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窮人很多,為什麼沒有起來武裝鬧革命?

呵呵無語180407561

在常人的思維中,壓迫越深的地方往往會爆發革命,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回事,壓迫是否深重從來不是革命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首選要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窮富只是一個對比出來的相對概念,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窮人之所以為窮人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窮,貧富差距之所以是一種不公是因為窮人認為富人導致了他們的貧窮。如果這兩點有一點不成立,那麼民眾就絕不會因為生活水平低而革命。這就像現在的中國人遠比50年前要富裕的多,但為什麼今日國人的幸福指數要遠低於過去?無非就是觀念問題,50年前的中國人只要能吃頓飽飯就覺得是莫大的幸福,而今日的中國人就算月薪過萬卻依然感受不到絲毫滿足。

再比如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法國人和美國人無疑要比印度人富裕的多,其受到的壓迫跟印度比起來也不可同日而語,但英國法國卻爆發了革命而印度卻悄無聲息,壓迫越深的地方爆發革命這一理論不攻自破。

(18世紀末的法國人遠比印度賤民富裕,但法國卻爆發了大革命)

印度窮人不革命也是同理,一方面,他們不認為自己有多窮,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認為自己的貧窮是富人造成的。

我們知道,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傳統的印度教,而在印度教的教義中,窮人之所以窮並不是因為富人的剝削,而是因為他們上輩子做了壞事,他們此生的貧窮是給上輩子的罪惡進行還債,只要他們在此生安心接受神靈安排的命運,贖清了自己過往的罪孽,那麼他們就可以在來生投胎為富貴人家,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印度人相信自己身處哪個階層是由自己的上一輩子決定的)

正因為這種愚昧不堪的宗教洗腦,印度窮人將希望全都寄託在了虛無縹緲的來生,而對看得著摸得到的現世抱著極為消極的態度。既然人會在時間長河中不斷輪迴,那麼何必計較這一生一世的得失呢?只要我按照教義安心進行贖罪,就一定能換來世的幸福。馬克思曾說:宗教是統治階級用來麻痺群眾的鴉片,這一點在印度體現的淋漓盡致。

另一方面,由於對印度教的虔信,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宗教一向是不贊成追求物質的,因此,在我們看來難以忍受的物質貧窮在印度人看來不過是不足為奇、習以為常的小事。對於印度窮人來說,所謂精神上的充實遠比物質享受要重要的多。你認為他很窮,他卻覺得自己精神上很富足,一點也不窮。

(印度窮人)

在這種宗教洗腦下,印度人既不認為自己物質上的貧窮有什麼了不起,也不認為貧窮是由富人造成的。這一切都是神靈的安排,而他們能做的,唯有遵守教義,贏得來生。

這就跟伊斯蘭教中的女性一樣,雖然在我們外人看來,穆斯林女性的地位低得可怕,但他們自己卻覺得這理所應當,因此,他們幾乎對男權毫無反抗,反之,在女權最為強大的歐美,婦女對於男權的不滿反而最為強烈,這再一次證明了革命的動因是觀念上的叛逆,如果一國人民在思想上被統治者成功閹割,那麼即使他們面臨的刀山火海,他們依然會義無反顧的接受,這就是政治最黑暗的地方。


埃爾文的理想鄉

首先,宗教信仰對每一個印度人的影響巨大,幾乎左右了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意味著什麼?印度許多人很窮,但印度多數宗教講的是宿命,也就是對自己窮或者社會地位不高歸於自己的前世“做得不好”,所以這輩子來這個世界理所當然“受苦、受難、受窮”。

既然是前世定數,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好不滿、好反抗的了。因為宗教告訴他們,只要這輩子熬過去了,做好了,受夠苦了,下輩子就一定過得好!於是,大多數印度窮人都是靠著對未來的期待生挺著過日子!這樣一來,這些窮人也就沒有覺得什麼不好,也就沒有武裝革命的動力了。

