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今年以來曝光的一系列CPU硬件漏洞最終留下一地雞毛,以犧牲效能為代價換取安全,Intel的形象固然受損,而AMD也沒能獨善其身,一波又一波被曝光的漏洞當中,意外的受益者竟然是三星等內存製造商!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對於修復CPU漏洞所產生的副作用,除了大家普遍直到的CPU運算性能下降之外,還有一個隱含的影響:為了保護安全採取的修補措施會讓內存使用率增加10%-20%!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當前額外增加的內存需求主要來自微軟Edge以及谷歌Chrome瀏覽器,為了減少因惡意網頁通過瀏覽器竊取電腦中其他進程的數據(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密碼、登錄憑證等),未來瀏覽器將全面普及網站隔離,即每個頁面都將有獨立的線程與沙盒機制,網頁無法跨越訪問不屬於自己的數據。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這些預防惡意攻擊的特性已經在最新版本的瀏覽器當中默認開啟。原本內存佔用量就比較大的Chrome將需要更多的內存。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或許你會說改用Firefox不就好了?事實是為了保障安全,其他各類程序也會使用類似線程隔離的方式,並不是簡單棄用Chrome就能解決的。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面對CPU漏洞,前邊Intel和AMD忙著救火,後邊壟斷內存行業的三星躺著數錢。為了讓電腦持續流暢運行,除了加碼買當前高價坑爹的內存之外,存儲極客為大家提供幾個小技巧。首先是使用最新的Windows 10操作系統,Win 10具備內存壓縮功能,在最新版本中默認已經開啟,它可以將部分內存數據壓縮,實現更多數據存儲和降低對硬盤的訪問。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除了內存壓縮這種緩解措施之外,不買內存也能釜底抽薪的就是將系統盤升級到固態硬盤。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升級固態硬盤緩解內存荒的原理既簡單又古老,通過將內存不常用數據交換到固態硬盤上的虛擬內存文件中,電腦CPU可以獲得更大的“內存空間“,這個空間既包含了真正的物理內存地址,同時也包括位於固態硬盤中的虛擬內存文件。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以東芝TR200為例,當前一塊原廠3D固態硬盤僅需400元左右,同等價位僅能買到一條4GB容量的DDR4內存。固態硬盤的單位容量成本比內存低六倍。

內存不夠硬盤來湊,內存荒可用固態硬盤填補

雖然用固態硬盤彌補內存短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同時運行多個程序,並以個別程序使用為主的情況下(比如全屏玩遊戲),虛擬內存的使用效果跟直接增加內存條非常接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