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简单的事情:
你想去看电影,票价是50元。到了电影院之后,你发现自己丢了50元,这时候你还愿意付50元买张电影票吗?
相信你会点头,因为实验证明大约90%的人会回答愿意。
下面是另一种情况:
你已经买好了一张50元的电影票,但到检票时发现票丢了,你没办法证明自己买过票,这时候你还愿意花50元再买一张电影票吗?
也许这时候你开始摇头。确实,实验证明只有不到50%的人说愿意。
这两种情况的其实都包括两种选项:1、花100元看一场电影;2、花50元但没看到电影。
它们本质是一样的,但人们的反应却为什么会差那么多?
诺奖获得者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我们之所以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是因为人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去定义心理账户(psychological accounts)——人的头脑中会将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做出不同的决策。
假如一个人的心理账户中有一个电影支出的账户,在前一种情境中,买票的50元就属于该账户,而丢失的50元则被记入其它账户;但在后一种情况中,丢失的门票和补买门票的钱都被记入的电影支出的账户,所以人们自然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心理账户”非常有意思,在客观世界明明是等价的东西,经它一处理,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总希望生活井然有序,凡事按部就班,临时的加班或堵车就容易引发我们的抱怨和路怒。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爆发了一次大罢工,导致全城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1个,大部分乘客只能使用跟平时不一样的乘车路线上班。但是让人意外的是,罢工结束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恢复了原有的上班路线,大约有5%的乘客继续留在了新发现的路上!
《混乱》的作者蒂姆·哈福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任意的震动”,这一震却让一部分人“震”出了更好的生活。
混乱会打破人的计划,但同时也是创新的机会,其中如何创造性地创建“心理账户”是关键。
如果我们把下班回家的这段路放入“休息调整”的心理账户,那么堵车时拍一张堵成一锅乱粥的图片放到微博上,再配上几段毒鸡汤,那些同样被堵得心塞的人一定愿意给你留言;
如果我们正愁“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心理账户不够充实,堵车就给了你充裕的时间,回到家才你会惊讶地发现今天竟然多听了好几期《罗辑思维》!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尚且如此,事关我们职业生涯的事情更可以创造性的创建“心理账户”。
给客户的提案被拒绝,临时要加班就让人非常痛苦,因为我们早就把这段时间划入“休息”的心理账户。硬生生地从账户里取出本就不多的时间,账户就会有严重亏空的感觉。
但在面对“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加班都在那里,只会多,不会少,只能增,不能减”的情况时,你还是识时务一点,与其跺着脚噘着嘴把它扛完,还不如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理账户:
我们可以把这个临时加班划入更高层的“赚钱账户”,想想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把钱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来,而自己正在做着这么一件艰难的事情,磕绊当然是正常的了,要不然花钱的时候怎么能这么爽!
或者也可以创建一个“志业账户”,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是梦想!我所从事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事业,No,是为了自我实现,达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提到的“高峰体验”状态——这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这时候,你的决策可能就是:心甘情愿地坐下来,修改你的提案!
育儿也不用处处火花四射以至于提前给自己准备搭心脏支架的钱。
我们养育孩子,潜意识中就给自己创立了“孩子乖乖的就能成长为优秀的人”的心理账户。所以只要孩子一不乖乖刷牙或者写字涂出格,我们就立马得调用心理账户的资源进行管理,心理账户撑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崩盘。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心理账户是不现实的。如何才能“优秀”?优秀的人熟悉社会规则、自信、自律。而这些品质只有在不断尝试、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反复试探规则界限、最终将对抗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
一个孩子如果“乖乖”长大,那就说明以上这些他都没做过,那么“优秀”怎么能垂青他呢?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就得创建一个“孩子在试错中成长为优秀的人”的心理账户。孩子偷懒、调皮,我们从账户里支出资源来管教他们,但同时,他们的点滴变化,哪怕是偶尔一天收拾了玩具,或者终于没把3反着写,或者一周时间没被老师叫去谈话,我们的心理账户马上就会有收益到账——收支终于有平衡的可能!
“心理账户”是个工具,如果被常识牵绊,我们很容易就掉入它不断亏空的陷阱,我们也只能在凡人堆里越走越普通。都说进化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让原本一无所有的星球出现了现在的人类文明。但进化过程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上累积微小的变化,从而实现超乎任何人想象的结果。所以我们也不需要什么神器,只要像大自然一样把已有的东西用好,结果就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所以“心理账户”,它既可以成为让我们亏空的陷阱,也可以成为我们把苦逼生活过幸福的工具,而一切,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閱讀更多 大視野育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