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選擇結婚對象,是會選擇自己愛的人,還是選愛自己的人?

小也mikeyo

結不了婚的日本男人

日本的終生不婚率正在逐漸升高,特別是男性。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難結婚,日本男性如此沒有魅力麼?

如何才是日本女性的要求標準呢,大部分的普通女性認為男生至少需要有著穩定的工作職位,譬如說公司職員,或者是政府工作人員,收入要達到30w人民幣左右。我們知道之前的問答中說道日本200w日元以下的年收入是貧困者。因此達到差不多30w人民幣收入是日本女性比較滿意的基礎。因此,無法結婚的所有的矛頭指向了經濟狀況。

很多女生表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舉動,因為自己的收入大概是200萬日元左右的年薪,如果找一個相同低收入的男朋友,是很難過日子的,那麼寧願不結婚。


旅日

這是個比較有智慧的婚姻話題,我嘗試回答下吧。

首先,如果智慧選擇結婚對象,一定是要選愛自己的人。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嘛。誰都不是完人,但在愛你的人眼裡,缺點也不算事兒,甚至被視為長處。但對方如果沒有深深地愛,日子久了,看得都是缺點,甚至雞蛋挑骨頭。被愛是幸福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次,經過我多年觀察,一個家庭的幸福和諧,其實必定是會有一方高姿態,多付出;如果你找個高冷的美人或帥哥,基本你就是甘願無私奉獻的一方,這就是愛情的力量。第三,婚姻千萬要謹慎加謹慎,馬虎不得。不能因為年齡大了或父母催婚等原因,隨便抓個人就談婚論嫁,那樣是害人害己。

最後說一下問題答案吧,據我瞭解,日本年輕人比較精明,他們結婚找對象,多數首選是愛自己的人;當然也有少數是首選自己愛的人。


老徐幫助

首先,這就不算是一個問題。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喜歡自己的人,但自己其實沒那麼喜歡對方,然後自己以為時間久了會喜歡對方,是不存在(個人觀點),在一起只有虧欠感。我可能比較固執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因為,如果一開始就不喜歡的話,我想以後也不會喜歡,因為我連相處的慾望都沒有又怎麼會往下發展?我是一個注重自我感覺的人,愛上就會全心全意付出,就算最後我們沒有在一起也不會有遺憾。


個人親身經歷,我10年去日本做交換生的時候喜歡上我的男同學,他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可以說是我追的他吧,我初到日本人生地不熟,他每天都會教我各種知識,也不會覺得我煩,我到日本的第一天接機的就是他。那時候第一眼看見他就對他有好感,後來相處下來越發的喜歡他,我們就在我的告白下稀裡糊塗的在一起了。本來順利的話我們可以戀愛到結婚,可能因為國家文化差異和性格上的種種不合,我們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最後,分道揚鑣。但是,我自己不肯死心一直想要挽回我們的感情,後來也沒有留住他,為此我消沉了好長一段時間。


再後來,我回國了。我曾經試過,努力過,去接受愛我的人。可是到後來,根本無法相處!因為對方愛你,願意為你付出,你自然而然從心底裡就不太能夠接納他,甚至感覺他地位比你低,而且三觀根本不合!如果真的要共處一生的話,還是會選擇我愛的,以及三觀合的人在一起!否則,你婚前不愛他,你婚後也不會多愛他(個人觀點)。不管要嘗試多少次,我都會選擇自己愛的。


加拿大家園

我們中國人是人,雖然日本人在侵略戰爭中被我們痛恨的稱之為"鬼子",但是也是人,只是信仰不同語言不同,不是另類。他們也一樣會談情說愛,成家立業。選擇結婚對象,是一個人的終身大事,能選擇自己愛的人,當然兩全其美。因為家族和門戶的偏見,日本年輕人的婚姻觀多少會受到影響,可能兩個相愛的人最後還是空歡喜一場,被迫的接受長輩們的指定。其中,日本的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因素,從小薰陶,所以,日本年輕人選擇結婚對象,有的能選擇自己愛的人,有的則不能。總之這點是一樣的,那麼多那麼多的年輕人,因人而異,不是一場電影,曲終人散。


張文傑85

個人覺得,選擇一個愛自己的人往往比選擇自己別的人幸福幾率更高,選擇自己別的人,自己本身就處在一個被動狀態下,自己所做的也都是大部分為了取悅於人,無論自己內心願意與否,那麼這種情況下,幸福感是由他人給予的,而愛自己的人,恰恰相反,他會對你百般包容,討好,那麼幸福感也就更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