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

城府學

瞭解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

鐵浮屠和金軍另一個特種軍“柺子馬”的一些特性

鐵浮屠:金軍的具裝重步兵,即人馬俱披重型盔甲,而且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在冷兵器時代,幾乎可以說刀槍不入,衝鋒起來非常震撼,有“堵牆而進”的效果。它雖然刀槍不入,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如機動性差,不可持久,馬蹄、馬腳無法防護,因此它必須與輕騎兵配合使用,而且必須要在關鍵時刻使用

柺子馬:金軍的輕型或中型騎兵輕型就是人馬不著甲或只有人著甲,中型一般是人馬都著輕甲。這種兵種可單獨使用,也可護衛“鐵浮屠”配合使用,優點是機動性強,是騎兵作戰的主力,缺點就是突擊效果不行

再來看岳飛破鐵浮屠的那場郾城大戰,一開始岳家軍遭遇金軍時,金軍立刻出動了柺子馬,岳飛也派出了背嵬軍和遊奕軍的騎兵精銳(注意,此時的岳家軍騎兵精銳已經可以與金軍柺子馬抗衡了),兩邊都是騎兵作戰,戰鬥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雙方來回拉鋸,誰也打敗不了誰。然而,此時的金軍最高指揮官完顏宗弼(金兀朮)急了,竟然派出了他的殺手鐧“鐵浮屠”,單獨的作戰“鐵浮屠”被岳家軍的重裝步兵抗住了,後面的步兵就用麻扎刀、提刀、大斧等以步擊騎的利器專劈“鐵浮屠”的馬足,由於鐵浮屠騎兵之間用皮索相連,被劈馬足的馬很快就引起了整個隊伍的混亂,而沒有速度的“鐵浮屠”就像拋錨的坦克一樣,只能任由岳家軍步兵砍殺了

這場大捷,金兀朮指揮失誤是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岳家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強了,岳飛的指揮藝術也達到了巔峰壯哉,嶽軍軍,恨不能親眼目睹這場曠世之戰


三多學歷史

岳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分為十二軍,背嵬軍便是其中最為精銳的一部。有騎兵八千和步兵數千。這也顯示出中原騎兵部隊的特徵,儘管說騎兵,同樣注重步騎結合、協同作戰的戰術。

▲宋代騎兵想象圖

▲宋代馬鎧

由於背嵬軍是岳飛的親軍,故統領是岳飛的兒子岳雲。《雲麓漫鈔》記載:“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何謂“背嵬”呢?據說是韓世忠首創,後來被岳飛借鑑。“燕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韓兵用以名軍。峞即罍,北人語訛故云,韓軍誤用字耳。”看來,背嵬,的確是在背上揹負什麼,也許其形象和後世日本武士“母衣眾”騎兵有幾分相似。

背嵬騎兵主要裝備有長、短刀,約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頭戴扎著重圍頓項的鐵盔,身穿鐵葉與皮革製作的重甲,也是非常近似“鐵浮屠”。

▲南宋武士的裝備

背嵬軍戰術多變,基層戰鬥力強,可以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戰鬥中背嵬軍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由七八人開弓放箭,另外七八人用短弩射馬,殺傷敵人一部分人馬挫傷其銳氣。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整隊再衝鋒,如此幾番下來,不僅大量殺傷敵兵,還可以相機一舉擊潰敵軍(如果是弱敵,是經不起這樣的戰術的) 。

▲宋代騎兵長矛

憑藉著這支強悍的部隊,岳飛百戰百勝。 這一萬來人的背嵬軍把“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一次又一次的打破。郾城一戰,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柺子馬”,再以精銳騎兵猛衝敵陣,終於大敗兀朮的精騎一萬五千人。

岳飛的奏摺稱:“殺死賊兵滿野”。 兀朮集結三萬騎兵再攻穎昌,岳雲以背嵬軍騎兵八百挺前決戰,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部隊隨後跟進,“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

