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的鍛鍊效果有何區別?

李依舅

關於正手引體向上,以及反手的引體向上,有很多對健身不太瞭解,但是身體機能比較強的人,可能都會說正手引體向上的效果,要比反手引體向上好太多了。這種觀點,所建立的基礎應該就是,很多人在做正手引體向上時,明顯感覺比反手的引體向上要難很多。

很多人就會感覺,越難的動作,它的訓練效果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越好,而比較簡單的動作,訓練效果可能就會比較差了。這種觀點是比較錯誤的,訓練動作越難,它的訓練效果並不是越好,它只是說明這個動作所訓練的肌肉,在你的身上是相對來說比較弱的。

所以說,咱們所做的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這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沒有什麼哪個訓練效果更好的說法,只是這兩個動作的訓練目標都不相同,也就是針對的訓練肌肉不同。接下來,咱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者的區別。

一,正手的引體向上

但咱們在做引體向上時,如果動作做得足夠標準,動作幅度做得足夠大,那麼當自己進行完正手引體向上訓練後,是一定會感受到背部肌肉痠疼的,也就是說,自己的背部肌肉一定會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受到刺激,進而就會讓背部肌肉有訓練效果。

也就是說,正手引體向上是一個極好的背部肌肉訓練動作。當咱們要想讓正手引體向上,給自己更好的背部肌肉訓練效果,那麼自己在做正手引體向上時,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肘關節儘量少的彎曲,儘可能讓自己的肩關節活動。

另外,咱們在做正手引體向上時,還應該注意的就是,讓自己的手臂和軀幹處在一個平面,最好是一個垂直於地面的平面,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肩關節儘量的外展,而不是讓肩關節處在內收的狀態去做引體向上。

二,反手的引體向上

當自己用反手去做引體向上時,如果咱的肱二頭肌比較強的話,就會明顯的感覺做反手引體向上非常的簡單。這是因為當咱們用反手做引體向上時,自己的肱二頭肌會參與很多發力,去幫助自己做引體向上。

也就是說,反手的引體向上對於咱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肱二頭肌訓練動作,當咱們在做這個動作時候,就可以讓自己的肩關節內收了,並且可以讓自己的手臂垂直於軀幹,從而就會讓自己的肱二頭肌,有一個更加好的訓練效果。


運動發騷客

引體向上有很多的變式,最明顯的兩種就是以正手和反手位置做區別的。這兩種手位的引體向上鍛鍊的機群都是一樣的,就是拉力肌群:從負責抓槓的前臂肌群到肱橈肌、肱二頭肌、肱肌、三角肌後束、背闊肌、斜方肌、肩袖肌群等等。



不同的地方在於,這兩種手位的引體向上會對於拉力肌群的刺激重點會有所不同。先來說反手引體向上,反手引體向上是很多朋友剛開始接觸引體向上時的最先掌握的動作。因為很多朋友發現,剛開始做引體向上的時候,正手完全做不了,而反手卻能夠做到,這是因為反手引體向上會更多的利用手臂屈肌的力量,手臂屈肌的力量主要就是肱二頭肌為主,而肱二頭肌是很多人都較為發達的肌肉之一。而作為拉力肌群的重要背部肌群的力量卻沒有充分被調動,而這部分肌群則是正手引體向上所刺激的重點。



正手引體向上是訓練引體向上的一個經典動作。能夠正確的調動相應的肌群進行發力是正手引體向上完成的一個關鍵,也是高效訓練的一個必要點。在訓練正手引體向上的時候,注意挺胸收肩胛骨,這樣會更有利於背部肌群的調動。如果不能夠理解這這個要點,可以簡單的這樣做:想象自己胸部要接觸單槓,然後抬頭望45度角。這樣無形當中就會讓我們的背部肌群作為發力的重點,然後引體向上也會讓我們的背部變得越來越寬,越來越厚。


兩種引體向上都是非常好的訓練變式,在訓練的時候可以兩種都練相互促進,能夠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大囚自重健身

正握引體向上和反握引體向上的主要區別就是反握引體向上可以更多地刺激到手臂上的肱二頭肌以及下背部肌群;而正握引體向上則可以更多地刺激前臂肌群和上背部肌群。

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所說的正握,指的是掌心朝前握住單杆;反握指的是掌心朝後握住單杆。

之所以有正握和反握的變化,是因為在健身健美的力量訓練中,有一個訓練原則,就是儘量用多樣化的訓練動作,從不同的角度來全面刺激一個肌肉群,這樣練出來的肌肉才會更飽滿勻稱,也更發達。經驗豐富的鍛鍊者甚至會對同一個訓練動作玩出很多花樣,比如做引體向上的時候,不僅可以正握,還可以反握,不僅可以寬握,還可以窄握。這些動作變化都有助於從不同角度更全面地刺激背部肌群。


佳林健身探索

完全不同的兩個動作。


正握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肌群:

背闊肌、斜方肌(下部)。

反握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肌群:


肱二頭肌,上背肌群,背闊肌。


對於剛接觸健身的朋友,肱二頭肌的發達程度會略好於身體的其他肌群。再考慮到正握引體向上對於肩部柔韌性以及整體發力習慣都有較高的要求。

因此,普通愛好者會出現反握引體向上能做10個,正握一個都做不了的問題。

一般來說,正手引體向上的位移程度也大於反手。這也是正手更難完成的原因之一。

如圖所示,左邊的人在還原時位置更低,在最高點時兩人在同一高度。

至於說鍛鍊效果上的區別,要看你的具體如何去做了。

舉例說明。

高位下拉坐姿划船

看起來是兩個不同的動作,其實兩者在發力模式是完全相同。最大的區別是,兩個動作對抗阻力的角度不同。

高位下拉:阻力與軀幹夾角為30°左右。

坐姿划船:阻力與軀幹夾角為90°左右。

因此,每個具體動作包括動作的變式,都是不可替代的。比如你握距的改變,身體傾角的改變,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肌肉感受。


明確你的訓練目的,來確認首選動作。


  • 如果你的目標是強化背闊肌的延展性和下背部,那麼就選擇正握引體向上。

  • 如果你的目標是突出上背部的線條和鍛鍊肱二頭肌,那麼就選擇反握引體向上。



不知道我這個回答你滿意嗎?

有不明白的地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