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漢劇是什麼樣的劇種,怎樣看待漢劇的形成和影響?

戲曲說

漢劇,又名楚腔、楚調、漢調,流行於湖北省境內的長江,漢水流域及其比鄰的湖南,四川,陝西,河南部分地區。

漢劇的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山陝梆子傳入鄂西北後演變為襄陽腔,後稱西皮。

二黃則來自安徽,兩個聲腔相互影響後,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個支部,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傳入北京。


漢劇的行當很多,分為生旦淨末醜外小貼夫雜十行。

在京劇形成之前,徽劇與漢劇曾經相互借鑑過,史稱“徽漢合流”,也正是這次碰撞,兩個劇種才與京腔相互融合,形成了京劇。

新中國成立後,相繼成立了20多個漢劇團。1962年武漢市建立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吳天保、胡桂林、李羅克等。湖北省和武漢市戲曲學校都設立了漢劇科,培養新的漢劇人才充實各個演出團體。


早期的漢劇劇目以大本戲居多,進入城市後逐漸改以摺子戲為主。據統計,漢劇傳統戲近千部現存僅660個,其中二黃戲約180個,西皮戲約330個,二黃西皮兼唱的約70個,另有雜調小戲若干。

韓劇的名家除上述幾個名演員之外,各個行當也都有傑出的演員,比如生行的錢文奎、尹春保,旦行的李彩雲、劉順娥,淨行的餘洪奎、朱洪壽,末行的劉炳南、魏平原,醜行的汪天中、呂平旺,外行的周天棟,小行的黃雙喜、李四立,貼行的賽黃陂、小翠喜,夫行的董燮堂、陳鳳欽,雜行的尹太平、張天喜等人。

他們這些名家,為漢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統計,在文革以前,湖北還有20多家漢劇團。文革後,湖北各地、縣漢劇團都被撤掉,湖北的省會武漢,現在也僅存“一個半漢劇院團”。

“一個”是武漢漢劇院,“半個”即由楚劇、黃梅戲、漢劇3個劇種合適並而成的湖北省地方戲藝術劇院(漢劇團)。

2006年5月20日,漢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劇現在的從業人員約在200人左右。漢劇的演出僅僅限於每週末演日場(以照顧老年觀眾看戲)。

漢劇的發展現狀岌岌可危,不過近幾年也在逐步振興,希望漢劇能夠得到好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