在朱仙鎮,500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怪乎袁甫在《蒙齋集》贊背嵬軍道:“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候,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十年對金作戰中,岳飛的軍隊以犧牲一萬五千人,傷殘兩萬人的代價,殺死戰鬥力強悍的金兵約十五萬人,殺傷至少五萬人。使嬌縱已久的金人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


中華冷兵器

大約在一年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鐵浮屠和柺子馬的文章,名字就叫《金軍橫行天下的“鐵浮屠、柺子馬”究竟是什麼,岳飛如何大破之》,這裡再次把這個問題簡單講述一下。

一、何謂鐵浮屠

“浮屠也叫“浮圖,在佛語中是塔的意思,鐵浮屠也就是鐵塔。金朝的鐵浮屠,士兵騎在馬上,無論是人還是馬,全身都披著重甲,只露出倆眼睛,遠看像一座鐵塔一樣,其實就是重裝騎兵。叫他鐵塔,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鐵浮屠非常精銳,士兵因為負重很大,所以都是選的最強壯的士兵,馬也是最好的馬,打起仗來非常厲害,是金軍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和防禦力都極強。

二、鐵浮屠如何打仗

在戰爭中,“鐵浮屠”負責攻堅任務,金軍規定,鐵浮屠只進不退。為保證馬不後退,整個馬隊後面要放上“拒馬子”,每前進一步,就把拒馬子向前移一步,以示誓死不退的決心。“鐵浮屠”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也就是說整個鐵浮屠像一堵牆一樣,打一拳是一拳,拳拳到肉。

但鐵浮屠也有弱點,那就是機動性不強,為解決這一問題,金軍在鐵浮屠兩翼配上了中、輕騎兵——柺子馬。柺子馬分為“重槍柺子馬”和”弓箭柺子馬“,用以對敵軍遠襲以及迂迴包抄和突擊。柺子馬中的每個騎士一般都備有兩匹馬,以保證作戰時的機動性。正因為作戰時這些騎兵位於兩翼,也就是兩拐,所以稱柺子馬。

金兵在作戰中,常以幾千鐵浮屠正面突擊,製造足夠的壓迫感,一萬柺子馬從兩翼迅速包抄,當時遼、宋軍隊與其對陣無從下手,聞風喪膽。

三、岳飛如何破鐵浮屠

要破鐵浮屠,必破柺子馬。岳飛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對付柺子馬,辦法是挖壕溝。在宋軍兩翼先挖好壕溝,裡面放些削尖的竹籤。等兩軍對陣之時,柺子馬發起突擊,很多不及減速就掉進去了,這樣柺子馬就沒了速度威力。此外,岳家軍

騎兵背嵬、遊奕馬軍也非常精銳,能同“柺子馬”周旋甚至做拉鋸戰,使其發揮不了作用。

其次,對付鐵浮屠。對付鐵浮屠,主要是砍馬腿,為此,宋軍普遍使用了長斧、長刀等武器,這樣可以斬斷馬腿;還有一些體格強健之士,恢復使用鐵錘、鐵椎等重型武器,可以使到身披重鎧的金兵將受到非貫穿式鈍擊傷害。據說岳雲就用的鐵椎,重達八十斤。鐵浮屠都是三匹馬聯在一塊的,就好像當年龐統給曹操出的“連環計”一樣,只要一匹馬一倒,三匹馬都要倒,再想爬起來可就困難了。這時岳家軍再衝上去一頓砍瓜切菜。1140年,岳家軍同金國主力騎兵在郾城“鏖戰數十合”,最終將鐵浮屠全殲。

壯哉,嶽武穆!偉哉,岳家軍!


