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個好皇帝嗎?

牽著小狗看大海

李煜是不是好皇帝,這得看評價標準是什麼?至少我覺得在“後主”裡面

沒人比李煜更好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李煜的老爸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接過了這個註定要滅亡的國家,也就是說在他接手南唐皇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註定要成了一個亡國之君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在五代十國末期,實力最為強大的後周已經開始了一統南北的戰略計劃,其中後周的南征計劃最主要針對的就是當時的江南霸主—南唐。由於兩國軍事實力的差距,周世宗的南征行動非常成功。公元958年,不斷戰敗的南唐只有把長江以北的所有土地都獻給後周,並且李璟本人還去掉帝號,改稱國主,使用後周年號,既南唐中主。

所以當李煜接手南唐的時候,南唐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在外交方面,李煜對此時已經接替後周的宋朝放低姿態,尊奉宋朝,以給南唐爭取喘息的時間;在時政上對前朝文武官員不計前嫌,唯才是舉;在民生上,減免稅收、免除徭役,重組戶籍,極為重視農業恢復。

但由於南唐經過前朝的戰亂,通貨膨脹嚴重,早就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再加上北宋一統已經是不可違背的歷史軌跡,最終導致了南唐的滅國。

只是當我們評價李煜的時候,並不能給他戴“昏君”的帽子,甚至比絕大多數的“後主”李煜都可以算相當不錯的,他關愛民生,不殘暴不好大喜功,這樣好皇帝中國歷史可並不多。正如南唐舊臣潘慎修,對宋太宗說的:

“若其真為無識無能之輩,何以守國十餘年?”

其實我唯一對李煜有所微詞的就是當初在北宋一統之勢已經完全不可擋的前提下,李煜依舊率領南唐國民負隅頑抗。其中宋軍從開寶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最後攻破金陵李煜投降整整過了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這場戰火致使無數南唐國民流離失所,湮滅於戰火之中,是為李煜的責任。


三觀粉碎機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國的最後的一位國君,不是皇帝,自然就沒有帝號的。史稱“南唐後主”。

他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國”的後主――其祖父南唐國的開國皇帝李昇(889――943),字正倫,原名徐知浩。937年稱帝,先國號“齊”,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又稱其“南唐先主”。

其父李璟(916――961),字伯玉,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即位。拓展了疆土。因好武喜文(著有《南唐二主詞》),奢侈無度,政治腐敗,國力大降。後被“後周國”之武力威脅,自削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李煜961年即位,尊宋為正統,以納貢保國安寧。在971年趙匡胤滅“南漢國”後,李煜自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975年降宋,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978年去世。史稱“南唐後主”或“李後主”。

歷史的看,亡了國的李煜是“政治上的低能兒”,治理國家是無建樹的。可以說是即誤國誤民,又誤家誤己的。他的才華主要體現在書法、工畫、音律、詩詞等藝術領域之中,尤其是在詩詞等藝術上造詣極深,有人說他“詞冠天下”,有人說“詞樹旗幟” ,是中國史上有名的“亡國詩人”、“千古詞帝”,其作品被收錄在《宋詞》。南唐被宋所滅,李煜降宋後,被封“違命侯”。其詩詞大都不是其在“太平盛世而作”,尤其是“傳世詩詞”大多是思念故國、感懷往事、憂國憂民,被宋太宗趙光義疑有“復國不純動機”而被毒死。李煜精通書法、繪畫、音樂、詩詞,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傳世作品有《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令 · 簾外雨潺潺》、《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破陣子 · 四十年來家國》、《浪淘沙 · 往事只堪哀》等詞,不僅歸錄於《宋詞》,而且大都是中國詞史上的傳世不朽之作。李後主是一個好的詩詞等全面發展的“藝術高人”,但在治國上承祖、父之基業“沉迷於淫樂”,無所建樹。《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反映內心的孤寂,《破陳子.四十年來家園》是對國破家園的無限思念。李煜站在藝術高地上的詩詞,是亡國之後無奈心情的寄託,只能以“詩詞”空懷抱國憂民之志。


張慶東字恕鳴

李煜是個好皇帝嗎? 應該不是,他是一個充滿悲情色彩的皇帝。

滅國被俘,妻子也被旁人當面霸佔,別說是一皇帝,就是一普通人,這也是奇恥大辱。

但是,南唐最終被滅,卻不能都怪在李煜一個人身上,這是不公平的。

每一個王朝,到了氣數將盡時,都是回天乏術,

所謂 大廈將傾 獨木難支。

有史載,趙光義曾經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

潘慎修:“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餘年?”

