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忙著追求他人的認可和欣賞、父母的關愛、戀人的溫柔……在追求這些關係的道路上,我們付出種種努力,充滿憧憬,跌跌撞撞。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大多數人都在走彎路,並常常因此受困,處於痛苦之中。

“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拜倫·凱蒂曾說:“很多時候,我們受困於人際關係,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學會的尋找愛和認可的方式,最終只會導致失望。”她認為,讓你痛苦的,其實是你的念頭,如何與自己的念頭相處,不僅決定你生活中的一切,還將決定你如何與他人相處。她甚至發現,造成自己抑鬱的並不是這個世界,而是她對世界的看法。

學會轉念,才能解開尋找愛、認可以及欣賞的結,活出完整、內在安寧的自己。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有個孩子手上拿著兩個蘋果,媽媽問孩子是否可以跟自己分享一個。

孩子看著媽媽,把兩個蘋果各咬了一口。

媽媽的內心頓時陷入失落,但忍著沒有說什麼。

孩子嚼完後,把左手的蘋果遞給媽媽,說:這個最甜,給媽媽。

這個故事中的媽媽用自己的態度輕易地判斷孩子的行為,從而就產生原本不應該存在的負能量。

“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我們通常都已經有一個既定看事情的角度,卻忽略了我們的想法其實只是諸多想法中的一種。當一個人已經產生失望的感覺,就會對看到的現象下意識產生懷疑。許多戀人分手,夫妻吵架甚至父母子女溝通有問題都有這方面的原因。

“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有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為無謂的執念自我折磨,而你所理解的真相,往往只是一個未經質疑的念頭。一切思維都是你自己的投射,是說給自己的假象。

軍哥說過:“我行,一切都行,一切的不行,都是因為我不行。”好好思考,你的念頭是否可以信任,是否還存在其他可能,將這個念頭反過來認真考慮一下。轉念之間,就是另一種可能。

“我執”不破,此生無法獲得自由

當我們開始用自己的看法判斷別人行為,讓自己有了負能量的感覺,是不是該反省自己想法是否正確。當自己能量低了,就不要輕易對一件事情產生自己的解釋,因為負能量的你一定不能很客觀判斷這件事情。而帶來痛苦的正是這些你深信不疑的念頭,它們阻礙你找到真正想要的生活。

古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覺得別人不應該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其實,我們更應該做好自己,“找回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走向無我。當你學會不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別人,學會關注自己,找到自己,那麼我們的人生才是享受美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