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能否上市?就在這3小時的發審會裡

接上期內容 。


企業能否上市?就在這3小時的發審會里

虎成論金--讓中國人更懂金融!

發審會 第五個流程

發審委制度是發行決策中的專家決策機制,發審委通過召開會議對申請文件和《初審報告》進行審核,對是否通過發行人上市申請以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會前需要撰寫工作底稿,會議全程錄音,並實行終身負責制。

發審委的人員構成

發審委由證監會的專業人員和證監會外的專家組成,由證監會聘任,目前第17屆發審委委員是63人,來自證監會、證券業協會、證監局的委員是19人,來自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的各7名委員,證監繫統的委員總數為33人,佔到52.4%,其它人員構成包括律師事務所5名、會計師事務所4名、證券公司4名、基金公司1名、保險資管2名、科研院所2名、高等院校6名、國家部委6名。任職資格包括:熟悉證券、會計業務及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組成人員均精通所從事行業的專業和知識。各組中委員個人存在需要回避事項的,按程序安排其他委員進行替補。

會議公告

發審會召開5天前,證監會發佈會議公告,公告發審會審核的發行人名單、會議時間、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等等,證監會依據發審委審核意見,對發行人以及企業上市申請作出最終的決定。

發審委組別模式

聆詢過程

發審會由預審員向委員報告審核情況,並就有關問題提供說明,發審委委員發表審核意見,委員大多數沒有實體產業工作的經歷,審核一家企業一般需要兩到三個小時,發行人的代表和保薦代表各兩人,要到會陳述和接受詢問,所以建議是董事長和財務總監,最好是懂財務的董秘。

聆詢時間,不超過40分鐘,建議做好分工,先回答簡單問題,重要時間留給重要問題。最後董事長陳詞,千萬不要太長,2分鐘就剛剛好。回答發審委委員的問題,必須確定,要坦然自信,不要出現“可能”、“好像”這樣的詞語,也不要出現回答委員問題時相互糾正或補充的現象,委員最煩的就是針對問董事長的問題,保薦代表人搶著回答。委員一般都是穿正裝,建議代表也要穿正裝,至少是西裝,以示相互尊重。

投票表決

聆詢結束後由委員投票表決,發審會有七個委員,獲得五票以上贊成票則發行申請通過即“過會”。一般情況下,過會是7比0,被否也是0比7,偶爾也會出現4:3的情況,委員的意見一般情況下會比較一致。發審會上會前,每個委員也會把意見底稿打印好,很少現場修改底稿的,經過投票後“過會”與否,這個結果會即刻通知到發行人,經常有董事長激動地熱淚盈眶,也有垂頭喪氣地從證監會所在地金融街富凱大廈走出來,還有董事長聽到被否的消息,當場心臟病發作,被人架出來。

過去,原則上初審會未提出的問題,發審會不會再提,現在是終身負責制,發審會問題會問的非常細,十七屆發審委要求嚴格執行40分鐘的要求,前幾年開發審會時,問題全部都是問保薦代表人,發行人代表也就是董事長基本上不說任何話也沒問題,現在,又反過來了,主要是讓發行人代表回答問題,保薦代表人只發表核查意見,不能代替發行人回答問題。發行人代表面對發審委委員,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裡回答多個問題,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視發審會前的排練。

安排上會

現在審核節奏很快,初審會後根據情況可能會立刻安排上會,間隔時間一般在一週左右,發審委委員看材料的時間也是你想象不到的,只有兩到三個小時。受樂視事件的影響,委員投票最顧忌將來可能要負責任,要讓委員們放心,就要論證公司未來持續經營不會出現重大不利影響。

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在幫我修改本系列內容時,說我寫的太囉嗦,“三大環節”、“11個人”,就是企業上市與否的關鍵。三大環節指:預審環節、初審會、發審會。11個人是指預審環節的兩位預審員,初審會上的兩位處長,發審會上的七位發審委員。我聽了欣然一笑,是很經典,但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審核意見與回覆

發審會認為擬IPO企業有需要進一步披露和說明問題的,會形成書面審核意見,然後告知保薦機構。保薦機構收到發審委審核意見後,要組織發行人及相關中介機構按照要求回覆。發行監管部綜合處,收到審核意見回覆後,再轉交相關監管處室,審核人員要按要求對回覆材料進行再次審核並出具意見。

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企業,每個企業多少都會有些瑕疵,那是不是就可以隨意否決一家企業?不是,發審委委員告訴我,否決一家企業比通過一家企業更難。否決,是要給出明確、清晰、具體的理由的,如果不客觀不公正,擬IPO企業是不服氣的,會申請行政複議。

2017年11月7日,發審委審核六家,否決了五家,其中一位被否的某企業董事長就試圖聯合其它企業一起去告證監會,當然最後沒人響應,企業的保薦機構券商肯定不會摻和你這事的,你快意恩仇把證監會告了,但券商可是證監會的嫡親。

另外,既然能同時把原因和可以行政複議的提醒都寫在紅頭文件上,難道還怕你複議?事實上,不予核准的決定都是非常嚴謹並經過認真討論的,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寫到否決決定裡面,寫上去的,都說明證據已經坐實了。

封卷 第六個流程

發行人的首發申請經過發審會環節的,不論是否審核通過,均需要進行封卷工作

,即要把申請文件原件重新歸類後存檔備查。這都是流程化的工作。券商都會指導和幫助企業處理好。

核准發行與上市 第七個流程

發行與上市工作的環節以發行人拿到證監會發行批文為起始點,以公司股票上市流通,也就是在交易所敲鐘一刻為終點。發行上市工作的組織者通常為券商的資本市場部,也就是銷售團隊,發行人和保薦團隊、財經公關予以配合。

主要是籤各種字、蓋各種章、見各種人。都是流程化的工作,不再細說。這裡說說見各種人,就是路演。要準備的包括路演PPT、企業的宣傳片、保薦人研究員撰寫的投資價值報告等文件。

虎哥 路演主要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一對一的路演

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拜會機構投資者,如公募基金、大型私募證券基金之類的,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和推介。內容主要就是講PPT,包括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投資價值,解答聽眾疑惑,

聽眾通常由幾個人到十幾個人不等構成,主要是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經理、行業研究員、投資總監、合夥人等各路精英。

第二種:三地公開路演

通常是北京、上海、深圳召開上百號聽眾的路演推介會,一幫基金、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私募的分析師,行業研究員坐著看宣傳片,聽PPT,講解內容也和一對一路演沒有本質區別,區別主要是聽眾的規模更大,問的問題可能會更淺一些。

第三種:網上路演

就是企業高管、保薦團隊代表通過網上互動平臺回答股民針對IPO提出的各種問題,這就有點走過場的意思了,原因在於:這個環節發行價已經確定,對發行結果和網上認購數量沒有任何影響,低質量的問題也非常多。

其它準備工作

最後還有其它各種準備工作、比如說網下配售、網上發行、上市,這就是IPO審核制下的上市流程,希望對你有用。

2017年10月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屢屢成為財經媒體熱點話題,因為他們把IPO的過會率,從過去的90%拉低了到當前的50%,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你能看出什麼?請關注《虎成論金》 “IPO那些事A股篇”第9期。


【延展閱讀】

2018-04-10第178期【 】

2018-04-13第179期【 】

2018-04-20第181期【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