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輝縣市,又稱共城

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

素以生態聞名,有“天然氧吧”之稱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輝縣有“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的美稱

輝縣全市林地面積達到8.35萬公頃

有林地面積6.22萬公頃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6.8%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清幽山鄉,人間仙境

南太行的佛教聖地

萬仙山景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十三壯士手工開闢

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

郭亮掛壁公路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冷、險、奇、秀

鬼斧神工、別緻山水

九蓮山景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太行之魂、中華風骨

亞洲一絕震中原

八里溝景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趣在泉水,美在蘇門,興在名勝

秀水青山譽中州

百泉景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無限秀麗南太行

太古宙地質奇觀

關山國家地質公園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原生棲息處女地

天然動物園、植物王國

香木河自然保護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春看桃花,秋看紅葉

秋溝景區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共 城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遠古時期,共工部落活動在輝縣區域,地以人傳,此地被稱為“共地”。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71諸侯國,共地-為姬姓諸侯國,名為“共國”,共國之都城稱為“共城”。

百 泉 藥 會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百泉藥會是新鄉市的傳統民俗文化。百泉背倚叢山峻嶺,俯臨碧波清流,百眼清泉串串噴珠跳玉,彙集成湖,緩緩南流,遂成衛河。隋大業年間(公元605年)世人為敬祀衛河神靈,在湖北岸修建了“衛源廟”。廟成始祭,人多成會。

轎 頂 山 三 月 三 廟 會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三月三廟會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轎頂山 “三月三”民俗文化廟會集“登山、踏青、旅遊、觀民俗”四位一體的全新廟會讓遊人眼前一亮,將給遊客展現武當山豐富的道教文化。

烙 畫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中國傳統藝術珍品,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

九 蓮 山 帳 書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在南太行山的腹地有座九蓮山。懸崖峭壁之間,依山伴水,錯落有致地坐落著一座千年古剎——西蓮寺。每年來此朝聖的香客就多達15萬人,西蓮寺就延續了一種古老神秘、神奇、神聖的信仰方式——寫帳。

白 雲 寺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景區內的主體景點白雲寺,始建於唐代,原名白茅寺,又稱夢覺寺。寺內有單簷懸山大5間。其它中殿、山門、東西陪殿及出廈閣樓等50餘間。

寺後有元代石塔2座,雕刻精緻,寺東有宋代五百羅漢碑,紀事翔實。寺西有金沙、銀沙二泉,泉旁有地藏殿,建築奇特。西臨石崖,有窟名黑龍洞,深邃莫測。寺前古樹參天,盛夏不見日色,為避暑勝地。

竹 林 七 賢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

崔 鶯 鶯 和 張 生

太行山下小城輝縣,不僅歷史悠久,風光更是旖旎

唐德宗貞元年間,有位書生名叫張君瑞,有一次外出旅遊,暫住於普救寺中。這時,有一姓崔的相國之遺孀在迴歸故里(就是輝縣市冀屯鄉褚邱村)時,路經此處正好也暫住於此寺。

輝縣入選

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絕對是實至名歸!

掛壁駕車、太行騎行、峽谷漂流…

輝縣玩的地方太多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