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標品牌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7)》(摘編)在此,拿走不謝!

《中国商标品牌战略年度发展报告(2017)》(摘编)在此,拿走不谢!

2017年商標工作概況

(一)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縱深推進。

拓展申請渠道,為申請人提供更大便利。截至2017年底,已在全國批准設立了地方商標受理窗口120個、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申請受理點49個,覆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商標網上申請業務擴大至23項,商標業務規費降低50%,有效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

簡化申請手續,優化工作流程。簡化國內國際商標註冊申請手續,公佈可接受商品項目名稱及商標形式審查標準,優化工作流程,國內商標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6個月縮短到3個月以內。改進商標註冊證發文方式和內容版式,向商標註冊申請人直接寄發商標註冊證。完善異議審查和管理機制,出臺審限管理規定,異議工作效能有效提升。

改革審查體制機制,提升審查效率。理順京外商標審查協作中心關係,加快建設進度,上海、重慶商標審查協作中心掛牌運行。加強對各審協中心的業務指導和質量管理,提前實現了將商標註冊審查週期從法定9個月縮短到8個月的目標。

推進商標註冊全程電子化,改善用戶體驗。商標註冊網上申請、網上查詢、網上公告、網上繳費全面實現。新版商標網上查詢系統高效便捷,商標數據庫已向全系統開放。商標審查審限管理功能模塊成功運行,圖形檢索智能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商標檔案電子化改革順利推進,電子發文實現當日生成當日送達,有效緩解了紙質文件打印和寄發壓力。

2017年,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量為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2%,網上申請489.7萬件,佔申請總量的85%。與此同時,我國企業商標品牌價值不斷增長,品牌引領經濟發展作用更加凸顯。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品牌價值提升最快的國家,據有關品牌評價機構統計,過去12年中國品牌價值增長了937%,已經佔全球品牌百強總價值的11%。

(二)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3.01萬件,涉案金額3.65億元,罰沒金額4.7億元。

多管齊下,遏制惡意註冊成效顯著。面對商標惡意註冊行為日趨規模化、專業化的新趨勢,推進關口前移,在審查、異議環節,對認定具有明顯主觀惡意的商標申請,採取提前審查、併案集中審查和從嚴適用法律等措施,堅決遏制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惡意註冊行為。

協調聯動,凝聚商標行政執法合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兩法銜接,加強對地方商標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強化對重點案件辦理的組織協調,推動商標監管執法跨部門、跨區域協作。

加強監管,規範代理市場秩序。發佈商標局備案的商標代理機構名單,實現商標代理機構備案及變更的電子化。

商標申請與註冊

(一)我國商標申請總量繼續引領世界趨勢。截至2017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累計註冊量1730.1萬件,有效註冊商標量1492萬件,連續16年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起我國開始超越美國,成為商標申請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商標申請量的發展日益反映著世界申請趨勢,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和品牌方面的引領者。商標申請量增速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與我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趨勢不符。

(二)我國服務類商標申請量排名第一。2017年,從申請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看,申請量最大的前5個類別依次為第35類(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等)62.6萬件、第25類(服裝;鞋;帽)53.8萬件、第9類(儀器;計算機;存儲媒介)33.4萬件、第30類(咖啡,茶;米;麵粉和穀類製品等)33.2萬件、第43類(提供食物和飲料服務;臨時住宿)25.9萬件。

(三)商標申請量集中的類別基本與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及創新驅動的特點吻合。

(四)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量地區分佈不均。國內註冊申請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省(109.5萬件)、浙江省(54.7萬件)、北京市(49萬件)、江蘇省(35.3萬件)、上海市(34.4萬件)。這5個省(市)的申請量之和超過國內總申請量的一半,達51.07%。

(五)市場主體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穩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我國市場主體總數為9814.8萬戶,有效商標註冊量是1492.0萬件,我國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從2011年的1074件增長到當前的1520件,增幅為41.5%,目前,我國平均每6.7個市場主體擁有一件有效商標。

(六)我國商標品牌影響力快速上升,但距離品牌大國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2017年度(第十四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中國入選的品牌有37個,是2004年的37倍,2009年的2倍多,2013年的1.5倍。

(七)我國商標品牌引領經濟發展作用日益突出,商標品牌運用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

(一)我國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總體情況。

截至2017年12月底,商標局共核准註冊3906件地理標誌商標,是2007年底(301件)的12.9倍。

(二)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分類情況。

在已核准註冊的3906件地理標誌商標中,水果(830件)數量最多,佔21%,蔬菜(668件)佔17%,家禽牲畜(568件)佔15%,糧油(470件)佔12%,水產品(346件)佔9%,茶(315件)佔8%,中藥材(208件)佔5%,工藝品(149件)佔4%,其他(352件)佔9%。

(三)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各省區及地市情況。

全國34個省級區域的地理標誌平均數為112.2件,在平均數以上的省區有11個,這11個省區擁有地理標誌商標的數量佔全國總量的70.97%。地理標誌商標最多的前5個省分別為:山東省(584件)、福建省(350件)、湖北省(348件)、江蘇省(264件)、四川省(244件),這5省地理標誌商標數量佔全國的45.83%。

(四)我國地理標誌商標區域分佈情況。

我國地理標誌區域分佈不均衡,其中華東地區數量最多,佔41.99%。西部地區地理標誌商標占全國的註冊量的28.02%。數據顯示,運用地理標誌精準扶貧需向西部傾斜,加強西部地理標誌精準扶貧經驗推廣,加大對西部地區地理標誌商標工作的指導力度。

(五)外國在華地理標誌商標註冊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共核准國外申請人提交的地理標誌商標申請91件,佔全國已註冊地理標誌商標總量的2.3%。排名前三的國家為:法國(38件)、意大利(20件)、美國(14件)。國外在華註冊地理標誌數量與其本國對地理標誌重視程度成正比。

(六)地理標誌商標註冊人情況。

截至2017年底,擁有地理標誌商標數量最多的是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36件),單一主體擁有地理標誌商標數量超過10件的還有淮安市淮陰區畜禽產業協會(34件)、洪澤縣洪澤湖農產品協會(22件)、金湖縣農副產品營銷協會(20件)、漣水縣農副產品營銷協會(20件)。

(七)地理標誌商標在服務“三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註冊與海外維權

(一)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量持續增長,但中國品牌國際化水平仍有待提高。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2017年,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4810件,同比增長59.6%,在馬德里聯盟中排名第三。這是我國年度申請量首次超過4000件,再創新高,排名首次進入前三。

(二)國內申請人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類別和指定國家、地區體現我國製造業出口趨勢。申請較多的類別是第9類(儀器;計算機;存儲媒介)、第7類(機器和機床;馬達引擎)和第25類(服裝;鞋;帽)等。申請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是美國、歐洲、日本和印度等。

(三)國外申請人馬德里領土延伸持續增長。國外申請人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申請量為2.6148萬件,連續13年位居馬德里聯盟第一位,累計有效註冊量25.2萬件。

(四)國外申請人馬德里領土延伸指定商品和服務類別體現世界產業發展趨勢。指定商品和服務類別的前三名分別是第9類(儀器;計算機;存儲媒介)、第35類(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等)、第42類(科學技術服務;工業分析與研究)。

商標行政執法

與2016年相比,2017年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商標違法案件工作呈現以下特點:

——查處案件數量有所下降,但懲處力度進一步加大。

——商標註冊人主動投訴案件比例有所增長。

——商標違法案件數與各省經濟指標高度正相關,東部沿海地區查處案件佔主要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