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誌銘》也有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由此可見,李煜並不是我們通常印象中的昏庸無能,於治國安邦一無是處的君王。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有不少。

三國 吳後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

南朝梁武帝蕭衍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於景陽樓;

陳朝後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於胭脂井中,後被隋將吊出處死。

李煜同樣是亡於金陵的末代君主,卻是遭到後世的斥責非議,討論最多的一位

為什麼呢?

我想這和他在詩詞上輝煌燦爛的成就是分不開的。

作為詩人,李煜真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李煜,自小通音律,好詩詞,形象俊美,有漢魏風采,

這要放到現在,活脫脫就是一 翩翩公子 文藝青年 大才子呀

但是呢,天不遂人願,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開寶九年,976年,李煜38歲,宋軍攻入金陵,漫天的喊殺聲,殺戮的刀劍聲,一瞬間就席捲了整個皇宮,

琴聲在響,卻已惶恐不成調,宋軍部隊舉著嗜血的刀劍,睜著殺紅的雙眼,來到了驚慌的李煜和花容失色的小周後面前,

這時,

絃斷了,

國滅了。

昔日的華服,已不能相符這殘敗的身軀,赤身裸體的李煜和小周後,攜手走進了宋軍的囚車。

李煜面對滿眼瘡痍的江山寫下了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作為亡國之君的李煜被押往開封,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

每到深夜,他站在小樓之上,抬眼南望,思念故國,

眼淚都會沾溼衣襟,

更讓他無比氣憤,而又無能為力的是

趙光義對小周後的侮辱,當眾將小周後的衣服脫光,然後用幾丈紅綾包裹起來,命人抬進趙光義的寢宮。

更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次,他在強暴小周後時,不僅讓宮女太監們圍觀,

還把宮廷畫師召來,進行紀實繪畫《熙陵幸小周後圖》。額,這放現在就是一馬賽克.avi

這裡不得不說一句 ,趙光義這人有點兒變態呀,小時候是不是收到過什麼心理創傷呀。

在這期間,李煜寫下了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公元978年,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此時四十二歲的李煜,在軟禁的梧桐別院中,只能用詩詞慰藉一下淒涼無奈的心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卻不料,正是因為這首詞,斷送性命。

安排在他身邊的密探迅速將這一情況彙報給了趙光義,趙光義聽後震怒。

認為李煜賊心不死,妄想復國,

怒不可遏的趙光義連夜給他賜了“牽機藥”。

所謂“牽機藥”,是古來帝王要將近臣和妃子賜死時所用的毒藥。

牽機藥是中藥馬錢子,馬錢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

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佝僂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就這樣,一個充滿悲情色彩的皇帝,一個才情萬丈的詩人,

在浪漫的七夕節,帶著痛苦,帶著無奈,帶著一絲牽掛,在這個人世間消失了


海客魚

李煜是個好藝術家,卻算不上好皇帝。

他是很有才華的人,但是當上南唐國主卻是個悲劇,不僅是個人悲劇,也是國家之悲劇。原因很簡單,他在才華乃是在文學上,而非政治軍事上。如果僅僅只是沒有政治才能,但兢兢業業、日理萬機也不失為一個好君主。可是李煜完全就是昏君一個,史書上說他“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一眼望去便是個亡國之君。



南唐是盤踞在東南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建國於公元937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政權後,接連滅荊、湖、蜀等割據政權,南唐偏安一隅,後主李煜就沒有一點危機感嗎?

