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有哪些理論基礎?

diyuanzhixing

養魚的理論基礎無外乎水質和選魚為重中之重,那麼在養魚過程中需要哪些基本理論知識呢?

一,養魚先養水,養水需好魚。


二,養水第一步,困水。一種困水方式是過濾加爆氧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一種困水方式是廣口容器,陽光下晾曬兩到三天,注意是晾曬,不是暴曬!

三,開缸。水溫二十五度左右,加入困好的水,過濾開啟,加入硝化細菌和有機物或適時加入闖缸魚,培養魚缸硝化系統,具體操作暫略。


四,選魚。充分了解魚的習性和品相後,選取無各種外傷,白點,無血絲,無趴缸各鰭舒展,體型微胖的魚只。

五,正確的過溫過水,配合正確的檢驗檢疫程序。

六,金魚的三大熱愛,陽光,活食,青苔水。

七,熱帶魚的四大件:過濾器,氧氣泵,溫度表,加熱管。

八,大缸選底濾,中缸滴流加上濾,小缸外掛或水妖精。強大的過濾是水質良好的保證。

九,換水餵食定時定量,每天抽底,或每週換水三分之一是水質的保證。幼魚管飽,亞成八分飽,成魚七分飽。(繁殖期除外)

十,光照合理,水質清新,營養均衡。

最後一條,愛魚是基礎,賞魚在觀察,治病在預防。

就大體講這麼多吧,以上所有內容的具體操作步驟,在我的文章和問答中都有,本人也很高興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討,交流和學習各種養魚知識。




淘淘2008

養魚先養水。先養好水再買魚。所謂養水就是先把放在魚缸裡至少靜等三天,讓水中的二氧化氯揮發出去後再放魚。如果是金魚或是錦鯉等魚,魚缸裡最好不要放假山、水草等,以免劃傷魚身。買魚的時候儘量挑選魚兒狀態好、健康的、身體均勻的魚。魚到家後千萬不要立刻放進魚缸,要把袋子泡在魚缸裡至少30分鐘以上,讓袋子裡水的溫度和魚缸水的溫度一樣後,再放魚。有條件的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魚30秒左右殺菌後再入缸。放魚的時候原塑料袋裡的水儘量不留,只放入魚。新魚入缸後最少三天不要餵食,等魚適應了新環境後在一點點的餵食,要少食多餐,一次的量以5分鐘左右吃完為好。多的吃不掉的魚食要撈出,以免汙染水質。如果是錦鯉這樣的大型魚,強大的過濾是非常必要的。過濾的體積至少佔到魚缸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大為好。魚缸養水的時候,如果是新開的缸,可以往過濾中加入硝化菌以儘快建立對魚有益的生化系統。一般以活體硝化菌為最好。新魚入缸後要至少每週換水一次。過濾中白色的過濾棉也要經常清洗,但是黑色的生化棉、細菌屋、玻璃環等不要勤洗,一般半年左右清洗一次就行,最好是分2-3次進行清洗。換水所用的水至少養水24小時,除氯、等溫後再加入魚缸。直接加入自來水是大忌!每次換水的量約為1/3--1/2。如沒有特殊原因,不要整缸換水,最多換水一半就好。魚缸中最好進行適量的充氧,氧氣泵夜間也儘量不要關,24小時開著。如果是熱帶魚冬天一定要在魚缸中放入加溫棒,水溫低於20度,就會引起熱帶魚死亡。魚缸中如有死魚,要儘快撈出丟掉。最後祝大家都能養出漂亮的觀賞魚。


高錳酸鉀給新魚消毒


選魚



他居然說他傻

最重要的基礎是:它們是動物,請用適合他們的方式愛它們。養之前,受累上網看看基本知識,不要濫殺無辜!

說一點具體的:所有不換水的方法都是真的!!就是你得換魚

再說一點:所有不研究水質就給你說怎麼治病的都是耍流氓!

總結:養魚得有好的過濾,得換水,得拾掇


觀賞魚世界

水體越大越穩定,水溫不要驟變,用能用的上的最好的過濾系統把水質控制好,推薦省錢的滴流過濾,水裡氧氣含量足,光照適合,餌料營養充分,餵食量適中,定時做內寄外寄,合理搭配魚種,引進健康無病的魚,可以根據魚種情況放入沉木等可以影響酸鹼度造景物,水草等,以上全部做到,ok


沒有懸念1

細節的東西太多!養魚的容器呀,水質呀,過濾器材呀,增氧器材呀等等!!!!!這些東西細說,一一兩本書是寫不完的!

初級養魚者,只要記住,相對大水體,少量魚,這是最簡單成活的方法!

中級養魚者,要懂水質,知道養的魚喜歡什麼樣的水,國內長江南水偏酸偏軟,長江北水偏鹼偏硬,會調水,會養水,大水體,少量魚!!

高級養魚者,我不是,也不敢講!!!!


零點--零點

養魚先養水,不淪用什麼水養魚都必須先困水。困水就是困曬,目地是把水中氯氣消除。利用困曬的方法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困水是指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把自來水放在魚缸裡自然放置七至八天。曬水是指在陽光下暴曬一至二天的水,這種方法時間短,效果好。另外養魚必須準備氣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