歷史磨坊


眾所周知,宋朝是以步兵為主的軍隊,因為產馬地被西夏和契丹佔據,所以騎兵很少。世人常以為北宋軍力羸弱,實際是有失偏頗的,宋太祖和宋太宗時期好幾次徵遼,都是以步兵取得一定勝利,卻總是因為缺乏馬匹無法擴大戰果,贏了追不了,輸了跑不掉,宋太宗徵遼的時候本來可以勝券在握,卻被契丹人騎兵突入中軍,向宋太宗的大本營發起進攻,一支箭還射到了宋太祖坐的椅子上,嚇的宋太祖驚慌失措,全軍亂成一團,最後被契丹打的潰敗,宋太宗本人坐著一輛驢車頭也不回的向南跑了,倘若有一支像樣的騎兵,也不至於到如此地步,至少可以斷後。因為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宋朝設立封樁庫,每年往裡存一筆銀子,等到攢夠了,要麼談判用這筆錢贖回來,要麼當軍費打回來。可惜沒能如願。宋朝防區缺山,大多以平原為主,平原作戰正是騎兵的強項,所以宋朝一直很被動,但防守的時候效率很高,騎兵也沒有討到多少便宜。因為步兵裝備了很強大的神臂弩,是防守的利器,而且因為宋朝經濟發達,軍隊的著甲率很高,就是普通士兵都可以穿精良的步人甲,要知道古代盔甲製作繁瑣,不是普通士兵可以穿的,但宋朝做到了。可以說,宋朝軍隊善守卻不善攻,君不見釣魚城保衛戰,襄陽保衛戰就是明證。宋軍善守不善攻的局勢一直到岳家軍的出現才得以改變。岳飛的親兵部隊背嵬軍更是經常以少打多,並且取得了很多勝利,讓金人感慨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家軍還有踏白軍,遊奕軍,還有水軍專門來應付水戰,岳家軍與其他宋軍相比就是騎兵相對較多,背嵬軍就是騎兵部隊,而且武器裝備以大斧,大刀,大錘為主,上砸人頭,下斷馬腿,能使用這些武器的都是孔武有力的人,自然戰鬥力很強,岳飛手下的四猛八大錘就是例子,雖然鐵浮屠看似無懈可擊,但用重兵器錘的時候還是會受內傷,輕則斷骨頭,重則內出血,而且柺子馬的馬腿是弱點,步兵會專門朝馬腿下手。這是裝備因素。還有一個就是紀律,岳家軍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軍紀優良,真正的愛民如子,老百姓支持愛戴,在這種部隊裡,戰鬥力肯定是不會弱的,就像現在的人民軍隊。更重要的一點是,岳家軍大多來自黃河以北,家鄉被金人佔領,親人被蹂躪,內心深處是有強烈的打回去的慾望的,所以打仗的時候是死戰不退,因此軍隊士氣戰鬥力很高。可惜的是,岳飛死後,岳家軍也就像丟了魂的軍隊,被拆散,被安置,被迫害,終究沒能收復失地,迎回二聖。



戎馬關山北

攻破鐵浮屠的戰術是劉錡最早應用的,金兀朮的鐵浮屠柺子馬首嘗敗績是敗在劉錡手下,金兀朮敗後又被岳飛痛打落水狗。而順昌這場戰鬥本來應該是劉錡和岳飛一起打的,但是岳飛磨磨蹭蹭,不聽高宗的調令,去的太晚了,人家劉錡把事辦完了,打勝了。如果順昌這場戰役劉錡打敗了,岳飛估計早就被就地正法了。

鐵浮屠是金兀朮轉戰中原的看家本事,靠著鐵浮屠和柺子馬,曾經橫行中原,不過在第一次宋金合議失敗後,金兀朮大舉進攻北宋,一路上竟無人能擋,很快推到了了劉錡把守的順昌,這時的劉錡只有兩萬多人,面對的是源源不斷湧來,數倍於己的金國鐵騎,劉錡向高宗發出了求救信號,高宗命令岳飛趕去救援,岳飛說糧草不足;再催,我感冒了;再催、我準備準備;再催,那好吧,我派人去看看。人馬到順昌時,劉錡已經把金兀朮打的屁滾尿流跑路了。高總很高興,並沒有追究岳飛遲遲不救的責任。反正去不去都一個樣,劉錡頂得住。

