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可以寫出《傷寒雜病論》等不朽名著,現在的中醫反而沒有傳世之作?

未知世事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戳到了中醫的痛處。按照自然規律,遠在東漢時期就有《傷寒雜病論》這等名著誕生,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應該也有傳世之作問世,事實是相反的,為什麼呢?

從《傷寒雜病論》序言就可以得到答案。仲景之所以寫出如此經典,尊稱為醫聖,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見賢思齊

序言開始說:“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大意是: 我每次讀到《史記·扁鵲傳》中秦越人到虢國去給虢太子診病在齊國望齊侯之色的記載,沒有一次不激動地讚歎他的才華突出。秦越人也就是我們所指的神醫扁鵲,仲景對他的讚歎,表明了他的心跡,立志成為一名傑出的醫生,象扁鵲一樣。古代讀書人的兩大志向,一是做好官,一是做名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在他心目中的名醫,都是神級人物,“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見賢思齊,志存高遠,為仲景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第二,歷史機遇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大意是,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來很多,從前有二百多人。從建安元年以來,還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要佔其中的十分之七。仲景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喪失而感慨,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療救而悲傷。一方面是由於傷寒病的肆虐橫行,造成這樣的慘不忍睹的結局,另一方面是由於當時醫生的對傷寒這類的認識不夠,救治不力,深深地出動了他的靈魂。

第三,慈悲心腸

第四,勤求古訓

仲景為了解除民瘼,孜孜不倦地鑽研學習經典著作如《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等,通過“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於完成了劃時代的著作《傷寒雜病論》(合計十六卷)。這裡尤其值得一提是“古訓”二字,中醫發展離開了經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古訓就是中醫之源,中醫之本。《傷寒論》是我們今天的經典,而對於仲景來說《內經》《難經》等是他那時的經典,懷著謙卑而誠懇的心態,反覆地學習、思考,稱為“勤求”,不是象現在不少人自命清高地標榜要批判地繼承,也正是這樣的心態與努力,才會留給我們永遠的精神豐碑。

第五,探賾索隱

中醫是博大精深的。探索生命的奧秘,中醫是門;尋求長壽的秘訣,中醫是門;解決疾病的痛苦,中醫是門。開啟中醫之門的鑰匙則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又太深奧,連醫聖也感嘆地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自然界分佈著五行之氣,而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因此才有五臟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其道理玄妙、隱晦、幽深、奧秘,其中的變化真是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麼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在他眼裡僅僅只有極少數能夠領悟箇中三昧,比如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長桑、扁鵲、公乘陽慶、倉公等,他們屬生而知之者。

仲景本才高識妙,加上多聞博識,勤學不倦,探賾索隱,鉤深致遠,終於比肩岐黃扁鵲之輩。

從《傷寒雜病論》序言知道,今天我們深受科學主義影響,在中醫繼承尚存在很大問題,要想創作一部傳世之作,稱之為經典,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紅樓夢》之後,再沒有第二個曹雪芹出現,《傷寒論》之後,會不會又第二個張仲景出現?


康文草堂

《傷寒論》在歷史上只有一部,偉大之處無異於基督教之有《聖經》。為什麼張仲景先師可以寫出如此的鴻篇鉅著,而現代都是研究《傷寒論》,而沒有超出其範圍的呢?

張仲景先師有基礎。在許多書中記載仲景曾跟隨同一個郡的名醫張伯祖學習醫術,並且遠遠超越了自己的老師。

仲景先師勤學苦讀善於思考。在《傷寒論》序言中先師曾講“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仲景先師從《黃帝內經》、《難經》、《胎臚藥錄》等前代的醫學鉅著中汲取營養,博學而勤思。有人曾說學中醫要有恆心,三年便可以有成。許多有識之士隱居山林,專心求索,便可以悟到中醫的治病之精神。

仲景先師廣泛的臨床基礎。同樣在《傷寒論》序言中寫到“建安紀年以來,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正是由於足夠的病例數量,使得先師可以充分觀察藥物的療效,以及辯證方法的正確與否。有人說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他教會了醫生治病。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英雄乘時也。就想康熙皇帝能成為千古一帝,是多重原因造就的。我能講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極少的一部分。《傷寒論》成書的具體細節,別人無從知曉,只能是根據當時的大致情況做一個猜測,至於正確與否無從考察。但是《傷寒論》的偉大隻有深入其中才能體會。


金匱真言

首先什麼是“傳世之作”?傳世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的,我們不能夠在當代和短時間內來判斷一本醫書是否能夠傳世。

下面筆者簡單闡述下個人認為的原因:

