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大家都在追求新機型高配置,存儲極客這次反其道而行之,討論下如何用軟件逆向體驗過去古董電腦運行現代系統和軟件的感覺。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很多超前的小夥伴已經不記得機械硬盤做系統盤是什麼感覺了,讓存儲極客來幫大家找回感覺:測試需要使用到支持HyperV的企業版Windows 10或對應的Windows Server 2016。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在虛擬機設置-IDE控制器(硬盤控制器)下可以找到“服務質量”選項,啟用服務質量管理可以主動限制虛擬機內操作系統對硬盤讀寫的IOPS。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這招兒效果立竿見影,歷史滄桑感油然而生,原本流暢無比的虛擬機會因IOPS受限一下子變回機械硬盤時代。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在使用性能上差距有多大?我們不看跑分看療效,PC Mark 10測試應用程序啟動速度:這是機械硬盤的水平: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再來看固態硬盤,東芝TR200在這裡展示“秒開”的含義:提速2到10倍不在話下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固態硬盤之所以快,持續讀寫速度的提高並不是主要功勞,即便是隻有SATA2.0接口的老電腦,在升級固態硬盤之後一樣能夠享受到隨機讀寫性能大爆發帶來的極速響應: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除了固態硬盤帶來的存儲技術革命之外,寬帶網絡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如何用當前100M光纖模擬出56K撥號上網的感覺?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HyperV虛擬機設置就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在網絡適配器帶寬管理中可以指定最小與最大帶寬。這裡可設置的最小值是0.1Mbps,相當於100Kbps,比56K貓還是快了一些……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接下來盡情回味當年下載進度條怎麼也拉不動的痛苦記憶吧。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百兆寬帶下用固態硬盤下載,耐久度能否吃的消?不少人都堅持在固態硬盤之外搭配一塊機械硬盤,不僅是為了解決容量需求,更是分擔對固態硬盤的耐久度疑慮。其實輕度電腦用戶的硬盤日寫入量僅有10GB左右,重度應用日寫入大約40GB/天。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以使用BiCS3閃存的東芝原廠TR200固態硬盤為例,3D閃存在提供更高容量的同時提升了耐久度與性能,最小容量的版本都擁有55GB/天的建議用量,大容量版本更是擁有219GB/天的保底寫入耐久。百兆寬帶雖然下載速度能達到10MB/s,但固態硬盤自身容量固定,並沒有機會反覆覆蓋全盤,所以擔心高速下載會用壞固態硬盤真的是多慮了。

逆思維:如何用現代電腦回味上世紀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