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羅馬將軍

君士坦丁大帝是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作為基督教的保護者聲名遠揚,然而當時羅馬多神教的信仰依舊在帝國很有市場。

君士坦丁並不缺兒子,然而賢能的長子克里斯普斯被他處死後,帝國的未來寄希望於3個倖存的兒子手裡,很遺憾他們才能平平。

然而,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能繼承大統,結果君士坦丁死後,整個帝國陷入三分天下的尷尬。最年長者先發制人發動內戰,殺死所有和父親留著相同血液的親屬。

這個最後的勝利者就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儘管為了皇位殺紅了眼,他還是心一軟放過5歲的堂弟尤里安,因為覺得這個小屁孩沒什麼威脅。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羅馬榮光

這個小男孩的童年是在軟禁中度過的,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閱讀希臘和羅馬的經典書籍。

尤里安在書香的薰陶下成長,漸漸就頗有哲學家氣質,他對自己的軟禁生活絲毫沒有不滿,也沒有野心去參加皇族權力的爭奪遊戲。

19歲那年,尤里安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允許外出遊學,他當了4年的“揹包客”,遍訪古代偉大先哲的故地,沉浸在學問的世界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尤里安感到很幸福。

如果沒有意外,尤里安會一直浪下去,然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不同意。因為皇室男性成員被屠殺殆盡,皇帝才發現對付敵人還是重用血親靠譜。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只剩下尤里安,因此就召喚堂弟來治理帝國事務,他給尤里安360人去高盧地區鎮壓叛亂。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羅馬軍團與蠻族的戰鬥

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尤里安沒有領兵經驗,西部的混亂讓身經戰陣的皇帝都感到頭疼。然而結局驚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里安乾的很棒!

從公元355年12月尤里安踏上戰場開始,歷經5年的征伐,他平定高盧省,將蠻族趕出國土,甚至4次跨過萊茵河,徹底擊潰阿勒曼尼人。

帝王家的親情充滿著血腥味,尤里安的成功讓皇帝有了不安,他讓尤里安向高盧徵稅並貢獻一半的軍力去攻打波斯。皇帝的諭令一道,即便尤里安肯幹,他的軍團也不肯了。

因為大部分士兵是本地人,讓他們從帝國的西部趕到遙遠的東方作戰,讓自己的家人暴露在蠻族的威脅之下,他們真的不願意。羅馬帝國再次分裂為2派,尤里安的軍團叛亂了。

然而叛亂持續時間沒多久,已經重病纏身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指定尤里安為繼任者,並且很快就病死了。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羅馬軍團

於是,尤里安理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著名於史書的“叛教者”皇帝。

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皇室成員都是基督教徒,尤里安也是。不過,尤里安的信仰是脆弱的,他在遊學雅典學院的時候,選擇秘密放棄基督教信仰,當然表面上他還是十分虔誠的基督徒。

尤里安上臺之後,就開始處心積慮的復興羅馬多神教,並期望用極端手段消滅基督教,希望讓羅馬回到傳統、重新偉大。實際情況是適得其反,本來脆弱的社會共識被撕裂,多神教徒和基督徒的相殺,讓帝國幾乎陷入內戰狀態。

尤里安憂心忡忡地看著帝國境內的亂局,想起大爺君士坦丁大帝因米爾維安大橋戰役的勝利,讓整個羅馬帝國成功實現基督化。他同樣也相信通過一場大勝仗來讓羅馬多神教回到主流的位置。

最佳的敵人就是在進攻帝國東部的波斯!君士坦丁大帝曾想用擊敗波斯來弘揚基督教,而尤里安要做的是完成這場勝仗,不過目的是要將基督教徹底消滅。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羅馬軍團攻城圖

公元363年3月,尤里安的羅馬軍團從亞述行省出發,開始進攻波斯。儘管尤里安攻破了波斯幾座城市,但是波斯人拒絕與他決戰,而是利用騎兵來反覆偷襲羅馬軍團。

打到波斯首府泰西封的時候,羅馬軍團面對的是炎炎夏日和高牆深溝的防禦,以及波斯大軍要殺到的消息。尤里安感到力不從心,他無奈地選擇後撤。

6月26日早上,波斯大軍突然發動進攻,掩護步兵軍團的羅馬騎兵遭到重擊,2名騎兵統領陣亡。尤里安表現一貫的英雄主義,從軍帳裡出衝出殺入敵陣,甚至來不及穿好盔甲。

在戰場的混亂中,尤里安被一支標槍擊中,被部下帶回軍帳後因肝部重傷而亡,傳聞他死前曾喃喃自語:“你們打敗了我,加利利人!”波斯大軍聞知死訊,全軍開拔出擊羅馬軍團,結果被羅馬人打得大敗。

君士坦丁諸子殘殺,贏家僅留1名5歲男童,長大成“叛教”羅馬帝!

奧林匹斯山的女神赫拉

尤里安的死,既宣告君士坦丁大帝一脈的血緣就此斷絕,也意味著奧林匹斯山的眾神將難有人間祭壇。古典多神教文化已經沒落,基督教贏得羅馬帝國。

尤里安的人生悲劇:一種文化即將衰亡,一個強人的力挽狂瀾留下的不是壯烈,更多的是嘲諷和不解。親們,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