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位皇帝最享福?

zzzzzzkk

歷史上最享福的皇帝,莫過於乾隆爺了。

看其他回答,有的深入剖析了享福的社會意義,其實恰恰背離了本質。帝王的享福,一定是自己的快樂,並非天下如何。天下如何,也不是後世的評說,而是他當時眼中的天下。

老百姓享福的基本條件可以理解為“福祿壽”三個字。衣食無憂、有社會地位、沒病沒災,健康長壽。對於帝王來講,也大致如此,只是層次更高。


乾隆的享福指數:

1、二十五歲繼位。

雖然不是嫡出,但因受到祖父康熙、父親雍正的喜愛,且兄弟們競爭並不激烈,更談不到血腥。繼位年齡不大不小,正是成熟後的青春。

2、“富二代”。

爺爺康熙帝穩定了大清江山,父親雍正進行大刀闊斧改革,使得國庫充盈。有錢才好辦事。當時大清國力在世界上也是響噹噹的。

3、太后長壽但不幹政

乾隆親孃熹貴妃晉升為太后,老太太並不是干政的主,只是在後宮享清福。家有一老是一寶,又不對兒子的工作指手畫腳。

4、能臣的時代

乾隆並非只是喜歡和珅,和珅也並非不學無術的人,卻是理財的高手。而乾隆朝的文臣武將也並不缺乏。劉墉、紀曉嵐、福康安這些只是影視劇的長客,而傅恆、阿桂、劉統勳......才是真的核心大臣。


5、十全武功

乾隆晚年自己總結的十次大戰役,自封十全老人。雖然十大之中,也有誇大,但也算是比較徹底解決了西域的問題。

6、廣泛愛好

7、後宮

女人不少,風流韻事不少,兒子不少,女兒不少。但他自己太能活,所以老年後的繼位人選並不多了。

8、長壽

活了89歲,正式皇帝中排第一了。南越王趙佗活了一百多,畢竟只是割據政權。

9、始終掌握權力

這一點對於帝王來講最重要了。乾隆一朝,沒有宗室挑戰皇權,更沒有權臣,真正的一言九鼎。當了太上皇四年,也是實際大權在握。嘉慶皇帝只是兒皇帝。直到閉上眼睛。


如果說對於乾隆個人的唯一不幸,就是陵墓被孫殿英給盜掘了。。。


幾葦渡

乾隆的幸福指數應該是爆棚了

(郞世寧畫的乾隆像)

最享福的皇帝應該是乾隆了。他自許有“十全武功”,自稱為“十全老人”,所以他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數都爆棚。

乾隆25歲登基的時候,他的老爹雍正兢兢業業給他治理出了一座繁花似錦的江山,幾乎就是給累死的。這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乾隆繼位時的大清朝人口總數、有效管轄的疆域面積以及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都是當時世界之最,當然也是中國歷史第一。就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就是命好。下江南
所以他當了60年的太平皇帝,雖然期間也有一些內亂,比如準格爾和回部還有大小金川之類,但和他爺爺康熙當年面對的險惡局勢不能相比,他把這些都吹在自己的“十全武功”裡,當然叛亂也都平定了,老百姓安居樂業,他有吹牛的資本。
賞景

他在位整整六十年,要不是客氣了一把,不願意超過自己崇拜的爺爺,他應該是在位最長的皇帝,因為他還當了三年零四個月的太上皇,所以他又是中國年壽最高的皇帝。說他命好,是因為他死得也好,根本沒受什麼罪,1799年他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89歲。

打獵

乾隆帝愛旅遊,光花錢修圓明園還不夠,六次下江南,吃喝玩樂外加撩妹,因為他喜歡說吳儂軟語的妹子,留戀江南美景。相比較而言,隋煬帝也好這一口,結果就把皇位和命都玩丟了。

乾隆帝愛古玩字畫,他不僅收集了大量的好玩意兒,還像個熊孩子一樣在名人字畫上亂題跋,在瓷器玉器上隨便題名題詩,蓋些自己的大紅戳兒,反正他在自己的書房三希堂裡玩得不亦樂乎。

漢裝行樂圖

乾隆帝愛寫詩,活了兩萬五千天,共寫了四萬八千多首詩。雖然沒有什麼好作品傳世,但是你想,一天平均兩首詩,他要不是日子過得悠哉遊哉,哪有多麼多的時間寫這麼多的歪詩?

乾隆帝在古稀之年喜得玄孫,他真是有福,五世同堂,生歷七代,這在歷代皇帝中應該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吧?