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全國有各種神6萬多個,所以不論你是何種社會階層,都會找到相應的神和信仰來安慰自己,不會讓自己的精神無處可去。當然,更重要的是,當宗教與信仰左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他們很少有機會接納新思想與革命的宣傳。此外,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成為各階層都能接納的基礎,這些低種姓的人早已經按受了“生來就是低人一等”的現實,並且很安於現狀。

其次,印度是一個沒有統一起來的國家,也沒有事實意義上的現代國家意識。

印度雖然現在號稱有中央政府,有聯邦政治制度,但事實上印度卻是一個由無數個城邦組成的國家,並沒有統一的國家意識和國民心態,因此,數量龐大的窮人分散到不同的城邦內,很難串通與統一。因此,儘管印度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多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和成員,但這些反政府武裝分散在全國各地,特別是西北七邦內而無法形成合力,更不可能發生全國性的革命事件。

當然,由於印度中央政府也不認真去清剿這些反政府武裝,所以形成了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相安無事的奇特局面。一如印度宣傳自己的旅遊口號那樣“不可思議的國家”,印度的這一現象也是真的“非常不可思議”。

第三,印度民眾受教育程度低,統一思想傳播的途徑非常有限。

比如說印度迄今為止仍擁有世界上最多不通電、不通通訊的村莊,這意味著印度的社會精英階層和統治階層可以輕鬆控制有限的傳播渠道。舉個例子,印度文盲多,而文盲最容易接受的傳播方式是電視,那麼只要精準安排電視播放的內容就很容易控制和左右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更容易安於現狀。

在與印度學者交流的時候,尼赫魯大學的一位中國問題專家很坦率地說,“我們在電視上講什麼,許多民眾就相信什麼,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渠道來接納外界的信息”。當然電視的普及率其實也是個大問題,對很多真正貧窮的印度人來說,電視機仍是一件奢侈品。

第四,貧富相安無事是印度很普遍的一個奇特現象。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採訪的時候,我們舉目四望隨處可見窮人所安的“家”,而且選址非常奇妙。舉個例子,在新德里一個超級富人家的外牆外,就駐紮著幾十戶窮人,並且在他家邊上安營紮寨,但富人並不驅趕他們走。這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為印度文化中有施捨的傳統,所以這些窮人不時能從富人那裡獲得一些殘羹剩飯,雙方竟然也形成一種微妙的共生關係。


陳一諾

“印度窮人很多,為什麼沒有起來武裝鬧革命?”——這個問題我可能是國內最有資格回答的人之一,不過這個問題也讓我很哭笑不得,因為印度不是沒有反政府武裝,而是全世界反政府武裝絕對人數最多的國家,只不過反政府武裝人數佔總人口比例遠遠不如巴基斯坦而已。在印度的反政府武裝中,又以“起來鬧革命”的左派武裝戰鬥力最強,以至於被印度統治階層視為國內安全最大威脅

實際上,就在今年313日,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CRPF,相當於中國武警)第

212營在切蒂斯格爾邦蘇克馬區一處森林中巡邏時遇襲,一輛防地雷車被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炸燬,造成9名士兵死亡,另有10人受傷,其中4人重傷。此前6個月,納薩爾武裝的一次襲擊擊斃了25名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士兵。去年3月,12名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官兵在蘇克馬區遭遇伏擊死亡;……

我第一篇關於印度的論文是發表於2000年第9期《國際貿易》雜誌的論文《勵精圖強——印度外向型軟件業的成功和啟示》,至今發表的關於印度經濟社會分析、評論的文章大概兩百篇左右,2010年在《香港傳真》刊發五六萬字論文《低烈度內戰及其貧困和社會矛盾根源——政府軍兵敗揭破印度軟肋》,在圈內反響較大,就是專門寫印度左派革命武裝問題的;2015年在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專著《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是從印度反政府武裝、特別是左派革命武裝問題切入全面剖析印度問題的。在這裡,我簡要介紹一下印度的左派革命武裝:





