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濾材,應該如何選擇呢?

carleo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魚缸濾材的選擇要根據魚缸的是上過濾還是下過濾來選擇合適的適合自己魚缸的濾材。



1、魚缸上過濾的話就簡單了,先放陶瓷環或細菌球,再鋪墊生化棉和過濾棉就OK了。按層次擺放濾材就可以。

2、要是底濾缸的話就稍加複雜一點,首先在出水箱鋪墊生化棉和過濾棉。選擇棉密度大的,透水好的,這樣用的時間長重複清洗棉不容易散。



3、接著其他閣槽擺放細菌屋。這是關鍵細菌屋能放多少放多少,能行程強大的消化系統。細菌屋選擇吸水好透氣好的。放入魚缸前先用清水沖洗一邊,把細小的顆粒沖掉。放好濾材就可以加水開始養水了。

回答的不知是否滿意。望採納收藏!


高洋66666

魚缸的濾材應當結合水體容量、養魚密度、過濾方式、投餵量等等方面考慮,物理濾材夠用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加大生化濾材,最低標準是物理濾材/生化濾材=1/3。

拿上濾魚缸來說,成品缸的過濾槽一般不夠用,只能超低密度養魚才能維持水質,我建議給上濾成品缸加裝滴流盒,規格可選,為什麼不建議加裝過濾桶呢,因為過濾桶性價比沒有滴流盒高,而且質量參差不齊,密封出一點問題就容易水漫金山,所以我建議成品缸加一個滴流盒,當然是越大越好,放夠物理濾材(魔毯、魔袋、白棉),我建議用魔毯,可多次清洗,過濾效果強,便於維護,一般一排就夠,其他空間放上菌屋或者陶瓷環,性價比高,培菌效果好。

底濾魚缸的搭配就相對靈活了,一般底濾魚缸最少也得兩格以上的濾槽,一般超過一米的魚缸都濾槽得三格以上,下水雨淋頭拆掉,套上魔袋,乾溼分離放兩層魔毯,第一個放白棉,最下方放一層生化棉,其他格放生化濾材,空間夠大就放滿菌屋,性價比高,不是很大就放滿菌球或者陶瓷環,附著面大,不浪費空間,這種方案比較常規,但是性價比也很高,效果很強大。



物理濾材種類沒有生化濾材那麼多樣,可選餘地也沒有物理濾材那樣大,生化濾材現在種類太多,功能被商家吹噓的天花亂墜,然而有些濾材是弊大於利的,最直接最省心的就是選擇菌屋、菌球、陶瓷環這種結構簡單,除了培養硝化菌外,沒什麼功能,性價比高,強烈推薦。


龍巔魚仙

魚缸過濾要注意濾材的擺放順序

第一 肯定是物理過濾為第一道屏障 也就是我們常用的各種濾棉 由粗到細擺放 過濾大的食物殘渣及魚的糞便 最上層的粗棉 需要經常性的清洗 以保證能夠及時的將過濾下來的髒東西去除 以及增強濾棉的過水率

第二 就是生物過濾 也就是消化細菌登場 這裡需要有消化細菌的存身之處 也就是玻璃環 細菌屋等等 能夠讓消化細菌大量繁殖 附著的環境 這個是很關鍵的環節 也是過濾水系統中的重中之重

第三 可以考慮優化水質的濾材 例如活性炭 麥飯石等 這個就得具體看對水質的需求了 酸鹼性啊 軟硬底啊 拿具體的濾材來進行微調

上面所講的各類濾材 還是推薦品牌的 不要因小失大

最後 為了保證過濾系統及消化系統正常有序的建立運行 還是要對物理過濾進行定期的清理 適時的添加消化細菌等 著這樣才能保證有個良好穩定的水環境

謝謝


An先生

第一,首先要符合魚缸的水容量。


第二,要符合魚的密度。

第三,要有助於達到硝化菌群的平衡。

第四,要符合魚兒對酸鹼度的要求。

第五,要你的過濾槽一定得裝的下。

第六,還得錢包裡的錢夠用。

第七,還要美觀,大方,得體。


第八,濾材和過濾系統永遠只是輔助作用,不能被神化,適當換水,保持放養密度和投餵量,才是硬道理。


淘淘2008

我用的底濾。

第一格,白棉 加


生化棉。

第二格,細菌屋為主的+各種複合濾材包。 加氧氣泵增氧,給硝化菌提供足夠的氧氣。

第三格水泵。 也加氧氣泵增氧,魚缸裡我就不加增氧設備了。

用什麼濾材都問題不大,關鍵是第一個白棉一定做成乾溼分離,生化棉藥泡在水裡。


曙光-之城

我的過濾很簡單,1200*400*400的過濾,四個格,三格細菌屋,一共120根石英細菌屋,一個乾溼分離


cjjjiu

我很簡單,濾棉,細菌屋,僅此而已


貓哥

濾材很多,幾乎都是搭配起來使用的。簡單些的,濾棉加些細菌屋,複雜些,再加些活性炭麥飯石啥的,繁瑣的,濾材量大些,石英球,生化球,火山石等等,太多了,看需要吧。一般情況下,濾棉加細菌屋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