實施前出波斯灣的南下策略,扶植蘇聯在阿富汗的代理人(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插手其國內事務。不滿蘇聯控制的達烏德拒絕了蘇聯倡導的“亞洲集體安全體系”,明確表示奉行不結盟政策,並且積極需求外部世界的援助。達烏德此舉顯然打亂了蘇聯人掌控阿富汗的企圖,惹惱了蘇聯和其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後來因達烏德大肆逮捕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領導人,導致阿明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達烏德的統治。1978年4月30日,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成立,阿人民民主黨領袖塔拉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政府總理,阿明任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當日蘇聯就承認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新上臺的塔拉基再次奉行親蘇政策,全面模仿蘇聯模式,甚至塔拉基宣佈“準備用五年時間完成蘇聯在60年來所做的事”此舉可謂正和蘇聯之意。

但是,塔拉基奉行親蘇政策,模仿蘇聯體制,導致阿富汗國內秩序混亂,過於激進的社會改造也引發社會各階層的不滿,這導致曾經的朋友塔拉基和阿明產生嚴重分歧,至1979年秋,雙方矛盾已經白熱化,塔拉基獲得蘇聯的支持,但是阿明卻先下手為強,在1979年9月14日發動政變,推翻塔拉基政權,16日阿明擔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總統。上臺後的阿明公開表達對蘇聯的不滿,要求蘇聯撤出駐阿富汗大使,奉行親美政策。阿明的一系列做法,也引起蘇聯的極度不滿,蘇聯絕不容許苦心經營多年的阿富汗倒向美國,因為蘇阿之間有長達兩千多公里的邊界線,當時阿富汗作為與親美的巴基斯坦之間的緩衝地帶尤為重要。此外,阿富汗還是蘇聯實施前出波斯灣或著印度洋的跳板。失去阿富汗,意味著蘇聯通過阿富汗進而獲取印度洋出海口的夢想將成為泡影。

因此,在蘇聯內部主戰派在與主和派的爭論中佔據上風,1979年12月12日,蘇聯正式決定出兵阿富汗。所以蘇聯入侵阿富汗與其關鍵的地理位置和奉行的政策有關,更多的是在當時美蘇爭霸的世界大格局下的一個縮影。


衛青點兵

一、阿富汗政局的動盪威脅到已經存在的蘇聯利益。1973年7月17日,阿富法前首相達烏德聯合一批受蘇聯影響的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查希爾王朝,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達烏德上臺後,不願完全聽從於蘇聯,相反還要擺脫蘇聯的控制,公開宣稱要大力發展阿富汗同美國的友好關係。1978年4月27日,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藉機發動政變,達烏德被殺,這就是阿歷史上的“四月革命”。新政權建立後,蘇聯派出了許多的軍政人員以“顧問”名義進入阿富汗的政府機關、企業甚至軍隊,阿富汗同蘇聯的關係日益密切。同年12月,阿富汗同蘇聯簽訂了長達20年的“友好睦鄰合作條約”,重申雙方將加強各領域特別是“軍事領域內的合作”,主張“建立有效的亞洲安全體系”。阿富汗逐步採用蘇聯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模式,阿富汗也幾乎成了蘇聯的“衛星國”,蘇聯勢力在阿富汗的存在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不滿和反抗。1978年6月,阿富汗東部邊境首先爆發反政府武裝起義,隨後,這種反抗浪潮幾乎波及全國的28個省。1979年3月,阿富汗的三大城市之一的赫拉特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起義推動了國內反政府武裝鬥爭進一步蓬勃發展。為了保住蘇聯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蘇聯政府決定直接出兵干涉。

二、阿富汗重要的戰略地位。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北接蘇聯,與蘇聯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東北有一狹長地帶與中國相連,東和東南與巴基斯坦毗鄰,西又與伊朗交界。蘇聯一直都有打通南亞即印度洋出海口的長遠規劃,佔領阿富汗應該是南下印度洋的關鍵一步。

三、與美蘇爭霸有關。70年代,美國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開始在美蘇的爭霸中顯得力不從心,從越南撤軍,主動緩和同中國的友好關係,調整同中國大陸的政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美國的這種後撤給蘇聯在全球的擴張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應該說,蘇聯之所以入侵阿富汗,與當時的國際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四、入侵阿富汗也是為了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轉嫁國內矛盾。自50年代以來,蘇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經濟問題日益嚴重,農業還是衰退,雖然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輕工業極其落後。另外,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顯露,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導致的僵化的政治生活也讓蘇聯人日趨不滿。於是,為了轉移國內的視線,蘇聯入侵阿富汗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社會我亮哥