印度存在眾多革命武裝,早的存在了半個世紀以上,其中最活躍的是印共(毛)武裝,又稱“納薩爾派(

Naxalites)”,起源於1966年,具體人數不詳,數年前一般認為該組織武裝人員約2.5萬人,村一級外圍成員5萬人,擁有的武器超過2萬件,大多是步槍、衝鋒槍和火箭彈,是印度最大反政府武裝組織。2010年前後是該組織活躍的高峰時期,當時他們活動於印度28個邦中的17個,在印度全國604個行政區中有223
個區存在該組織勢力,在165個地區影響較大,其中又以在北起印度-尼泊爾、南至安得拉邦南部山區一線勢力最為強大,活動最為頻繁,號稱“紅色走廊”,領土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人口1.8億,約佔印度人口1/6。這樣的規模在中國好比反政府武裝根據地從陝西、甘肅、四川蔓延至河南、湖北、安徽,直到山東和蘇北沿海。到201111月下旬,印共(毛)活躍區已蔓延到
22個邦。在其控制區,該組織建立了稅收、司法、學校等行政機構乃至書刊出版發行部門,儼然是個五臟俱全的國中之國。而且,根據有關報道,印共(毛)已經建立一個“金色走廊委員會”,負責在主要工業中心、特別是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基地。



按印度內政部數據,不考慮內地恐怖組織襲擊,20012012年間,印控克什米爾、東北兩地區和左派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警衝突/戰鬥次數多年保持在四千場上下,多的年份突破六千場;在戰鬥衝突中死亡人數最高年份超過四千人。在各類反政府武裝中,左派武裝韌性較強,2003年以來每年戰鬥次數基本上都在1500場以上,多的年份超過

2200場,而且其中主動攻擊的戰鬥每年至少數百場。

納薩爾派武裝有的戰鬥非常令人感慨。我在《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一書中記載了一位女游擊隊員拉尼塔的故事,根據讀者反饋,很多人感覺她堪比花木蘭、紅色娘子軍。2011820日,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加德奇羅利縣(Gadchiroli)馬卡德久哈村戰鬥中,拉尼塔單槍匹馬阻擊250名政府軍武警部隊6

小時之久,對手中很多還是政府軍精銳部隊突擊隊員。她擊斃、打傷突擊隊員各兩名,而且並無堅固陣地可以憑據,藏身之處不過是僅有5座茅草屋的村莊,以及屋後玉米地。被手榴彈炸斷一條腿之後,拉尼塔仍然繼續戰鬥直至陣亡,其英勇無畏與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



前幾年,在印度國防軍野戰部隊參與鎮壓之後,納薩爾派武裝遭受了一些挫折,控制區顯著縮小;但從進來的情況看,該組織似乎度過了最困難時期,影響力開始回升。

補充提一句,讀者如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參考閱讀我430日寫的問答“印度為什麼不剿滅國內的反政府武裝?”;仍然感覺意猶未盡的話,歡迎閱讀《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全書。


梅新育

世俗化的中國人在兩千多年發明了一個振聾發聵的政治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神論的西方人由於宗教的精神控制,民族精英們更傾向於掙脫束縛:不自由,毋寧死。在印度,則由於有神的精神寄託,人們對貧窮的現狀的態度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現代印度的國父——聖雄甘地,他領導的革命非常有特點,我們簡稱“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就這樣靜坐示威,然後就獲得了獨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也不應該這麼輕鬆吧?然而作為一個聖人,甘地在道德上無可指摘,他像是中國的老子和孔子思想的融合,一方面他希望小國寡民,不依賴英國人的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各種日常用品。比如甘地就曾號召國民自己織布;在另一個面,甘地又像一個道德完人一樣,禁慾、對苦難和貧窮、苦行僧式的讚美和熱愛。

(印度哲學家:甘地)

