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清末外全國侵略者在全國各地搶奪文物。流失海外的文物能統計出來的大約有160萬餘件,這160萬餘件文物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裡面,有的還被當做鎮館之寶鄭重收藏。還有很多文物在一些私人藏家手上,這些文物數量無法被統計出來,估計計應該在1000萬件左右。其實除了八國聯軍侵略盜走故宮的文物以外,還有一次故宮被盜。只不過這一次故宮文物的流失,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盜走的。


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為了有足夠的錢財供自己生活,他拿了許多珍寶出宮。
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當時溥儀退位,民國政府給了他優厚的條件讓他繼續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後廷中,當時的溥儀自己心裡面很清楚,他遲早會被趕出皇宮。到時候的生活可能就沒有人再去管他,所以他趁還在皇宮的時候,每天都在偷故宮的文物。溥儀當時讓他的弟弟溥傑進入故宮,陪他讀書。溥傑走時,就偷偷將文物帶走。就這樣溥儀的偷運活動持續了半年多時間。九一八事變後,溥儀成為日本的傀儡皇帝,並且在長春建立了“滿洲國”偽政權。當初偷運出來的字畫都藏於偽滿洲國皇宮藏書樓。在抗戰勝利以後,偽滿洲國的寶物遭到了皇宮內的人的瘋搶,很多文物下落不明。這其中就有《十詠圖》。
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十詠圖》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是因為收藏《十詠圖》的一位東北老人因為生活所迫,在上個世紀末,東北一位姓李的七旬老人,拿出了一件傳家寶,是宋代張先的真跡《十詠圖》。據老人回憶說,自己的父親是溥儀的帶刀侍衛,這個《十詠圖》就是溥儀賞賜給他父親的。老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把《十詠圖》變賣。老人的祖輩是溥儀的侍衛,當時他的祖輩在哄搶中搶到了《十詠圖》。本想著當做傳家寶傳下去。但是因為老人家有七個孩子,生活壓力巨大。所以老人決定把這幅畫賣了分給子女。老人聽祖輩說過這幅畫價值連城,所以老人覺得找一家專業的機構賣了以免受騙。老人在北京找到了一家拍賣所。拍賣所經過專業人員的鑑定,確認這副畫是北宋時期張先的《十詠圖》,拍賣所的人知道這幅畫價值連城。《十詠圖》將要拍賣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故宮文物局的人派出了專人找到了老人,他們知道如果這幅畫落入他人之手會是國家很大的損失。
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1992年,國家經濟蒸蒸日上,經濟繁榮的同時,國家也非常的重視文物的保護。當時國家積極的收集散落民間的文物。文物局的人希望以10000元賣下老人這幅畫。但是老人有七個子女,所以老人希望七個子女算上自己以800萬的價格賣給文物局。文物局和老人商量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商量下來。最後老人決定還是把這幅畫拍賣了。當時故宮博物館副館長楊新說:“拍賣就拍賣,不管多少錢也要留下來。”​

後來當時幾名著名的書畫鑑定家徐邦達、啟功、劉九庵看了這畫,表示可以幫助老人拍賣這幅《十詠圖》。在拍賣會上,來了世界各地的大富豪。聽說這是《十詠圖》,文物局的副局長也來了。
7旬老人拿傳家寶到故宮要800萬被拒,最終拍賣1800萬


1995年的時候《十詠圖》被北京翰海拍賣公司拍賣,拍賣當天會場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勢必要把這幅畫拿下。經過一輪輪的競拍這幅畫被故宮博物院以1800萬的高價拍下。1800萬大大出乎了老人的預料。當時的1800萬高價也震驚中國的收藏界。現在《十詠圖》存放在故宮博物館,供市民們欣賞。相信如果不是故宮博物院執意拍下這幅畫,我們可能會再次流失一件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