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塔是眾多古代建築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建築形式之一,是外來佛教文化中的典型建築。

佛塔,亦稱寶塔,原是印度梵文Stupa (窣堵波)的音譯,還有稱為浮屠,即來源“Buddastupa”,藏語稱“藏文”(曲登)。佛塔最早用來供奉和安置舍利、經卷和各種法物。許多佛塔會刻有建塔碑記、聖像、佛經等。

隨佛教傳入中國後,也同其原始的文化內涵一樣一改雛形,融合了中國樓閣、亭堂故有的建築風格,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既新意、又傳統的建築形式。這種建築形式始於隋唐,盛於宋遼時期。一般而言,有寺即有塔。

據舊志載,武安曾有古寺廟百餘處之多。現存時代最早的塔當為沿平石塔。

武安舍利塔

武安舍利塔位於城區塔西路與塔南街交叉處東北角,現武安賓館前,原妙覺寺之南,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為妙覺寺附屬建築。明萬曆三十八年(1464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塔曾大修及修補。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舍利塔為空心磚結構樓閣式塔。塔身橫斷面為八邊形,邊長3.4米,高38.71米,分13層。第一、二層塔身較高,以上逐層遞減。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區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其建造手法及整體造型簡樸無華,比例勻稱,挺拔秀麗,近千年來結構形制無大改變,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之高超,體現了武安文化底蘊之深厚,體現了武安人民對文物之重視。

武安舍利塔已成為武安的標誌性建築。

沿平石塔

沿平石塔位於午汲鎮沿平村西南青塔地。周圍為農田,東200米為武(安)—磁(山)鐵路,南200米為午汲火車站,北臨午汲河。建於唐代,石塔為寺院附屬建築物,原寺院已無存。石塔原為雙塔,一座已失,現存一座亦殘。現存石塔坐北面南,殘高3.12米,4級,白砂岩質料,方形密簷,平面呈正方形。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沿平石塔為武安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古塔,造型優美,結構合理,雕刻藝術精湛,刻化細膩逼真,對研究佛教興衰及雕刻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歷史價值。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玉峰塔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玉峰塔位於午汲鎮玉泉嶺村東玉峰山頂。玉峰山南側原有寺院一座,建於宋代,現無存,塔為寺院主體建築之一。玉峰塔為空心磚結構閣式塔,平面呈八邊形,高五層,約15米。塔剎為雙層仰蓮式剎,第一層為八瓣仰蓮,其上為四瓣仰蓮。

野河塔

野河塔位於淑村鎮野河村南,原為寺廟附屬物,現寺廟無存,僅存此塔。建於宋代,明、清等時期均有重修。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該塔為一座磚結構實心塔,建在村南河溝北岸一土臺上。土臺高4米,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塔即建在土臺中間。

塔基為八邊形,高1.3米。塔為圓形,通高8.4米,共7級,每級之間有三層仿木仰蓮瓣間隔。1至3層,每層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佛龕,佛龕形制為尖拱雙肩形,高約0.20米。龕內原有菩薩佛像等,現已無存。塔剎殘缺。

此塔原為佛塔,後因野河村南有一條自然河流,雨季經常氾濫成災,此塔又正好建在河北岸上,故人們又把它稱作鎮河塔,舊時一到雨季河水暴漲,人們便乞求佛塔保佑,儼然形成村內一道風水。

北安莊塔

北安莊塔位於北安莊鄉北安莊村南修配廠院內。原為“大寺”附屬建築,現大寺已毀,僅存此塔,建於明代。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該塔為樓閣式磚塔,通高15米,塔身為八邊形,共7級,第1級每邊長1.5米,高4米,逐層遞減。

每級之間均有仿木塔簷間隔,塔簷為上下三層疊,下層裡施仿木斗拱。一級每層簷下施三拱5級。2至3級每面簷下施斗拱4階,4至5級每面簷下施斗拱3階,6至7級每面簷下施斗拱2階。塔剎為寶珠形狀,之下施三層仰蓮瓣。2至4級東、南、西、北四面均有一圓拱券門,其餘素面,未見題記。

郭寶珠塔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郭寶珠塔位於西土山鄉西土山村北崗上。建於明代,為一座八角空心樓閣式磚塔。塔現存三級,塔剎殘,通高約7米,每級之間施仿木斗拱塔簷間隔,塔身為八邊形。

南崗塔 

南崗塔位於磁山鎮南崗村西北300米土崗上。此處三面環山,北為南洺河,塔前有一條自然河溝,夏秋兩季,雨水從河溝而下注入南洺河。南崗塔為原知覺寺附屬物,知覺寺建於宋代,現無存,僅餘此塔。

邯鄲武安有這麼多古塔,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塔坐西面東,為八邊三級樓閣式磚塔。內部結構為迴廊式,從底層可攀至上層。通高約22米,每級之間均有平起間隔,平起為二層,一層為仿木斗拱,二層為仰蓮形狀。塔身一級東、西兩面各有一門,二級南北兩面各有一盲窗,三級東、西、南、北四面各有一門,其餘四面上各有一盲窗,盲窗形制為長方形直稜窗。

南崗塔結構複雜巧妙,造型秀麗優美,碑文撰稿及書丹俱佳,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對於研究中國古代佛教的興衰、建築藝術的發展以及書法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