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一處被人遺忘的重量級歷史古蹟

公輸堂,坐落西安市戶縣,公輸堂原來的名是:源遠堂,創建於永樂(公元1403--1424年)年間,是民間“向陽三會”教徒為紀念他們的祖師功德而建造的,歷時十一年建成,源遠堂是“向陽三會”的法事堂。大殿內有佛像137尊,又得名“萬佛堂”。 因東閣門有對聯“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而得名“公輸堂”。

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一處被人遺忘的重量級歷史古蹟

公輸堂原有建築在建國初期保存還是較完整,至“WEN革”中,先後拆毀了頭、中二進殿。後因年久失修後殿又有一間坍塌,現僅存後殿二間,俗稱萬佛樓,保存了工藝精湛的小木作結作佛龕。近幾年因隔壁住戶的拆遷補償問題產生爭執,故使修復開發工作遲遲不能展開。

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一處被人遺忘的重量級歷史古蹟

公輸堂是一座集建築、雕刻、繪畫於一體的明代建築瑰寶。原有殿堂四進,由於年代久遠,前三進已蕩然無存,只留下藏有天宮樓閣的最後一進。此進面闊三間,進深7.13米,高6.10米。外觀樸實無華,為普通的硬山式建築。但內部卻是“滿腹錦繡”,樓樓並列,閣閣相連,層層疊疊,氣象萬千。

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一處被人遺忘的重量級歷史古蹟

公輸堂最可貴的是內部雕刻和彩繪,堂內東次間中室門框上,雕刻一副瀝粉貼金楹聯雲:“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這是對公輸堂雕刻和彩繪技藝的真實寫照。步入堂內,猶如進入雕刻藝術之宮,宛若置身於天宮仙境之中,滿目是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的木雕藝術品,其技術堪稱鬼斧神工。

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一處被人遺忘的重量級歷史古蹟

公輸堂遍飾彩繪,瀝粉貼金,五彩繽紛。其用料系由石藍、石青、石綠等石質礦物顏料和赤金等調配而成。作畫方式採用現已瀕於失傳的“臥金點翠”與“紫龍罩”工藝,故而色澤鮮豔,經久不變。雖然畫面不大,卻極其精緻纖巧,一筆一劃,異常工整,線條、設色俱佳。所繪仙草花卉、龍鳳博古等,各富神姿,尤其是數十幅人物畫,或道侶捧圭,或仙姬出遊,或講經論道,或捧茶獻果,無不傳神達意,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公輸堂彩繪的地文(底子)也比較特殊,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由於很薄,不易起皮脫落,所以歷時近600年依舊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