1. 題主提到的《傷寒雜病論》的年代是在東漢末年,當時戰亂頻繁,疫病流行,民不聊生。尤其瘟疫之中人命賤如草芥,因此張仲景是有大量的機會拿活人,拿頻死的患者作為實驗。而現在是太平盛世,我們不可能拿活人實驗,也沒有人有勇氣敢做這樣的事。

2. 學醫是要天分的,不是誰都成為張仲景、李時珍。清.名醫徐靈胎認為醫道為古聖人所以洩天地之秘,奪造化之權,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聰明敏哲之人不可學也。筆者不談什麼天秘,但觀自古醫學大成者無不聰慧過人並好學極致,徐靈胎亦是如此。

3. 雖然自古不乏“汲汲滋滋唯名利是務”者但古時沒有各種媒體、交通通訊業不發達,娛樂設施也極為稀少,人們所受的干擾較之當代還是少得多,很多人一生就做一件事,李時珍可以為了本草而歷經數年踏遍萬水千山,現在會有多少人做到。

4. 整個社會風氣都很浮躁,潛心做學問的人就少了。很多人著書、寫文章,僅是為了評職稱與考學。

5. 醫學著作也進入了快餐文化時代自然精品少之又少,但暢銷醫書多了起來。許多正規的醫學著作不掙錢出版社不願意出版

這世間再無了黃帝、張仲景、孫思邈,可是後來也有了葉天士,徐靈胎、筆者相信現在的中國,學習的條件越來越好,一定會有更多的有天分堅守本心的人接觸和學習到中醫,也會寫出經典的書籍。現代中醫的傳世之作,就讓經過時間的考驗讓評說吧。


一代宗師中醫館

為什麼古人可以寫出傷寒論這樣的著作,現在中醫沒論著?因為研究中醫的人少了,這得從中醫的特點來說。



中醫,藥效緩慢,這個是其一,大家都知道,同是發熱發高燒,煎中藥喝要一兩個小時才退熱退燒,然而,西藥兩三粒的感冒通,吃下肚十分鐘立馬見效。再比如宮外孕,一個微創手術就解決了,中藥流產沒有快速效果,病人會輸卵管破裂大出血,最後還得手術。


所以現在看病絕大多數是看西醫,看中醫的多是慢性病,西醫沒辦法根治的病。

再一個原因,讀西醫三年可以做醫生了西醫就學儀器檢查,西藥有專科,讀中醫時間要長得多,先要學基礎理論,還要學五行學說,什麼病理學,藥理學。就是把脈學你實習很久還摸不透。現代人研究中醫的很少了,所以沒有什麼關於中醫藥的新名著。(古人還沒傳入西醫,也是專心研究中醫的原因。)


菜菜姐98414471

以前大中醫雲遊,現在坐館,每天忙得要死哪有時間寫。


1成亮1


愛健康219


第一,目前的大環境來看,單純靠中醫,生存都成問題,連完全的理解並繼承老祖宗的技術都不一定做得到,還哪來的發揚呢?現代中醫無論從教育還是傳承,急於見效益的功利性都還是太強,能潛心研究的人很少。沒人做研究哪來的成果?沒有成果怎麼流傳?

第二,古人的名作之所以流傳,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是因為有歷代後輩知道這些著作,還能評價這些著作,經過多少年的流傳才到了我們這一代,才算經典流傳。而我們這一代中醫人雖然成果極少,但也有《中華本草》等等著作問世,至於現代中醫著作能不能作為經典流傳下去,我們這一代人說了也不算,也是要看後輩們的評價呀!假如有人能活三千年,那時候一部現代醫學著作算不算經典名作就可以見分曉。其實一部書或者一個人如果特別優秀的話,能不能流傳後世還是能感覺到的。比如陳忠實賈平凹,比如劉慈欣的三體,這些人肯定是要流芳百世的。遺憾的是中醫藥學界目前沒有這麼明顯優秀的人物或者著作。


毛蛋蛋的成長足跡

只要稍對中醫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現存中醫典籍中《黃帝內經》與《神農本草經》應是最早的兩部,翻開《內經》原文或現譯本(能看原文的最佳)去感受中醫學的最原始觀點,從"上古天真論″開始到"四氣調神大論″再到"生氣通天論"再層層剖析!!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古今至理,人要生存便必須適應周邊環境,如不能及時調節自身則會產生所謂之"不適",嚴重的"不適"則為"病″矣,《內經》一書由自然界變化到對人體的影響,到如何運用自然規律及人體本身的恢復力去平衡人體自身以達至減較或完全去除這種不適,整書都充滿由宏觀入微的過程,由可見到可知再到可察再再可感等層層深入去完成整個診療過程。這就是傳統中醫的研習方式!!