每一個反對甘地的人,都不得不贊同甘地的道德是完美的。每一個贊同甘地的人又不得不認為甘地的理想是行不通的。甘地和尼赫魯在與英國人在爭取印度的獨立地位時,一直避免直接的、大規模的衝突,而是通過這種不合作的形式,來讓英國人的虛偽和偽善公之於眾。由於英國女王是印度皇帝,已經立法承諾過英國作為殖民統治者,應當為印度人民爭奪自由與福利。甘地的行為無疑讓英國人在政治制度和法律層面上都備受道德譴責,最終不得不以承認印度獨立告終。


印共(毛):捲土重來未可知

甘地為什麼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民族主義的革命戰爭呢?

這是因為印度的精英們長期在西方留學,也看不慣對於古印度宗教的陋習,對歐洲的文明開化推崇備至。如果在印度發動底層農民起義,不可避免要帶有宗教主義。宗教主義,加上民族主義,就很容易形成民粹主義,盲目排外,目空一切,如庚子年間的“拳亂”。如果革命後的印度是這樣的,印度的獨立還有必要嗎?這是印度的精英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所以他們選擇了更為和平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不是印共的暴力革命。

(印共遊擊隊)

沒有了民族精英的引導下的印度底層人們,不可能具備革命與反抗的意識。印度是一個農業國,而農民在所有的階級中,革命的意識是最薄弱的。此外,印度還是一個宗教性質的國家,全國有眾多的神祗可以崇拜,在實際上是異常分散的聯邦國家,底層民眾完全不具備能力自發組織起來反抗。直到今天,他們還是那副“知天命”的樣子,印度的P民們,關注各種宗教之間的分歧,更甚於他們的貧窮。

沒有解決印度的宗教問題,即使如中國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宗教懷疑態度,印度P民的集體反抗就不會出現,因為在遙遠的神秘主義的精神領域,永遠敞開著一扇為自私與懦弱者敞開的大門。

(不瘋魔不成活的印度宗教)

印共當年在與國大黨爭奪印度革命領導權的過程中失利的原因在於,印共堅持在一個農業大國裡發動工人階級去暴力奪權,對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革命需求無動於衷,對印度底層農民的反抗意識和覺悟表現的漠不關心,因此這些暴力活動無一例外都遭到了鎮壓,陷於失敗的境地。後來印共(毛)發現了這樣的弊端,開始走入印度農村,開啟民智,農村包圍城市,利用農民階級對貧窮的反思引導他們起來革命,形勢逐漸好轉,在印度的很多個行政區,印共(毛)的勢力如火如荼,印度的軍警也經常與之發生小規模的戰鬥。

宗教:開啟民智最大的障礙

印度因為宗教的原因,其實直到現在也沒有進入到現代國家,社會底層還處於一種茫然的、無序的狀態,這是印度的獨立沒有充分發動農民革命,沒有把政治獨立、民族解放、思想啟蒙放在一個鬥爭目標裡,因此,現階段的印度,只是實現了政治獨立,其民族解放(種姓制度)、思想啟蒙(開啟民智)的歷程還很遙遠。


而知而行

印度第二個原因,就是歷史上屢次被征服,不同種族征服,各個種族都想辦法讓印度人不反抗,各種思想都一樣,就是服從和不反抗。這樣的話,印度人就習慣被征服,而不習慣被尊敬,被同等對待。印度人同樣也不會同等等待別人。印度人越多,發展越困難。直到多的工業社會也負擔不起的時候,面臨著連每天一個麵包的時候,印度人會搶,但是不會武裝革命。看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知道了!和張學良的挺著死一樣的邏輯思維!

