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李宗盛寫歌與父親講和,想說愛你已來不及,這種人生遺憾你我可能都有

李宗盛和那一句“爸,我想你了”,刷爆了今天的朋友圈。

新歌名為《新寫的舊歌》,一個在父親在世時從未說過“我愛你”“我想你”的兒子,回顧自己的前半生,終於,在60歲的時候,在心裡,在歌裡,與父親講和。

“他不等你 已來不及/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的遺憾,不只是屬於李宗盛,也成功引爆了歌迷們的淚點。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一】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 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遺憾

我從未將他 寫進我的歌

1940年代末,李宗盛的爸爸隻身一人從內地到臺灣,先做老師,後來開了瓦斯行。李媽媽也是學校老師,李宗盛說媽媽比爸爸能幹,瓦斯行的牌照就是媽媽託關係取得的;李爸爸呢,在兒子眼中有點沉默有點浪漫,卻不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

作為唯一的男孩,李宗盛學習成績很差,中考落榜之後,被媽媽送進據說“只要去這個班就能考上”的補習班。結果第二年,這個補習班裡只有兩個人落榜,其中一個就是李宗盛。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兩度中考失敗之後,姐姐帶著李宗盛四處報考,私立高中、教會學校都去過,但都沒有下文。在報考國立藝專的時候, “聽寫”和“試唱”兩科都拿了零分,讓熱愛音樂的李宗盛備受打擊。最後,他好容易上了個私立工專,別人5年就畢業了,他磨磨蹭蹭讀了7年,還沒有修夠學分。

面對這樣一個兒子,母親的“憂心忡忡”是就可想而知的。而就像所有成績不好、性格內向而又好強的男孩子一樣,李宗盛與父親的關係並不融洽。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李宗盛後來寫到少年時代的經歷時,還是心有餘悸:

“我一直是個學習很差的孩子。十幾年的學齡生涯其實只是一個不斷被告知不會有出息的過程。可想而知寫出來的東西經常不合標準答案,是錯的,是會被老師體罰的。往往當手上握著一支筆的時候,潛意識裡意味著將要面對的是挫敗和指責。”

因為成績不好,李宗盛自覺地幫爸爸的瓦斯行做事,換取大人們能少罵幾句。在他早期作品《阿宗三件事》中,對當年的情形有非常生動的描述——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實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著送瓦斯

【二】

那些年只顧自己

雖然我的追求

他無能 也無力參與

只記得 我很著急

也許 因為這樣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

我知道 他肯定得意

只是

等不到機會當面跟我提

當然沒有一個男孩子會喜歡送瓦斯這份工作。這個爸爸眼中“一無是處”的兒子,內心最大的目標還是音樂。但要向父親證明“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並不容易。

李宗盛說過:“現在回想起來,寫歌創作對當時二十出頭想盡辦法避免回家送瓦斯的我來說,其實更像是在進行一種儀式。體力勞動強度極大的工作之後,一把琴與一支筆讓我不再是瓦斯行的工人。”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李宗盛當時的女朋友鄭怡是小有名氣的民謠歌手,被滾石公司選中做唱片。李宗盛白天送瓦斯,晚上就去錄音室陪鄭怡錄音,也主動去旁聽唱片公司的企劃會議。

鄭怡原定的製作人出了狀況,李宗盛臨危受命,接了製作人的活兒。1983年,鄭怡推出《小雨來得正是時候》一炮而紅,25歲的李宗盛也唱片公司站穩了腳跟。

【三】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

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像是大多數中年男子的嘆息。50歲之後,李宗盛的詞曲作品銳減,但仍然交出兩部重量級的作品。一首是2010年《給自己的歌》,首唱於縱貫線巡迴演唱會臺北站(告別演唱會)上;另一首則是2013年的《山丘》。

《給自己的歌》很直白,很私人化。時年52歲、距與林憶蓮離婚已經過去6年的李宗盛,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為之糾結的,就是“女人”,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舊愛”。

2013年的《山丘》被認為是金曲獎評委“高度、厚度、影響力兼具的年度代表作品。寫出每個人心裡深藏甚至尚未發現的部分,一舉擊中人心”。其實更準確地說,是擊中了大多數中年人的心——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50歲之後,在寫出了給自己、給同齡男子的歌之後,李宗盛終於在60歲的今年,把新歌獻給父親,出人意料,細想又理所當然。

很多歌迷在評論中說,當聽到這一句“我只顧卑微地喘息,甚至沒有陪他 失去呼吸”時,已經淚如雨下。

【四】

一首新寫的舊歌

不怕你曉得

那個以前的小李 曾經有多傻呢

先是擔心 自己沒出息

然後費盡心機想有驚喜

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

已來不及

他不等你 已來不及

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

雖然如願離開了瓦斯行,成為滾石最重視的製作人之一,但那段被所有人認定是“笨小孩”“沒出息”的慘痛經歷,成為李宗盛創作的重要主題之一。《阿宗三件事》《凡人歌》《真心英雄》《最近比較煩》《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等,都屬此類。