由著入微,真的就是古中醫的入門方式嗎?那麼再觀古來大多數極具成就的中醫,就我的認知幾乎多在二三十歲前都積累有廣博的學識,由統學唔道,精通天文地理術數等自然常識,按今之劃分都大學文科本科以上水平(那時的中華並無專門理工類科目),而洽洽是這種自然常識的累積卻正是"著″的開始,所謂一道通萬法,從師學醫再到成匠成師便為"入微″。從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自序中就能看出點滴!

再看《神農本草經》它把當時的"天下″比較易得也有一定代表性之藥物都作祥盡記錄,並大有世間萬物皆能入藥之意!

兩百年來西醫逐漸強勢進入我國,分科而學(所謂科學)分科而治由人體結構到基因分折一切皆由微再入微!

再看看今人學習中醫由什麼方式開始?

我們的中醫人有多少人能做到用現代發現的更多規律中做到比古人更大的宏觀宇宙及世界觀???再從傳統中醫入手再由"著″入"微″?????從藥物使用方面又有多少人以中醫理念為依據,把已知地球上的各唾手可得之物分折出其四氣之性入藥???????

總結之下便可知現代中醫的培養是醫匠之路卻絕非傳世大師之路!!!!!


布袋7

最近看玄幻小說,小說的觀點可以借鑑一下,斗羅大陸和絕世唐門。中醫嚴重依賴現存的動物植物,這些動植物目前絕大多數是保護動物。在這兩本小說裡“武功”的高低取決於獵殺動植物的年限和級別,一萬年以後人類越來越多,一個武功高的人要成神,要獵殺無數高級別動物,動物慢慢沒有了靈智,只剩下普通的了。有人就發明了讓低級別武功的人,依靠武器也能打敗“神”。第二部則想發明武器,讓普通人也有能力挑戰“神”。可以說這些小說也不是全部一無是處。實際由於人類的發展,生物則走進大滅絕時代,古代入藥的虎骨,犀牛角,中國本土看不見犀牛了,百年人參和一年人參,人參還是人參有多少有效含量呢。西方發明的各種工具,提高了普通人的能力。按照部分人理解中醫和易經八卦密不可分,中醫的針灸流派需要有氣功理論知識,修仙達到“仙、神”級別,才能看到經絡。中國人修仙遭遇了動植物逐漸滅絕,這就是末法時代。西方則走了依靠工具(科學技術)的方法,依靠顯微鏡手槍大炮汽車火箭大型診療設備之類,拓寬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目前最火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遠超普通人計算能力。見笑了。


alex郭亞軍

這個問題提得不錯,令人深思。簡單說,中醫生態環境變了,現在中醫缺少思想的社會的人才的生存土壤,自然很難結出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那樣豐碩成果。

先說思想。中醫根在哪裡?在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為中國文化奠定深厚基礎,《黃帝內經》與《傷寒雜病論》均在這個時代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那時的中醫不僅是具體治術,更內含深厚的辯證思想。而現在中醫呢,輕思想厚醫術,輕中醫醫術厚西醫醫術,也就是原汁原味中醫基礎理論與我們漸行漸遠,更遑論在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給中醫汲取更多發展的營養了。不知讀懂中醫古籍的能有幾人?更遑論精通更廣博的中國傳統文化了。試想失去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醫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怎麼出不朽之著?不可得也。

最後是人才問題。上面說過中醫必須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令人可笑的是現在中醫上懂天文下識地理中知人事的有幾人,能讀通諸子百家知其微言大義者能有幾人?有些中醫藥大學碩博英語搞得滾瓜爛熟,實驗家跑得勤快,小白鼠身上彙集來數據湊成幾大篇論文,但你讓他用中醫傳統思維中醫傳統術語寫幾篇類似古代名著就難於上青天,有些碩博讀古典著作也很青澀。更何況這些人在西醫思維模式禁錮中滋長著急功近利思想,想寫深度中醫名著不僅沒有點墨基礎,更無可能變成古人那樣變成消耗自己照亮他人的蠟炬了。那麼民間呢?也許有這樣高人,但民間中醫連生存都是非法的,在這樣禁錮下,還指望人家寫出傳世名著嗎?即使寫出沒有專家教授頭授,哪個出版社會給你著作付梓?

所以,不給中醫生存的自由環境,絕然不會產生張仲景那樣醫學家,更無不朽的中醫傳世之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