張學良也好,印度人也好,都不是上進的人,都指望不上的人,都思維有問題的人。那個國家這樣的人多,毫無疑問,前進的阻力極大。

最後,中國思想家一直在追求平等之類的,而印度人從來都認為世界是不平等的,有階級的,應該逆來順受。加上那個地區熱帶,物質宜成熟,豐富,正好也都認同外來種族的思想。印度人給自己看的很高,其實國際上沒有那個國家看得上印度,一旦戰爭開始,印度可以被多個國家虐待,看看巴基斯坦吧!比巴基斯坦經濟和軍事都強的國家很多,印度連巴基斯坦都搞不定,它能強到哪裡去?

印度的經濟,軍事和政治都不行,民族也不行,即使這些都行,還要多少年努力才有可能崛起,目前幾十年上百年內不用過於操心印度,不需要肢解它,它自己內部會出問題。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民以食為天,一般來說,人類不到快餓死的時候,不會武裝革命。但是印度這個奇葩,就是快餓死了的時候,也不一定會去武裝革命。另外,印度那麼多人,有幾個人懂什麼是革命?


楊青霖

這其實和歷史原因是有一定關係的,自古印度的等級制度嚴格,並且宗教信仰氛圍濃重。

對於印度的窮人,大多數都來自於制度的最低層,反抗一般都挺難的,尤其是民心不團結,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而當政者也很聰明,利用宗教來牽制窮苦人民的思想,所以,好多底層社會的人,都會認為這輩子窮,是因為上輩子做壞事導致的,所以,為了下輩子過上好的生活,印度社會上的底層窮人都去信教了,而神父和政府勾結,賺到的供奉選擇平分。就這樣,印度政府很好的化解了矛盾,獲得了更牢固的統治地位。

在印度也有人組織過遊行,但遊行並不同於武裝鬧革命。印度軍隊也很強大,並且警察對待窮人也比較嚴厲,在印度,警察見人做錯事,都是用棍子去毆打,至於文明執法,印度警察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所以長期的壓迫剝削讓窮人更害怕,只要很本分的活著,才能獲得最終的生存。要不然在印度社會體制下,鬧革命將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一是不敢,二是確實有困難,軍隊勢力強大,窮人並不團結,鬧革命只能是去送死。


鳳凰涅槃宋晨聲

首先,印度的種姓制度使人非常容易安於現狀,逆來順受。中國人認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印度真的是“王侯將相必有種”的。如果你沒生在能夠作為統治階級的高種姓,那證明你就是沒有這個命——你上輩子沒做好事,每創造好的業(karma),所以這輩子淪落去當吠舍、首陀羅、賤民。既然是由前生的夜裡決定的,就算反抗也不濟於事,不如默默忍受,將惡業消掉,來世才有可能轉生到一個更高的種姓去。

其次,印度人是個戰鬥力和攻擊性不怎麼強的民族。暴力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印度本土的所有宗教,不管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崇尚“非暴力”。不論出於任何理由殺人,都必然會導致惡果。這點和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不同。所有的一神教都很強調聖戰,講究排他性,整部聖經都充滿了戰火硝煙。我猜測很有可能是以色利地區地理環境比較乾旱,自然資源太少,所以人們就必須靠暴力去爭搶。而印度作為一個熱帶、亞熱帶國家,花草樹木甚多,哪怕住在森林裡去都餓不死——印度經典裡面經常講苦行者要住到森林裡,吃根、莖、花、果。再加上天氣炎熱,動都不想動,自然就沒那麼強的攻擊性了。

革命鬧不起來。但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印度人挺喜歡罷工和遊行的。Auto(三蹦子)司機基本上可算是社會最底層的群體。2013年由於要求漲工資,全德里的三蹦子罷工了兩天,搞的我們學都沒法上了。這大概就是甘地說的“非暴力”與“不合作”吧。


味論天竺

印度窮人不少,但是從來不會餓死人!由於印度的氣候優勢,你不得不去驚歎人比人氣死人。由於處於熱帶地區,又是雨潤豐厚之地,印度的地方隨便扔個種子都能活,而且一年三季。整個印度立國史上,從來就沒鬧過饑荒。所謂的窮人沒有到生活不下去也不會起來鬧革命的。