《李宗盛1984~1989作品集》中,收錄了李宗盛自己詞曲並演唱的《和自己賽跑的人》,歌詞中說道——親愛的Landy 我的弟弟,你很少贏過別人但是這一次 你超越自己/雖然在你離開學校的時候 所有的人都認為你不會有出息/你卻 沒有因此怨天尤人 自暴自棄

Landy,即張培仁,李宗盛在滾石的同事。1990年代張培仁在內地創辦魔巖唱片,將竇唯張楚何勇等內地搖滾歌手推向大眾。2006年,張培仁在臺灣創辦簡單生活節,2014年辦到了上海。

此次李宗盛出新歌,宣傳文案就是張培仁寫的。他在文案中提到——

大哥事母至孝,身邊的朋友都知道。總會提到小時候母親匆匆的腳步,憂心忡忡的眼神,提到母親返老還童的可愛,提到回到家,為母親熱一盆水,幫母親洗腳,說到母親孩子氣的笑容,大哥總是為此衷心開懷。

但是很少說到父親。

年輕的時候去大哥家裡,瓦斯行的樓上,老太爺總是悠閒踱步,似乎若有所思。印象中沒有聽他說過一句話,但總是記得大哥母親喊著:『阿宗,吃飯了』。到底少小離家來到陌生城市的李伯伯在想些什麼?他的若無其事真的是悠閒自在嗎?他是拘謹自矜還是不知所措?到底他怎麼看待獨子走上一條他完全陌生的路?他聽過大哥寫的歌嗎?他喜歡嗎?他為此驕傲嗎?大哥瞭解嗎?介意嗎?

這些問題,做兒子的,年輕的時候覺得不必問,等到想問的時候,又都已經來不及問了。

這樣的遺憾,並不只是李宗盛一個人有的,所以,《新寫的舊歌》才能打動那麼多歌迷。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五】

一首新寫的舊歌

怎麼把人心攪得

讓滄桑的男人 拿酒當水喝

往事像一場自己演的電影

說的是平凡父子的感情

兩個看來容易卻難以入戲的角色

李宗盛直言自己不是個好兒子,但一直努力做個好父親,經常下廚房給女兒們做飯。而往上一代的父親相比,李宗盛這一代以及更年輕的父母們,已經越來越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我們想要一個孩子,教養一個孩子,並不是孩子需要我們,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孩子。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阿宗三件事》的第一句,就是寫給女兒的:

“純兒是我的女兒,是上帝給我的恩賜,我要讓她平安長大,是我很重要的事/我希望她快樂健康,生命中不要又複雜難懂的事。”

不得不說的是,這一代的父親是不容易做的。他們要適應年輕的子女的需求,做“現代的父親”;還要適應年邁的父母的要求,做“傳統的兒子”。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對現年60歲的李宗盛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除了三個女兒,就是已經94歲的母親了。他在很多場合提到母親時都會用“娘”這個字,真是非常傳統而溫馨的稱呼。

張培仁說李宗盛“事母至孝”,確實如此。為了照顧母親,李宗盛從北京搬回臺灣定居。這個小時候讓母親操碎了心的兒子,每天下午五點回家陪母親吃晚飯,每天跟母親說“I love you”,然後母親也回他一句“I love you too”。吃完晚飯,會跟母親手拉手看電視。到了七點半,開始給母親捏腳,一開始老太太還不好意思,後來也就隨他去了。

【六】

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請你從此

安心待在我的歌

在《新寫的舊歌》中,李宗盛依然延續《給自己的歌》《山丘》的做法,使用著他最擅長的零碎而真誠的講述方式,和唸白式的腔調。

坦白說,整首歌從詞到曲,都並不令人驚豔,但是勝在絕對的真誠,和普遍的話題性。事實上,近年來華語歌壇的刷屏曲目,除了作品本身,其實都不離開話題性。除了李宗盛自己的兩首歌,2014年朴樹的《平凡之路》,2016年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都是如此。

相比前兩天周杰倫出新歌時一片喝倒彩的聲音,李宗盛拿出了被歌迷稱為“教科書”級的作品。

除了5年等一歌的高度期待,《新寫的舊歌》之所以引起這麼多的共鳴,就是因為,李宗盛呈現出了中國社會真實的父子關係:沉默的、看著“沒出息”的兒子只能搖頭嘆息的父親,和沉默的、在父親面前永遠無話可說的兒子。

一個男人,哪怕到了60歲,哪怕已經功成名就,哪怕他自己已經做了三次父親,若有父母在堂,可以把酒話當年,都是幸福的事情啊。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60岁李宗盛写歌与父亲讲和,想说爱你已来不及,这种人生遗憾你我可能都有

父愛如山,讓我們獲得安全感,有依靠的力量,

但這座“山”自己,是不是也會很累、很辛苦、其實也在“艱難地掙扎著前行”呢?

遺憾若寫進作品裡,一定是美好的;但遺憾停留在生活中,對當事人,一定是痛苦的。

別讓父母只能待在你懷念的歌裡、文字裡、評論裡吧。

多說幾次“我愛你”,多回家看看,別總是等到,來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