寧哥說歷史


題意太廣泛了吧!個人感覺除了亡國之君和傀儡皇帝其餘的皇帝都應該那個時期最享福的了。全天下人養著,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女人也是最好的,還不是最享福嘛?如果非得要挑一個最享福的個人感覺非漢武帝劉徹不可。





漢經文景之治70年,國富民豐,四海靖平,漢武帝劉徹繼位後,坐享文景財產,國家財力武力都達到了一巔峰狀態,更是金屋藏嬌傳為千古美談。





老天照顧武帝劉徹,得絕世猛將兩位:衛青、霍去病。一雪漢朝自開國以來和親的恥辱,殺得匈奴幾乎滅族,逃離故土才得以保存最後的火種,不至於亡國滅種。


經略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增加漢朝收入,傳播漢朝文化,開疆拓土,只要武帝想到的,幾乎不需要他操心,下面的人都能完成,有如神助一般,使得萬國來朝,風頭直逼始皇帝嬴政。






漢武帝在位期間北擊匈奴,西擴疆域的基礎可以說都建立在文景之治上,他只需要動動嘴皮就好,文有董仲舒給他統一儒家思想,主父偃的推恩令給他鞏固皇權,武有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發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語句。


武帝劉徹只需要坐鎮中央,沒事煉煉丹,找人尋尋仙,就可享受天下臣民的恭維,收穫史官給自己的無上評價,至於後宮給你來首詩:


北方有佳人,

一笑傾人城,

再笑傾人國,

傾國與傾城,

佳人難再有。


圖片來源網絡,傾權聯繫刪除



這個應該沒有定論的。

首先要搞明白享福是什麼意思。

享福,享受幸福。意思是生活得安樂美好,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從上面的解釋來看,不僅要物質上富足,更要在精神上富有。

看了很多回答都說是乾隆,我覺得太過表面化了。的確,他又長壽,又任性,又風流……,還自稱所謂的“十全老人”,但他有什麼功績真的能讓後人信服的呢?即使他自己也心虛吧!舉個例子,他寫了十多萬首詩,有一首能被大家記住的嗎?沒有!想繼續當皇帝,又說不超過聖祖康熙,結果變成太上皇,還把權力緊緊抓住不放。他心裡踏實嗎?肯定不踏實,哪來幸福可言。

作為皇帝,我覺得享福的標準至少應該是不瞎折騰,慾望少,有自知之明,國泰民安,受到老百姓發自內心的肯定和讚頌。

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看,我認為最享福的皇帝應該是漢文帝才對。

理由如下:

皇位從天而降,又意外又驚喜

漢文帝八歲被封為代王,遠離呂后專權、諸呂之亂這些朝堂爭鬥。在就藩代地的十多年時間裡,他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一片安定平和。他本以為自己就會這樣舒適地度過餘生,沒想到皇位正在慢慢向他靠近。

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去,陳平、周勃、朱虛侯劉章等人一起誅滅了諸呂勢力,然後商議皇位由誰來繼承。小皇帝劉弘來路不正,朱虛侯劉章等人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被排除在外。結果代王劉恆(即漢文帝)被選中,理由是他寬厚仁慈風評好和母親薄姬沒有勢力。劉恆開始見到使者還不能完全相信,最後占卜結果給了他信心,於是他帶人入京。最後,他順利當上了皇帝。真是喜從天降啊!

換了幾個人,賞了一批人,輕鬆鞏固皇位

漢文帝即位後任命自己的心腹 負責守衛皇宮和京城。然後,對有擁立之功的人加官進爵,大大賞賜。又給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恢復爵位和封地,還給那些開國功臣們也進行了封賞。整個朝堂之中都是謝恩之聲,將反對的勢力化解於無形。然後再慢慢解除一些重臣的職務,換上自己放心的人。

以德治國,寬儉待民,國泰民安

漢文帝生性節儉,從不貪圖物質享受。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廢除肉刑、宮刑等酷刑,厚待鰥寡孤獨和高壽老人。獎勵農耕,免除天下田租,重視選拔人才,從諫入流。對諸侯王恩威並施,對南越、匈奴等感化為主,軍事為輔,國內太平,邊境安寧。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我想,親眼看見國家在自己手中變得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漢文帝是幸福的、滿足的!

正確看待生死,遺命薄葬,成為極少數陵墓未被盜掘的皇帝

漢文帝在遺詔中說:“我聽說世間萬物萌芽生長,最後沒有不死的。死是世間的常理,是事物的自然歸宿,沒有什麼值得過分悲哀的!如今世人大多喜歡活著而不害怕死去,死了以後還一定要厚葬,甚至破盡家產也再所不惜。我認為這非常不可取。”

你看,作為一個封建皇帝,他對生死的領悟是多麼的透澈。我想,他應該是十分安祥地離去的。反觀大部分封建皇帝,莫不是想方設法耗盡財力地去追求長生不死,卻最終化為泡影。當然,他們也是不會快樂的。他們跟漢文帝一比,真是天差地別啊!