我在想,如果劉琦沒有頂住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把順昌給丟了,會怎樣處理岳飛?這次岳飛並沒有誤事,後來還有不俗的表現,繼續孽殺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讓金兀朮的殺手鐧失去了作用。高宗高興,暫時放了岳飛一馬,不過高宗想處理岳飛的時候,又拿這個出來說事,確實太不地道了。

更不地道的是岳飛的孫子,把大坡鐵浮屠和柺子馬的功勞都攬在爺爺的名下,沒劉錡什麼事了,比高宗更不地道。


山野論史

看了一些宋金戰史說幾句,資料看得不全肯定不具權威性。鐵浮屠柺子馬基本確定是岳家軍在郾城、穎昌一帶給了金兵最大的打擊了,騎兵在曠野才能發揮最大優勢,攻城戰用不上。面對三匹重鎧馬正面衝擊大約需要近二十個士兵排列三、四排共同攜作抵禦,第一排著重鎧甲士兵得勇敢鑽馬下砍馬腿去,第二排的士兵用盾牌幫第一排士兵擋對方騎兵的武器打擊,第三四排士兵用長槍大斧抵抗馬的衝擊力和打擊馬和敵人。再說岳家軍,在秦檜嚴重刪除岳家軍戰史的情況下,究竟刪多少,從四次北伐功最的牛皋將軍一個捷報現在都找不到,與張憲、牛皋齊命的胡閎休的功績一張紙都沒留下來,大概就知道,有的專家說四伐戰績八、九成都被毀了。岳家軍與金兵的巔峰對決現存資料有五戰,都是在平原上對磕的。而且五戰全是岳家軍在兵力至少相差五倍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的。郾城、小商河、背嵬軍馬兵統制王剛,武功和再興、岳雲一個水平,有次五十騎戰敗千餘金兵的記載,穎昌大戰,朱仙鎮岳雲對殘了士氣的十萬金兵戰。具體戰況大家看史書雖然隻言片語也能瞭解郾城、小商河、穎昌之戰的激烈程度。元明清後來出了不少歷史小說,很多取材宋金戰爭,羅成、還有許多單騎入陣的故事就取材楊再興的郾城、小商河的表現,一個寫過岳家軍歷史的作者說楊將軍為什麼身中二升箭頭,因為金兵攔不住,乾脆連自己人一塊射了。後世小說中出現了許多使用雙錘的猛將,最典型的就是李元霸,這個就是按使用80斤雙錐的贏官人岳雲改編的,二次攻城戰先諸軍登城,穎昌大戰中一個回合秒金軍第一勇士夏金吾(古代騎兵對沖,就是一個回合)...這幾次大戰到底給金兵造成多大損失由於大量捷奏遺失而無法精確數據化了,以郾城大戰為例,首份報捷現存那份,由於戰場還未清點,只說賊兵遍野不計其數,皇帝回信是已獲報捷,具體清點後後續補充捷奏,現已遺失,皇帝回的是實為睿功,可見補充捷報反映戰果非同一般,而且郾城大戰傷亡的金兵是最強的,短期內很難補充。五戰後從金國韓常等將領主動要求投降,金國人自己說的岳家軍來,此間震恐,金兀朮打算逃回北方就知道大概了。本來不想寫太多,但一想到當年面對鐵浮屠重鎧甲騎兵的正面衝鋒,岳家軍前二排步兵都是冒著死亡重殘的風險去砍馬腿的時候覺得還是應該寫幾句。


老虎聽經

岳飛大敗鐵浮圖,靠的是嚴明的軍紀、嚴酷的訓練、特殊的武器、旺盛的士氣

嚴明的軍紀。

沒有鐵的紀律,就沒有鐵的軍隊。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精銳之師,戚家軍、岳家軍,乃至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無一不是具有鐵血紀律。紀律嚴明,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做到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正如南宋大臣胡松年所說:“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

嚴酷的訓練

岳飛非常注重軍隊的訓練,通過嚴格的訓練大幅提升軍隊戰鬥力。

岳家軍的訓練都是按照實戰要求去訓練,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一切從實戰出發,從難從嚴,實戰化訓練。

