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嘉: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呈現自己喜歡的作品

我個人覺得藝術就是賦予作品意義,賦予它本身特有特定的意義。通過自己的表達方式,呈現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董力嘉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指佛教的宇宙觀。

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董力嘉: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呈現自己喜歡的作品

董力嘉《三千大千世界之五》

銅版 50x40cm 2017年

“世界”於佛教中又是何意呢?

楞嚴經說:"云何名為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現在未來為世。"

"界"是對方位的界定,屬於空間的範疇。而"世"為遷流義,屬於時間的範疇。佛法認為,時間像流水一樣,處於不斷的遷流延續中,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又從現在延續到未來。

用《三千大千世界》作為自己作品的名稱,一位90後藝術家,這讓白蟻挺難想象。

藝術家董力嘉說,這一系列作品源於他大四畢業創作前期的一張小版畫,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探討,自己的嘗試摸索,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作品。

他觀察道:現代城市中,快速急增的鋼筋水泥帶來繁榮景象的同時,也帶來了生存空間的諸多問題。

帶著對這一現象的思考,董力嘉用象徵隱喻的手法,把幾何形體的切割和排列組合作為形式語言來營造氣氛,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結合,使繪畫語言產生有碰撞的效果。

畫面中,呈現的好似是傳統的園林景觀,但實則並不全是,通過藝術家的再創造,時間、空間的界限被打破,你彷彿可以窺見到宇宙混沌初開之景,但再一看仍滲透有諸多鋼筋水泥鑄造的現代城市之象。

董力嘉說,這些景觀來自於現實社會和虛擬創造,表達的是他對社會發展與社會變遷所產生的某種焦慮。

他借用佛語傳達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流逝、空間變化等的思考,但這思考也不完全是悲觀性的,亦有對社會發展的憧憬與期待。

有所察有所思,這個90後藝術家,把他眼睛所觀察到的現象用繪畫這一形式、“佛語”這一主題傳達了出來,引人共鳴,啟人思考。

董力嘉,他可能是有點“佛”系的青年藝術家,但絕對是我們身邊偶爾“皮”的可愛大男孩。

▌BYART藝術:您是如何與藝術結緣的,是否有受父母影響,父母如何看待您從事藝術這個道路?

董力嘉:我現在能夠一直堅持畫畫,的確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小時候因為手欠老是在家裡亂塗亂畫甚至於在我爸的褲子上畫畫,我爸為了避免這種事再發生就把我送去學畫畫,然後我也很是喜歡畫畫就一直堅持了下來。我父母還是很支持我從事藝術這個道路,他們也尊重我自己的選擇。

▌BYART藝術:在您的藝術生涯中,有沒有什麼人對您的影響或幫助比較大?

董力嘉:首先肯定是父母的支持,讓我一直堅持這條路。其次就是版畫系裡的各位老師,在四年中對我的各種關心和幫助。最後還有大學裡的各種朋友們,他們對我的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

▌BYART藝術:生活中,除了繪畫,還有哪些興趣愛好?

董力嘉:以前沒什麼特別的興趣愛好,但是自從養了貓就一發不可收拾,現在閒下來就各種逗貓玩,爭取做一個合格的鏟屎官。

▌BYART藝術:您未來有什麼樣的創作計劃?

董力嘉:未來的創作計劃可能會通過自身實踐利用版畫的呈現方式對自身作品的探索與豐富,幫助創作和思考。

董力嘉

1994 年出生於甘肅定西,2017 年廣州美術學院版畫專業本科畢業,現居廣州。

部分參展經歷:

2017 有章之外——第五屆上海銅版畫展,徐匯藝術館,上海

2017 第 22 屆全國版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內蒙古通遼市

2017 第二屆廣州美術學院師生主題 美術作品聯展,廣州美術學院,廣州

2017 首屆廣東高校版畫作品學院展,廣東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委員會,珠海

部分獲獎情況:

2017 《三千大千世界系列》許欽松創作獎學金二等獎

2017 《三千大千世界系列》許欽松創作獎全國總選本科組銀獎 / 銅獎

2017 《三千大千世界》第八屆廣東省版畫作品展銅獎

2017 衣戀優秀畢業創作獎學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