奉養老母,後繼有人

單單把漢文帝當作一個普通人來看,他也是人生贏家。

母親薄姬仁善,他盡心侍奉,還在《二十四孝》中露了臉。兒子景帝也是明君,孫子武帝更是強力君主。

死後受到推崇,封建皇帝典範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漢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他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


碎史萬段

應該是乾隆吧。

第一、乾隆高壽。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曆代皇帝中,其在位時間僅次於在位時間最長的祖父康熙。是中國歷史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皇帝。
第二、乾隆登基時順利,國家太平。乾隆登基沒風險,在位之時,祖上已經把國家治理的不錯了,國家相對穩定,國 庫充盈,沒有特別霸道兇狠的外戚權臣專權,皇權相對集中。

第三、乾隆身體好,天資聰穎,精力旺盛。乾隆六下江南,身邊美女無數,有事沒事的搞點娛樂小創意。

第四、在位時天下相對平穩。乾隆在位時期,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突破了一億大關,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使一個強大的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後人將其統治時期和康熙王朝一起稱為"康乾盛世"。

但是,乾隆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侈殘暴、重用和珅,,導致清朝國庫空空。雖然他的一生享盡人間富貴,但從此清朝開始走向衰落。


情報史話

中國歷史幾千年,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就會有庸庸碌碌的皇帝來襯托那些偉大的皇帝。還有一種皇帝,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類皇帝,最會享福的皇帝?

縱觀中國歷史,我認為最會享福的皇帝有兩位。他們分別是乾隆,明朝的萬曆皇帝?

我們按規矩辦,既然大家都說乾隆皇帝最享福,我也不能不跟風啊? 乾隆這位皇帝是真享福,他爺爺,老爸給他打下了盛世的基礎,甚至穩定的王朝。爺爺為了這個盛世忙了一輩子,老爸為了這個盛世最後累死了,最後乾隆從老爸雍正手裡接過皇位的時候,基本上大的戰事和危機都被他爺爺,老爸給平定、穩定下來了,他才能建立自己的所謂十全武功,並且可以安心的六次巡遊江南,我想當時江南那些美女都被他看了一個遍吧,哈哈,開個玩笑。 到老了,自己玩的有點累了,又給自己搞了個禪位,把爛攤子甩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繼續享自己的福,舒舒服服的當自己的太上皇。這下可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即位之初,就來了白蓮教起義,乾隆搞得自己的兒子要錢沒錢,要糧食沒有糧食,可難了自己的兒子嘉慶咯?




第二個最會享福的皇帝是誰了,就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我們看一看明朝當皇帝的那幾個有哪一個有他當的時間久,他完全是躺在張居正十年改革成果上坐吃山空,自己還不上朝,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的建樹而言,他不理朝政的後果就是讓後金越來越強大,這個後金也是後來滅了他的國家的大清帝國。也為後來農民起義埋下了隱患。

別人都是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他們兩位可好,自己享福,後人收拾爛攤子。也是夠夠的了。



我是離沫傾城一。謝謝大家


離沫傾城一


第一是乾隆,康熙基本把周圍評定了。國家基本沒啥戰事了,到了雍正,經過他老爹的辛辛苦苦給他把國庫弄的很充實,所以乾隆接手的是一個沒有戰事國家富裕的王朝,才有財力供給乾隆六次巡遊江南。乾隆不光有三宮六院,而且在留下江南的時候還到處沾花惹草,也給許多的女人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到乾隆晚期的時候迸發了白蓮教大起義。糧食危機與財政危機並存,搞得嘉慶焦頭爛額,乾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第二位是萬曆皇帝,在位48年,就在登基初期,有張居正催促著,他表現的非常勤奮,張居正死了之後他就開始怠慢了,有20年沒上過朝。所以後期出現了很多問題,東北後金的崛起,和農民起義。

第三是劉禪。依託諸葛亮、姜維等大神們的輔佐,再加上地形的優勢。劉禪在西川地域順順服服的做了40年皇帝。後來蜀漢被滅之後,劉禪一句樂不思蜀,讓司馬昭很是放心。受封為安樂公。直到七八年之後才去世。


羽舟

乾隆

乾隆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皇帝中在位時間僅次於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是中國歷史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皇帝。乾隆登基沒風險,在位之時,父親留給他一個盛世。乾隆天資聰穎,精力旺盛。六下江南,美女無數,他的一生享盡人間富貴。



我覺得最舒服的皇帝肯定是乾隆這個敗家子,雍正兢兢業業,在位13年使國庫充盈!最後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乾隆這個敗家子在位60年敗的差不多了,六下江南,到處題詩留字!






民哥142189283

最羨慕的就是乾隆了。乾隆以前的皇帝哪一個登基都是經過血雨腥風的。康熙8歲當皇帝,從小就沒有父母,又經過那麼多磨難。雍正當王爺時候也是戰戰兢兢的,40多歲才上任,累了十多年就駕崩了。乾隆生下來就是集萬千寵愛,沒有任何風險就上任了,壯年登基,60年享盡天下的榮華富貴。沒有哪一個皇帝能比得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