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米一般用什麼肥料好?

一帆風順165792284

對於您的提問,我和大家講講種植玉米一次用肥的二種選擇以及施肥建議。



隨著種植業的不斷髮展,很多的農民朋友開始種植玉米,其中對於施肥玉米施肥來說很重要,建議大家要按照玉米不同生長期進行合理施肥,這樣更利於作物生長,對於種植玉米一次用肥的話有二種施肥選擇。

一、農家肥、農家肥在農村量多、成本低、來源廣,基本是用農家糞便的較多,對於農家肥來說所含營養元素較為全面,比方說氮、磷、鉀、鐵、鎂、鈣、鋅等,一定要進行腐熟後在施入,農家肥可以起到保肥、保溼等作用,可以滿足玉米種植營養供應需要。


二、尿素、因為尿素可以作為基肥使用,尿素適用各類土壤種植施肥,不僅可以有利於調節花量,還利於疏花疏果,一方面可以提供作物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進種植花芽生長,基本是尿素屬於中性速效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有害物質,也是很多農民朋友喜歡施肥的肥料選擇。

三、施肥建議、對於玉米施肥來說建議大家在玉米不同生長期進行合理施肥才是關鍵,因為對於玉米不同生長期所需營養不同,比方說在苗期可以施入氮磷鉀肥為主,不僅可以促進壯苗,而且利於豐產等。


最後,建議大家進行在玉米生長期進行合理施肥,要是想一次施肥的話可以考慮農家肥和尿素,希望能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喜歡文章的可以關注,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三農種植的科學管理方法。


農事百態

如果是在東北春玉米生長週期比較長,要想一次施肥滿足玉米整個季節的生長需求,就得施用緩釋高氮肥,適量添加硫酸鋅肥,因玉米喜鋅肥,施用硫酸鋅肥玉米可以籽粒飽滿不禿尖。


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測土施肥比較好,按需分配,需多少配多少,先測土然後根據測土數據來科學合理配肥,按照玉米的生長需求特徵,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既不浪費,還能讓玉米吃飽,除了調配玉米所需的氮磷鉀以外,還要配入緩釋氮肥、有機肥、硫酸鋅肥。真正達到精準施肥,能使玉米根系發達,莖幹粗壯,抗倒伏,籽粒飽滿不禿尖,能增產10%到20%以上。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種玉米不是一般一次用什麼肥料好,應該是種玉米一季用幾次肥好

在我們那裡,種玉米一季,只用三次肥料即可


第一次,作底肥,在沒有播種或移栽玉米幼苗時,先將含有氮磷鉀的複合肥,施於幼苗或種子旁邊,切記不要靠近幼苗的根或將種子直接播在肥料上,化學肥抖會腐蝕幼苗的根或種子,農民又叫燒根或燒芽,幼苗會枯死,種子會爛掉,錯過最佳播種時間影響產量


第二次,在玉長到三十公分左右,完全施一次含氮量較高的肥料,農民稱為提苗肥,這時,玉米苗正處旺盛階段,需要大量氮肥來壯苗

第三次,在玉米要含苞時,施一次含氮磷鉀的肥料,這次是含磷較高的肥料,農村人叫作攻苞肥,此時施肥,促使玉米棒子快速成型,苞大,苞米滿棒,粒大,產量高,種玉米,一般就施這三次肥,就能高產了


順便提一下,玉米主要防止的病蟲害,是捲心蟲加紅蜘蛛,捲心蟲防止不好,會嚴重影響產量


隱居仙境

種玉米施肥一次是不行的。我們這裡一般不種植春玉米,只種夏播玉米。現在我們這裡夏播玉米一般都是施肥兩遍,更別說春玉米了。春玉米的生長週期更長所以一次性施肥達不到高產的目的。我來說說我們這裡夏播玉米的施肥方案吧!

首先第一次施肥現在流行的是種肥,就是和玉米種子一起耩施到地下。這個時候一般都是三元複合肥,一畝地施肥50公斤的一袋。

第二次施肥的階段就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也就是剛想出玉米穗的時候再施肥一次,這個時候一般都是施的尿素肥料。一畝地一般都會施肥15到20公斤。

總之玉米是喜肥喜水的農作物,想要高產必須的給它施好肥澆上水。現在玉米的行情應該不會太差,所以我們老百姓得擼起袖子加油幹,只有提高了產量才能夠多賣錢!


豫東小農

玉米一生需要大量的肥料,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但是在不同的生育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規矩是不一樣的,在苗期主要以氮肥為主,如尿素,碳酸銨等,可以通過氮肥起到壯苗的作用,在拔節期需要氮肥和鉀肥為主,如硝酸鉀或者碳酸氫銨和硫酸鉀混合使用,這個時期氮肥可以提高葉片的光合效率,鉀肥可以讓莖杆粗壯提高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到開花散粉期以磷鉀肥為主,如磷酸二氫鉀,這個時期主磷肥可以促進玉米開花散粉,提高玉米光合產物的積累,鉀肥主要提高玉米的品質和促使光合產物向籽粒中運輸。


為農農業大咖


大叔147409271

種玉米的話,我們這邊認為好的基肥都是牛羊糞,所以,要種玉米時節,每家每戶都先搬自已一袋袋的農家肥到地裡,再種玉米時用上,先放種子後放農家肥然後蓋土,就完了種玉米過程,最後就是管理和第二次加肥,這樣就等著收穫了。


山村遊哥

一般來說,玉米分兩次施肥效果好,可是糧食不值錢,人們都出去打工,都圖省事,一次成功。天氣和環境不同有時後期會脫肥,產量上不去,控施肥,只控了氮,還是建議多使用磷鉀高的化肥,高含量總比低含量效果好,建議選擇名牌大廠的產品。


夏津縣津豐源農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