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烟台市>莱州市 阳关村

文峰路街道阳关村位于办事处驻地西北4公里南阳河南岸,东连永安街道南关村,南与小吉林头村毗邻,西同永安街道五里侯旨村相接,北临莱州市区水上公园西岸。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公顷,人口320人,外来人口1500人。

掖县城曾为州府驻地,城池为明初建筑,号称凤凰城。东门是凤凰头,西门为凤凰尾,南门北门是两翅,如同迎着旭日翱翔的凤凰。衙门大都设在城西南,官僚客商住西南部的居多。据说西门为下门,只为货运者和平民出入。官旅学商出入城总要绕道南门,至南关大街南端火神阁折向西,出泰山阁,才算走出繁华区。因此,泰山阁便成了亲朋离别之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莱州知府戴瑶,为迎送各地达官贵人、登第学子,在此处铺筑了一条“阳关大道”,并将泰山阁外南阳河西岸杨柳深处小村命名为“阳关村”。时为杂姓村,多为城里人服务而来此居住的。

阳关村北有一座小山,叫福禄山。清初,綦姓由綦家村(今本街道綦家)迁此看守坟墓,后逐渐形成仅五户人家的村落,因靠近福禄山而取名福禄村。清末,因福禄山较小及村庄户数少而更名为小北山。1975年南迁至阳关村内。

阳关村不大,却颇有文化底蕴。阳关村大街中段曾有处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南屋东头一间辟做门间,上面悬挂着两架皇匾:一书为“后步品香”,一书为“品优可风”,为清代阳关村人王兆□(名不可考)父子所受。

王兆□(名不可考)。出生于十九世纪初,自幼练得一手好书画。成年后进京以卖画为生,为僧格林沁赏识,留在府内教书。在京教书期间,他不讲俸禄,僧府就直接将俸禄汇至他阳关家中。家人见寄来钱财就治田产,并回信告之。王见信颇为起疑:“家中无其它进项,怎会有余款治产?”年节返乡省亲,始知僧府按时往家寄钱,遂万分感激。后王爷知其家境贫寒,派人携银两至阳关村为他置地、建宅院。宅院为前后两院,正屋方砖铺地,院内砌碎石路,门内外铺有汉白玉大石条接脚,院内植黄杨、牡丹、桂花,大门外街对面留八分地场园。门前开阔,气度不凡。后院有马棚、磨房、石碾,前后共有30多米。王氏之子王庆云继承父业,仍在王爷府教学,书画成就在其父之上。

龙王庙。旧时阳关村东有龙王庙,也与王家有一段渊源。南阳河流经阳关村东,流水从东来折向北,因流水常年西侵,村东头田地林木屡遭冲蚀,村里人倡议修一座龙王庙以镇水魔。王家大院自觉应多负担,便送信给在京的王庆云。后被僧府知晓,全额资助,在村东筑台修建了龙王庙。龙王庙长宽各两米,庙顶黑瓦挑檐,上塑吉兽;庙内龙王塑全身,着霞披,头戴冕旒,颇具神态。两壁绘有雷闪彩图,庙门刻有对联“疏流仍注北,曲水不归西”。1916年连降大雨40天,龙王庙淹没了七层砖,全村人畜无恙。庙于1956年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