蘇聯侵略阿富汗既有國內矛盾轉移的內部原因,也有美蘇爭霸的外部因素,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蘇聯尷尬的地緣政治決定的。我們都知道蘇聯繼承了沙皇俄國的遺產,雖然社會制度與沙俄不同,但是客觀的地理環境依然如故,與其說蘇聯繼承了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熱衷擴張,還不如說這是為了生存發展所迫。

當年的蘇聯領土面積2200萬平公里,陸地面積世界第一,但是通過觀察蘇聯時的地圖就不難看出,如此廣袤的領土位置卻十分尷尬,雖然三面臨海,蘇聯仍然是個內陸性國家,如今的俄羅斯更是面臨這樣的問題。蘇聯的北面是寒冷的北冰洋,北冰洋不僅是封閉性的海洋,被蘇聯、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北歐三國環繞,而且大部分海域是長年封凍的海洋難以通航。

西面的波羅的海、黑海都是屬於封閉性的海洋,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被北歐國家、丹麥、民主德國控制,黑海出海口在土耳其手裡。雖然太平洋這邊比較開闊,但是蘇聯的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歐洲以及中亞地區,廣闊的西伯利亞太寒冷荒無人煙,太平洋對蘇聯來說遠海解不了近渴,這也是沙俄為什麼要佔領中國外興安嶺的重要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在遠東立足,因為這裡適合人類居住些。

當時的蘇聯在歐洲方面有美國為首的北約,不可能再去打歐洲國家,在遠東也不敢打中國,弄不好就是世界大戰,比較當時中美關係已經改善,再說太平洋遠離人口密集區。中東地區大部分地區也是被美國牢牢控制,伊朗剛剛完成革命,國家力量增強,親蘇勢力被打壓。蘇聯為了解決幾百年來的領土尷尬真正走向海洋,就一直為出海口而戰。1979年侵略阿富汗就是延續百年來的“

國策”,尋找廣闊而不受限制的最佳出海口,接壤中亞的阿富汗就成了走進印度洋的最佳選擇。佔領了阿富汗,印度洋就近在咫尺了,再佔領巴基斯坦或者伊朗,蘇聯就真正擁抱廣闊的海洋了。以上觀點有不足之處歡迎討論,如有啟發敬請關注!


心懷17

[轉帖]蘇聯為什麼當初要入侵阿富汗?

蘇聯除在東南亞選擇侵略印度支那作為突破口,在南亞則把印度和阿富汗作為其南下戰略和亞太戰略的兩根主要支柱。蘇聯於1971年8月同印度簽訂了帶軍事性質的“印蘇和平友好條約”,接著便於11月21日支持印度軍隊向東巴發動全面進攻,迫使在東巴的巴基斯坦軍隊投降,並於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蘇聯在贏得這一勝利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山國,部族在國家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9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阿富汗地處戰略要衝,19世紀就是英俄角逐的場所。長期以來,阿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1973年7月17日,前首相達烏德聯繫一批受蘇聯影響的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查希爾王朝,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但達烏德上臺後,不願完全聽從蘇聯擺佈,並公開宣稱阿美關係是頭等重要的。1978年4月27日,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殺死了達烏德,所謂“四月革命”宣告成功。新政權成立後,大批蘇聯軍政人員以“顧問”名義控制阿富汗政府機關、企業和軍隊。同年12月阿蘇兩國簽訂了為期20年的“友好睦鄰合作條約”,規定雙方將加強“軍事領域內的合作”,並主張“建立有效的亞洲安全體系”。

阿富汗當局的內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蘇聯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以蘇聯的模式為發展方向。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說是企圖變阿富汗為蘇聯的“衛星國”,不能不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憤怒反抗。

1978年6月,東部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首先爆發反政府武裝起義,同年冬,全國28個省的大多數均已出現武裝抵抗活動。1979年3月,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在阿富汗的三大城市之一的赫拉特爆發,井促使國內反政府武裝鬥爭進一步蓬勃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當局為了保住他們對這個經營多年的國家的控制權,決定直接出兵干涉。  

1979年12月27日晚,蘇聯在經過精心策劃之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空運大批軍隊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隨後,早已部署在蘇阿邊境的蘇軍長驅直入,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幹線。這時,在阿富汗的蘇軍人數已達8.5萬人。在蘇軍保護下,人民民主黨“旗幟派”頭目卡爾邁勒從國外回到喀布爾,出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和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

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它戰後幾十年來第一次直接出兵佔領一個第三世界主權國家,標誌著70年代蘇聯對外擴張的頂點。

