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徽州被稱為東南鄒魯?

彩虹彎彎又彎彎

先解釋一下鄒魯是什麼意思:

鄒魯是儒學的發源地,以魯產孔子、鄒產孟子而著稱於世。《莊子·天下篇》載:“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後世一般用鄒魯代稱儒家文化發達的地方。

徽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文風盛行之地,教育非常的發達,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北方名門望族為躲避戰亂,搬遷到南方地區,人口遷移的同時,也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技術,徽州各大宗族對教育非常的重視,通過制定族規家法、延師辦學、資助褒獎等措施,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以期達到振興宗族的目的。明清時期,隨著徽商的崛起,徽州的教育更為興盛,書院私塾遍佈城鄉。除學校教育外,徽州人在日常生活中亦常常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子女的品德修養。這樣的教育方式,使得徽州教育源遠流長,名人輩出。

徽州不僅有良好的教育基礎,而且還是程朱理學的發源地。宋代的程朱理學是宋代之後的官方哲學,而徽州是程朱的故里,徽州是二程和朱熹的祖籍地,直到唐末為躲避黃巢之亂,程氏才搬遷出徽州,朱熹雖然出生在福建尤溪,但多自稱為“新安朱熹”,所以徽州地區也被稱為“程朱闕里”。朱熹倡導理學,使徽州的宋、明、清各代宗法制度、民俗習慣,尤其是徽州人的思想價值觀念、倫理到到都受到極大的影響。

另外古代徽州的學校教育,講究官民結合,機構眾多,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府學、縣學、書院、社學、義學、村塾、家塾等。根據徽州當地的縣誌記載,徽州最鼎盛的時期,徽州書院有書院54所,社學562所,縣學5所,私塾更是不計其數。徽州當地的家族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在徽州當地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這樣的說法。

徽州正因為這樣,也被稱為儒學聖地,有著東南鄒魯的美譽。


愛玩的想公子

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說起古徽州“一府六縣”,眼裡滿滿的都是自豪。是啊,直到今天,只要你隨便到我們婺源哪個鄉村走一走,哪裡不是青磚黛瓦馬頭牆,明清時代的老房子依舊在述說著古徽州曾經的繁華與過往。徽州被稱為東南鄒魯實至名歸啊!

我納悶的是為何稱“東南”?鄒魯的意思很明瞭,是指孔子和孟子出生的魯國、鄒國。古徽州她又不是在我國的東南部,東南一般是指福建省啊。難道是說古徽州屬於“江南東道”,因述說上的習慣,“南東”被說成“東南”了?

古徽州之所以被稱為東南鄒魯,我的理解主要是因為朱熹的緣故。朱熹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系統地發揚了儒家學說,他的“程朱理學”後來成為明清兩朝正統的學術思想。朱熹就是我們婺源人,婺源也因此被稱為“文公闕里”。



還有一層意思可能是因為古徽州文風鼎盛吧!古徽州因徽商發達,加之受程朱理學影響,歷來就是“十戶之村,不廢誦讀”,又有“山間茅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之說,可見對教育的重視,而“徽學”之所以能成為我國三大地域顯學也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古老徽州的繁華已經謝幕,作為古徽州的後世子孫,我們定當發奮圖強,這樣才能無愧於“東南鄒魯”的美譽啊!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

一、"鄒魯"是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將徽州比作鄒魯始於南宋。南宋著名詩人範大成首次將徽州比作鄒魯。元末,休寧學者趙汸首次用"東南鄒魯"指代徽州。

二、徽州文化昌盛,名家輩出,宋元一來 ,徽州就是一個教育發達的地區,明中葉以後,徽商大量資本的注入,使徽州教育更加興盛起來。各家族的家塾更是數不勝數,以致"雖十戶村,不廢誦讀"。


三、徽州古城是徽派建築的傑出代表,蘊含了

豐富的徽州文化。在各個層面,各個流域都行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如徽派樸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


四、徽州所出的學者和傑出人物很多 ,如理學,經學中的代表人物有朱熹(自稱新安朱熹)、江永、戴震等。醫學有新安醫派。


陳家樂沐浴陽光

“鄒魯”指春秋時的鄒國和魯國,孟子生於鄒,孔子生於 魯,是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將徽州比作鄒魯始於南宋,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著名詩人范成大任徽州司庫參軍,在任上曾作詩“斯民鄒魯更豐年,雅道淒涼見此賢”,首次將徽 州比作“郞魯”;元末,休寧學者趙汸在《商山書院學田記》中稱:“新安自南遷後,人物之多,文學之盛,稱於天下……故四 方謂東南鄒魯”,首次用“東南鄒魯”指代徽州。徽州被譽為“東南鄒魯”,主要是因為徽州文教昌盛,名家 輩出。宋元以來,徽州就是一個教育發達地區;明中葉以後,徽商大量資本的注入,使徽州教育更加興盛起來,除按定製設 府學、縣學外,徽州還設有塾學和社學,以教鄉里子弟。據康 熙年間的《徽州府志》統計,當時徽州社學有562所,縣塾5 所,各家族的家塾更是數不勝數,以致“雖十戶村,不廢誦 讀”。此外,徽州六邑還有很多書院,坐堂講學蔚然成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