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与救赎:《幕后玩家》的游戏隐喻|名家

沉沦与救赎:《幕后玩家》的游戏隐喻|名家

|杨乘虎

“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改变你人生的整个方向。”A和B的选项,却勾连着金钱与名誉、背叛与杀戮、爱情与死亡,如果是你,该如何抉择?

新近上映的国产影片《幕后玩家》让观众跟随着主人翁一次又一次令人揪心的两难抉择而加速心跳。

作为一部金融犯罪题材的悬疑片,“幕后玩家”恰如其名,强隐喻,重悬疑,玩智商,将一场死亡游戏式复仇绑架案件演绎得惊心动魄,将笼罩全片的强烈悬念感呈现得跌宕起伏,成为2018年“五一”档期中的抢眼之作。

金钱游戏的人生罪罚隐喻

年度财经人物钟小年身家数十亿,手腕高明,在金融市场中叱咤风云。不料酒宿醉醒来,却在家中遭遇离奇绑架,身陷囚笼,被逼在“幕后玩家”的神秘操纵与强硬指令下,完成对应现实的两难选择题。每一次的选择,不仅将其通过暗箱操作获得巨额财富的不法行径与同伙曝光于众,而且也令妻子魏思蒙置身险境。经历了“围困——脱困”的几轮较量,钟小年在声名利欲与爱人真情之间,选择了以己之命换取爱人生存,以此救赎利欲熏心的堕落灵魂。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人生隐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影片开门见山,通过古代御医弄臣借“臭虫”医病,假公营私的寓言故事为故事立意,人性对金钱贪婪欲求,既确立故事的立意指向,也规定了人物难逃罪与罚的人生命运,相应衍生出险境、陷阱与囚笼这一系列的空间设定与情节设计。

有意味的是,钟小年被囚困的卧室,是其个人最为隐私所在,也是他一手豪取抢夺他人财富所构筑的黄金屋。虽然被复仇者移花接木设置在在荒山野岭的腹地,但是此处的画地为牢,恰恰隐喻了囚困钟小年的不仅仅是现实的囚笼,也是他贪婪人性造就的困境。在一次次的几近死亡的两难选择中,他的抉择让身边各色人物的内心、命运与危局一一应验和衍发。

为了脱身,钟小年不得不就范,进行着自毁式的人生救赎,如同断钳之虾蟹,断尾之壁虎;为了自救,钟小年不得不想方设法借力逃脱,追寻谁是幕后玩家,如同螳螂与黄雀。复仇的绑匪是现实的幕后玩家,而钟小年何尝不是当年的幕后玩家?彼此互设圈套,互相追逐真相,颇为机巧的情节设计确实意涵深刻。

故事对“囚禁”、“选择”、“爱情”、“背叛”、“救赎”等精神层面的隐喻设计,赋予了影片浓厚的劝世意味,引导观众进行哲思层面的思索与追问: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追求美好生活如何规避金钱与利益的侵染与腐蚀,如何不忘初心,始终保有对美好情感的初心与向往?在复仇绑架的死亡游戏故事中,在罪与罚的人生隐喻里所展现的精神拷问,影片表达了富有时代意义的价值判断。

智商情商兼济的烧脑剧情

《幕后玩家》将一场场不仁的商业游戏和一起不法的绑架案件放置于令人脑洞大开的故事情节之中,将精妙的金融手段、烧脑的绑架设计穿插在影片的主线叙事之中,让人目不暇接又释然称快。

一方面,无论是钟小年在野外“牢笼”中的各种应对与逃生技能,反侦察的机敏警觉,顺藤摸瓜式的寻迹对手;还是与妻子心有灵犀,通力合作“唱双簧”、反击对手时的机智与谋略等,都构成了高密度、紧节奏的“烧脑”剧情,有效调动了当下新生代影迷观众的口味。解不开的悬念、猜不透的剧情、紧张的节奏、惊奇的反转,吊足了观众胃口,也尽情发挥了悬疑片的“撩人”特色。

高智商犯罪、高智商对抗,影片对故事的题材、人物予以智商化呈现,展示了故事讲述者自身的智慧与创意。影片所引发的观影乐趣,也预示着令影迷观众们吐槽的“脑残式”喜剧悬疑片,正在向着强隐喻,重悬疑,巧创意的“烧脑式”剧情悬疑片进化。

另一方面,影片紧密缝制智商之战的故事主线,也未放弃对情商副线的展现与赞颂。影片固然展示了以钟小年、唐万元为代表的不良商贾在商业经营上的丑陋嘴脸与卑劣行径,可钟小年对妻子魏思蒙的爱情却始终在场,并深刻推动和影响了剧情的发展。

妻子当年为了和钟小年一起上同一所大学而高分就低校,在生死命运的抉择关头宁肯选择牺牲自我,避免陷丈夫于危险之境;而钟小年始终不忘竞拍而得的昂贵钻戒,在生死抉择时同样选择了毁灭自己而保全怀有身孕的妻子。

这种颇具中国式的情感表达融汇进了影片的主题之中,爱情的力量升华为拯救人性沉沦的重要精神源泉,自始至终是钟小年完成自我救赎的核心动力。当然,对情感的赞颂并不能遮盖和掩饰剧中人物在法律和道德层面的短板与罪恶,但是影片向情感的精神力量表达的致敬,也足以说明影片对人的纯真情感世界的倡导与呼唤。与其说影片结局是钟小年醒悟于现实,不如说他重新发现并找回了爱的初心,以爱情之真映证救赎之实。

悬疑类型电影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国产电影在犯罪悬疑片类型创新上多有探索,如《唐人街探案》系列、《心理罪》系列等。青春偶像、流量明星、国际情境......,多种类型元素的叠加,让犯罪悬疑片的可视性极大增强,市场响应度颇为积极。

但是,相当体量的犯罪悬疑片,过度强调犯罪变态的主题灰度、过度追求视觉刺激的血腥场景,严重抑制了影片社会价值的生成。虽然悬疑片的悬疑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过度倚重只会让形式大于内容而陷入故事塌陷与价值离散。如何调试“犯罪”的感官与“悬疑”的理智,是犯罪悬疑类型片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一点,《幕后玩家》处理的较有分寸。

影片借助电视益智游戏节目的形式设计,将游戏式的两难选择答题植入惊悚悬疑的绑架剧情之中,多种空间并置,让悬疑感可视化,悬疑色彩更加浓重而有趣。高智商的人物对决,简单又扑朔的剧情,让观众们对主角光环有了更为高层次的认知与期待视野,烧脑的剧情推进和一次次的任务设置,连续拔高观众们的审美期待。始终不在场的绑架者与始终在场的操纵感,拜金逐利的明线推动与初心真情的暗线涌动等等,这些在故事构思与样态创意方面的巧妙设计,让影片较好地展示了悬疑片类型电影的戏剧张力与惊悚审美色彩。

总而言之,《幕后玩家》秉以“跨界”、“混搭”的思维创新,凭借着娴熟的生产工艺,探索了悬疑类型片的一种新可能。在中国电影不断深耕精细类型,锻造多元风格的新时代,价值立意、故事创意与形式创新对于国产电影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关键。放眼全球,犯罪悬疑片在屡有佳作推出,但是,由于题材本身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中国式的悬疑类型片必须切实考量中国国情,更加积极地将中国智慧、中国情感、中国文化的内涵注入故事的创意表达中,培育观众健康的观影心态。相比于其他类型,无论从叙事逻辑、剧情设置,还是细节打造等方面,悬疑片更需要有足够沉稳和精细的“工匠精神”来支撑和引领。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沉沦与救赎:《幕后玩家》的游戏隐喻|名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