  

但是,與蘇聯的主觀設想相反,一如當年美國在越南那樣,蘇聯陷入了一個難以自拔的泥沼。儘管蘇聯現代化裝備的軍隊到1985年增加到15萬人,卻絲毫看不到取勝的前景。阿富汗人民不畏強暴,奮起抵抗,大大小小各種抵抗組織多達數百個。1980年由七大派抵抗組織建立了“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的統一戰線,在戰場上協同作戰。蘇軍侵阿8年多,傷亡達3.5萬人,耗資多達400億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狽不堪。同時,國際輿論強烈譴責蘇聯侵略行動。1980年1月,聯合國全體緊急特別會議通過要求蘇軍從阿撤軍的協議。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蘇聯經過反覆權衡利弊之後,終於作出撤軍的“政治決定”。1988年5月,蘇聯根據由聯合國主持,由巴基斯坦、喀布爾政權、蘇聯和美國四方達成的日內瓦協議,開始撤軍。1989年2月15日,駐阿蘇軍總司令羅莫夫最後一個跨過蘇阿界河。蘇聯結束了長達9年多的阿富汗戰爭。這是阿富汗人民在國際反霸正義力量支持下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壹泓白開

蘇聯-阿富汗戰爭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長達共九年零三個月的戰爭。蘇聯原預計在3個月內結束,這次入侵被認為是其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吹。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1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新政府的無神論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的反對者組織武裝反抗。塔拉基在1979年9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哈菲佐拉·阿明在政變中取代,哈菲佐拉強調國家自主性、外交獨立等,顯然並不是勃列日涅夫政府所中意的人選。

在蘇方警告不從後,同年12月27日阿明與家眷等遭蘇軍特種部隊殺害,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人民民主黨政府的內部鬥爭導致權威大減,反政府武裝日益壯大。卡爾邁勒立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援助鎮壓反政府武裝,早已準備行動的蘇聯軍隊大舉進入阿富汗。

10多萬裝備精良的蘇軍也未能擊敗阿富汗聖戰者,一些人稱阿富汗為「蘇聯的越南」。阿富汗政府軍士兵大批叛逃,喀布爾政權不得不於1984年強迫14歲的少年應徵(而蘇軍的中亞士兵也大批脫隊,被逼徵用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另一方面,由於古老部落之間的敵對情緒和語言障礙,阿富汗各遊擊隊難以形成擊敗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的統一戰略。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88年5月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蘇聯軍隊完全撤出阿富汗。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臺,賓拉登曾聲明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

除了死亡1萬4千人和傷殘5萬3千人外,蘇聯還損失裝備:

  • 118架戰機
  • 333架直昇機
  • 147輛坦克
  • 1,314輛裝甲運兵車
  • 433門大炮和牽引車
  • 1,138臺無線電或指揮車
  • 510輛工程車輛
  • 11,369輛卡車和油罐車


FriedrichWang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富汗陷入美蘇兩強爭霸的夾縫之中。而阿富汗奉行中立外交政策,並沒有倒向美蘇任何一方,而是從美蘇兩國獲得好處。

美蘇兩國都想將阿富汗納入自己的陣營,都在阿富汗培養自己的勢力。但阿富汗國內的情況十分糟糕,政變不斷。

說白了就是蘇聯霸權主義,想擴張自己勢力範圍,當親西方領導人上臺後,蘇聯坐不住了,先是給反政府武裝提供武器資源,後來跑到檯面上正式入侵阿富汗,蘇聯這一舉動在國際社會上更加的孤立和被動。

蘇聯入侵阿富汗致使蘇聯內部矛盾重重,戰場的巨大消耗使蘇聯生活水平下降,國內經濟進一步惡化,最終難逃解體的命運。


_欣懿_

蘇聯入侵阿富汗是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

早在沙皇俄國時期,沙皇政府就將獲取印度洋出海口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這一戰略的執行上,沙俄、蘇俄、蘇聯可謂一脈相承。

但勃列日涅夫卻唱錯了戲摺子。選擇了異常反鎖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作為溝通蘇聯與印度洋的路線。

控制阿富汗自然成了首當其衝的關鍵環節。

在經歷了多番“文鬥”失敗後,喪失耐心的蘇聯決定直接動武。

實際上,就在蘇聯發動對阿富汗戰爭的同時,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直接瀕臨印度洋的伊朗在危局之下很容易就倒向與之接壤的超級大國蘇聯。

但蘇聯不僅沒有和伊朗接近,反而處處於伊朗彆扭,實在是……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