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古詩說:“深山藏古寺”。其實,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往往藏著許多遺世秘境。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千年古村,它位於太行山腹地,背後是大山,腳下是懸崖。懸崖之上還掛著一條瀑布,更增添了幾分奇幻色彩。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這個古村就是——虹霓村。虹霓村位於山西平順縣城東35公里,是太行山腹地中最具代表的古村落,與河南省林州市相鄰。據記載,虹霓村在唐朝時已頗具規模,距今1100多年了。因為村落旁大約2公里處,便是著名的山西“八大古關”之一的虹梯關,所以這裡曾是扼守著晉豫古道的兵家必爭之地,繁華一時。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整個村落位於斷崖之上,三面環山。虹霓河從村腳穿行而過時,到了斷崖處被生生“折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從而造就了這座掛在瀑布上的古村美景。雨季來臨時,虹霓瀑布飛流直下,水勢磅礴,聲音震耳。讓人恍惚有種身處仙俠劇裡的世外修仙地一般。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虹霓河

是虹梯關大峽谷景區的一個重要景點。虹霓村被驢友們稱為懸崖上的古村落,虹霓瀑飛流直下,氣勢滂沱,其聲撼天地,其神振魯豫,其情動晉秦,瀑下是虹霓峽,溝壑突兀,似萬丈不赦之深淵。秋季到來,順崖邊下望,有柿子嬌紅,紅豔欲滴,從虹霓村對岸有石梯可爬行,可下去採摘。

虹霓村房屋建築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頂,取石頭壘牆壁,是太行山中之特色,也是人類房屋修建史上的一個奇觀,彰顯中華民族,順應自然,改善自然之智慧。

虹霓村共有30餘戶人家,與全國農村情況相似,家中只留下老年人和兒童,年輕人全部在外就業,打工謀生。經濟作物以柿子和花椒為主。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虹霓村觀賞景點有虹霓瀑,虹霓峽,明慧大師塔,古村落。

明惠大師塔

明惠大師塔位於虹霓村旁,據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本《平順縣誌》記載:此地原有一座寺院名"海會院",明惠大師曾是主持該院的高僧。海會院已不存,塔是明惠大師的靈骨舍利塔。該塔通體青石雕造,高6米,平面方形,單簷五迭四注式,覆缽尖錐頂。塔身正面闢 門,門左右浮雕金剛像,肌肉豐滿,剛勁有力,身姿活潑,神態逼真。四邊刻纏枝花邊,刀法流暢,莊重美觀。塔身左右雕直欞假窗。背面嵌有後唐長興三年(932)石碣一塊,刻記唐乾符四年(877)他主持海會院時,突然有人報說:"保廣要殺大師。師答曰:"吾久於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誅,償宿債矣。"是年正月十八日大師果然被殺。事後由**崇昭等奉潞州節度使命,捧舍利為大師建塔。五代原構方形石塔為我國現存石塔所僅有,現保存基本完好,被《中國古代建築史》引為典範之作。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虹霓峽

虹梯古道,太行山脊,放眼東望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古關道已被現代盤山公路取代。古道中部,有一小廟坐落在巨大石臺之上。碑文清晰可見,小廟東面密洞,房屋錯落,石牆,石碾,石磨,條石砌壩的田地,昭示著曾經的民俗鄉景,似在向人講述著歷史。往前,當地民謠講的"三里橋、五里廟、二十里大 街道"就在眼前,右邊是蜿蜒的絕壁峽谷,左邊是亦陡亦緩的連綿山峰,往遠望去,山峰壁立姿態萬方,石獅石猴,人面景觀連綿不絕,煞是壯觀。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虹霓瀑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在崇山峻嶺中穿行,蜿蜒向天際,真有的有種攀登“天路”的震撼。如果到這裡遊玩,千萬不要錯過“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太行天路!

“深山藏古寺”,太行山腹地竟有一座世外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