其次,印度是一個部落聯邦,印度有很多部落是處於原始的部落狀態,他們有很大的自治權,也就有很大的背鍋權。如果百姓鬧革命,那麼推翻的只是當地的部落首領,也跟整個高層政府無關。這也是印度政權穩定但窮人很多的雙向原因。

最後,宗教的問題!由於印度的宗教信仰很濃厚。這些各教的教主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一般不會反對政權統治者,而他們又能夠在政權統治者與底層百姓之間做溝通。


優己

印度窮人很多,為什麼沒有武裝起來鬧革命?
窮困的印度民眾

打土豪分田地,武裝革命是我們印象中窮人階層反抗壓迫的手段,試看歷朝歷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這一個“鐵律”似乎到了印度這兒就不靈了。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即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整個社會卻並沒有發生大的革命呢?

小兵覺得,主要是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宗教信仰的因素。印度人安於貧賤的原因出在“腦袋”上,而不是身體上。縱觀印度的形形色色的宗教,無論是印度教還是印度佛教亦或是各邦的宗教,大多數都教育信眾要知足常樂,安於現狀。人生的富貴或者貧賤,順利或者坎坷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人力所不能改,人所能做的就是聽從命運的安排,知足常樂。最明顯的證明就是印度迄今仍然存在“種姓制度”這一種與現代民主和科學思想背道而馳的社會制度。這樣的宗教思想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已經在民眾心中紮根,要是有質疑的念頭,那就是對教規的大不敬,是不被教規所容許的。
臭名昭著的印度種姓制度



其二,民眾素質不高。受限於國土面積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印度很多地區特別是大城市以外的地區的教育水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可否認,印度的一些高校確實培養出了很優秀的人才,就像令所有印度人自豪的印度理工大學,號稱“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為印度培養出了很多的優秀理工科人才,當前硅谷很多大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裔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這些人才學成之後並沒有能真正留在印度本土,而是被歐美髮達國家挖去,等於是消耗印度有限的教育資源為發達國家培養人才。
沒有錢上學的印度適齡兒童


其三,印度缺乏大一統的基礎,小規模的抗爭無法成為燎原之勢。即使是現在,某種程度上印度各邦之間還是各自為政。印度社會諸多的矛盾難免還是會引起爭端,比如臭名昭著的強姦事件,種姓制度,搶婚習俗等,特別是種姓制度,社會中不乏有主張廢除之聲,但卻沒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沒有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因此難以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強大力量。


兵者詭道也

今日不比過去了,人們那個大刀那個木棍就能鬧革命的年代不可能在發生了。

首先你都已經說了印度窮人很多,既然都是窮人那去哪裡弄武裝?武器什麼哪裡有錢買?組織幾千人一個個拿著菜刀板磚然後鬧革命?政府排上幾個士兵就能輕鬆剿滅了。

首先武器有多貴我簡單來說一下吧,一顆炮彈!記住是一顆炮彈!正常售價大約1萬RMB左右。但是從商人手中買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現在的戰爭拼的不是人數而是你的火力有多麼強大,估計讓這些人打上1天的仗,就夠這些人吃半年的了。

而且戰爭是殘酷的,誰願意打仗?打仗誰能保證沒有傷亡?印度雖然窮人多,但是大多數還是能活著的,等到了”人吃人“,人徹底活不下去的時候人們才會革命。要知道奴役這個意識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根深蒂固的。

人類和任何生物一樣都有基因記憶的傳承,比如你遇到蛇了即使沒被咬過也知道它危險為什麼?因為基因記憶,你的祖先被咬過他的基因記住瞭然後傳給下一代,下一代也許也被咬了他的基因記憶會更加牢固的傳給他的下一代。幾千年了人們早被奴役慣了。鬧革命哪有那麼簡單?你以為新中國的成立光是犧牲這麼簡單嗎?要讓人們有反抗的意識那才是最難的一步!沒有反抗意識任何革命都不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