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加怎麼加入農村合作社?

莽原17907084

合作社的加入非常簡單,按照我自己對其理解,有主動加入和被動加入的區別。下面我們分別來談談。

合作社的一般知識

現在大部分農村都在做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的運作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每個村都有不同的合作組織,組成了村的集體經濟聯社,這個組織跟所有的村民都有關係,再說直接一點,只要是這個集體的一部分都是這個聯社的社員。

合作社是專門針對農村集體進行一項農業活動而組建的合作組織,比如有養殖的,種植的。它的存在就是為了激活農村資源,但根據農村農業發展又達不到正規公司運作的要求,進行產銷購一體化服務的模式。

農村合作社的建立更多的是從集體經濟利益來考慮,農民有土地資源,因為實現的是家庭聯產承包制,這樣的土地模式不適合於規模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而合作社的建立就是打破這樣的制約,採取自願原則把資源整合,達到利益最大化。比如一個村集體發展臍橙,如果只是按照家庭模式發展,那麼臍橙的種植面積得不到保障,臍橙苗的購銷得不到保障,臍橙的管護得不到保障,產業的發展就成為空談。但如果建立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化運營,農戶以土地、勞務、資金等入股,規模化種植,統一管護,實行品牌化經營,從而使臍橙的種植利益最大化。

主動加入農村合作社

農村合作社的社員原則上是村集體成員,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有不是村集體成員參與,這是為了更大限度的做大做強產業發展,比如一個集體發展魚養殖,要成立專業合作社,但是集體缺乏一個帶頭人,沒有這方面技術人才,而花錢請技術人員又不太現實,那麼此時合作社可能就會採用公司的股東制模式,找一個這方面的人,以資金或者技術入股,最後合作社與參股股東按照利益聯結機制分紅。這裡談到的後者就屬於一種主動加入,因為很多人也在找尋這樣的機會,農村的土地閒置很多,沒有搞發展,政府這幾年又大力提倡鼓勵產業發展,很多村集體缺乏能人帶動,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就採用引進模式,讓那些有主動加入的人進來。

被動加入農村合作社

這裡的被動加入是相對的,大家清楚一個地區的發展是顧大局而損小利,村民都有自己的土地,一般情況下,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有一個規劃,但實際上在這個規劃範圍內的有些農民是不願意來搞這個合作化產業發展的,那麼這種情況下為了利益的最大化,就有采用被動加入的模式,比如一個集體規劃一片地為花椒種植基地,成立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凡是規劃區內農戶以土地資源入股成為合作社社員,其中有兩戶不情願搞花椒種植,但村集體有集體的村規民約,利益最大化,要發展少數人就得服從,採用被動加入。



在目前的政策之下,加入合作社不是困難的事,主要還是你要有一顆發展的心,有想法,選擇比較準的產業發展,能夠帶領一方百姓致富,這樣政府相信你,百姓信任你,成立合作社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微視三農

農村加入生產合作社的問題,我認為勢在必行,人心所向,水到渠成的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把我的看法給大家闡述一下,供網友參考。

在我們打開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第一章第一頁第一句話就是,久分必合,久合必分。這句話套用我國的農村土地政策和變化,還真有點言中之處。

回顧解放初期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貧苦農民個個熱火朝天,拍手叫好,結束了億萬民眾飢寒交迫的生話。成立了人民公社後,土地歸集體所有,吃大鍋飯,各種生話物質按人口分配,人們產生了等靠要的消極情緒,生產積極性下降,糧食產量得不到提高,生活水平差。改革開放以後,土地承包到戶,又一次掀起了農民的生產熱潮,男女老少齊上陣,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為我國農業機械化打下了基礎。

觀看近些年的農村具體情況是什麼樣呢?當人們解決了吃飯穿衣的首要問題後,便產生了對財富積累的慾望,在國家政策充許下,百花齊放,百家爭嗚,個體工商戶大量湧現,棄農經商比比皆是,把中國建成了睹目聞名的世界工廠生產基地,為億萬農民增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原來各家各戶分的幾畝地,所產生的利潤沒有打工掙的錢多。所以家裡的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家裡田地由老人孩子照料,這樣地裡就長不出好的莊稼,收益得不到提高。由於地塊的分散,機械作業發揮不了應有的長處,為機械化普及設制了礙礙,大家對此也是無能為力。近幾年來我們村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幾家的承包田合併一塊,由一家管理,每年每畝給被承包戶幾百斤糧食,這樣,承包的幾十畝地全部機械化作業,減少了人的勞動強度,效益大幅提高,這也是兩全齊美的方法,我村有一家對養殖有專長,便轉包了十幾畝地,辦起了養雞廠。忙的時候找村裡人幫忙,每天付幾十元錢,雙方都有收益,象這樣的情況,何樂而不為呢。我想這也就是農村加入生產合作社的前身吧。

忙於經商和外出打工能安心工作,不再抄心家裡土地收種,孩子專心學習,老人能安渡晚年,這樣的土地制度,難道還有人反對嗎?


厚德載福815

先說說什麼是農村合作社?

農村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提供者、利用二百,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相性經濟組織。

農民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以及農業緬經營有關技術、信息等。



成立農村合作社必須具備條件

(1)必須有5名或者5名以上的成員

(2),合作社的成員身份是農村戶口或者是城市下崗待業的身份

(3)合作社成員必須是出於自己的意願

農村合作社發起程序

(1),籌備發起(2)制定合作社章程。(3),推薦理事會、監事會候選人名單(4),召開全體設立人大會(5),組建工作機制(6),登記、註冊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部門一系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設立農民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捉交下列文件

(1),登記申請書(2),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3),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4),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5),出資成員簽名、蓋章的出資清單(6),住所使用證明。

以上就是具體參加農村合作社的流程。


幽默梅花

農村合作社本來是國家提倡的,也享受政府的補貼,所以我們縣在前幾年遍地農村合作社,甚至把合作社辦在城裡,大街兩側房租很貴的地方也掛上了農村合作社的牌子,當時光是我發現在縣城掛牌的就有20多家,他們的工作就是讓老百姓拿錢入股,不論農民,工人,還是幹部和商人,只要拿錢就行,可才兩三年的時間一個也不見了,事後才聽說他們就是在集資,後來讓更大的騙子把錢卷跑了,具說全縣騙走4.5億。


就半工半農


情繫豫農

現在農村怎麼加入農村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的途徑有兩種

一、找5個以上自然人,其中80%必須是農民身份,提供相關證明和資料到工商管理部門申請合作社營業執照,合作社又分為種植、養殖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看下自己需要哪種分類的合作社。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和辦證程序可以到當地的工商部門瞭解更詳細。

二、可以向當地已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出申請,以資金或者是田地入股成為合作社的成員,合作社一般都會有吸收成員的管理制度,如果他們同意了,就可以根據要求辦理相關手續,具體的可以向當地合作社的理事或者是理事長了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