如騎兵訓練,『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岳雲)嘗習注坡,馬躓,怒而鞭之。』『王御軍重搜選,謹訓練,背嵬所向,一皆當百。如注坡、跳壕等藝,皆被重鎧,精熟安習,人望之以為神』(《金佗續編》卷23《閣學劉光祖襄陽石刻嶽鄂王事蹟之二》)。

騎著戰馬,身披重鎧,反覆練習爬坡越壕、衝鋒劈殺,以一當百、所向無敵。這樣的重裝騎兵部隊,比鐵浮圖有過之而無不及。

岳飛一生謙虛,唯獨對岳家軍士兵的戰鬥力頗為自豪:〝某之士卒真可用矣!〞

特殊的武器

鐵浮圖雖然身披鐵甲,看似堅不可摧。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鐵浮圖也有它的致命缺陷,那就是行動遲緩,不夠靈活。

為了打敗鐵浮圖,岳家軍裝備大量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麻札刀、巨斧。郾城大戰中,正式靠著這些犀利的長刀巨斧,上砍敵頭、下砍馬腿,機動靈活,血戰肉搏,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鐵浮圖。

武經總要中的宋代長刀

旺盛的士氣。

主將是一支軍隊的主心骨。主將英勇善戰,往往這支軍隊就英勇善戰。

郾城大戰中,面對金兵。岳飛首先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岳雲,岳飛身先士卒,率背嵬鐵軍直衝敵陣。關鍵時刻,岳飛親自出戰。極大的鼓舞了岳家軍的士氣。


上將噯福斯

鐵浮屠就是鐵塔的意思,也就是硬盔甲武裝起來的重裝騎兵,士兵全身披著重甲,只留倆眼晴,馬也一樣,只露四隻蹄子,遠處看象鐵塔一樣,宋金交戰,一開始鐵浮屠和柺子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讓金軍撿了便宜。到了後來,被岳飛、劉錡、韓世忠利用挖壕溝,大砍刀、長斧、長刀、錘子等武器,專砍馬腿,馬披重鎧甲,一旦倒地很難爬起,這時岳家軍再衝上去,就象砍瓜切菜,大敗金兀朮的軍隊。

金兀朮看到,非常悲哀地說:‘’從海上發動戰爭開始,都是以靠這個鐵浮屠獲勝,現在完了!‘’接著就命令奸細秦檜陷害岳飛:汝朝夕以和請,今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


德厚致遠

《鄂王行實編年》。其中寫道:“初,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凡三人為聯,號‘柺子馬’,又號‘鐵浮圖’,堵牆而進,官軍不能當,所至屢勝。是戰也,以萬五千騎來,諸將懼,先臣笑曰:“易耳!”乃命步人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既相聯合,一馬僨,二馬皆不能行,坐而待斃。” 是在證明金人沒有軍事常識都是傻子嗎?大規模重裝騎兵草原而來的金人有這個生產能力?金人和蒙古人作戰方式基本相同都以騎射、輕騎彎刀,漢族偽軍為步兵;蒙古人建立元朝命脩金史宋史,作為第三國修史對倆國都不會偏心;倆國戰爭也互有勝負,金史寫韓、張、嶽之流遇金及潰。也有誇大金軍的意思。


子昇歸山林

鐵浮屠“常勝軍”是金國女真騎兵中的特種騎兵隊伍,由於人馬都重鎧甲,打仗時主要用於正面進攻,因防護能力強一般部隊很難突破。金朝軍隊進軍宋都“臨安”一路戰無不勝,在進軍到昌川時遭遇守將劉錡奮力以死抵抗。金兀朮只能敗退,半路遇岳飛攔截,因敗退部隊能力(包括對行、紀律、士氣及體能)下降,鐵浮屠不但不能發揮強能量,人馬雙重鎧甲反成了消耗能量影響反突擊的累贅(打仗一定時重鎧甲騎兵得下馬成陸兵)。因而路遇岳飛攔截,隊伍難配合只能被岳家軍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