他也有危機感。但他並不是勵精圖治、富國強兵,而是沉溺於佛學中,幻想著佛法無邊,幫他度過危機。他甚至把國庫裡的錢掏出來,招募人削髮為僧,一時間滿大街都是和尚,國都的僧人超過一萬人,這些人的供養都由官府承擔,無疑令國家財政不堪重負。更荒唐的是,他還深信自己乃是佛的轉世,既然自己是佛,還犯得著擔心宋師入侵嗎?他的心思完全不放在治國守邊之上,遂令國家一天比一天糟糕。上行下效,後主李煜崇佛,底下自然有一大堆人跟著吆喝。大臣們投其所好,每見後主,不談政事,只論佛法,或是不吃肉食,只吃蔬菜,持戒修佛。

從國主到大臣都不務正業,這個政權不亡才怪。公元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後主終究不是一佛出世,終究只是個凡夫俗子。事實證明,孔子不雲怪力亂神是對的,神佛幾時曾展現過其無邊的威力呢?從一國之君跌落為俘虜,心理上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宋太祖雖未殺李煜,卻封他一個“違命侯”,明顯帶著譏諷與貶意。



在半囚徒的最後日子裡,李煜寫了不少詞章,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正是亡國之痛,才能寫下如此傳誦千古的詞篇。回首自己身為帝王時的春花秋月,回想王宮中的雕欄玉砌,再看看如今的自己,被囚禁於小樓,仿若隔世。想到這裡,怎麼能不滿腹憂傷哀愁呢,那愁啊,就像一江春水,綿綿不絕。

在李煜寫下這首詞時,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去世,宋太宗趙光義在氣量上顯然不如哥哥,他見了這篇詞後大怒:一個亡國之君,能保全性命,已是朝廷莫大的恩賜,還牢騷這麼多,莫不成想造反麼?他送了一杯毒酒給李煜,這位南唐後主終於解脫了。

有一句話我十分欣賞,“天才也怕入錯行”,寫詩詞,搞音樂,李煜絕對是天才,可惜他入錯行,誤打誤撞當了皇帝,結果誤國誤民,也誤了自己。


君山話史

李煜在我們的心中通常有兩個身份,皇帝,詩人,有人說李煜當皇帝是個笑話,當詩人是個“神話”,對於後半句我完全認同,但對於前半句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撿來的皇位

作為南唐後主,亡國之君,李煜本來是沒機會享受這個“殊榮”的,因為他的皇位就是撿來的,而他根本不想要。

李煜的父親李璟在位時曾立其弟李景遂為“皇太弟”,本意是“兄終弟及”,但是李景遂審時度勢力辭了“皇太弟”的位置,李璟轉而立李煜的哥哥嫡長子李弘冀為太子,可是李弘冀竟然毒殺親叔叔李景遂,而被廢除太子之位,李煜被“趕鴨子上架”成了南唐最後一任國君。

繼位後的無奈

李煜繼位後,形式已經非常緊迫,南唐籠罩在一層陰鬱的氣氛中,李煜也是借酒消愁每日醉生夢死,通過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李煜確實不精通國事,因為他對權利沒有慾望,如果是在盛世,李煜或許能成為一位心地善良,寬宏大量的好皇帝,但是身逢亂世,李煜確實沒有力挽狂瀾的實力。

極力避免戰爭

李煜繼位後直至南唐被滅,都在極力的避免戰爭,李煜繼位之初就派人入宋進貢,表示臣服願奉宋正朔。後來甚至將唐的國號都去掉,改稱“江南國主”。

而當大宋真正發動進攻的時候,李煜有能奮力一搏,死守金陵。據說李煜還曾有殉國的打算。雖然實力懸殊巨大導致亡國,但是並不能說李煜就是位昏君,只是大勢不可逆。而李煜的出降也使得江南免受戰火洗劫。

李煜是一位好皇帝嗎?顯然不是,說嚴重點兒或許算個昏君,因為他確實不懂治理國家,而且他的對手是雄才偉略的趙匡胤。但李煜是絕不是暴君,只是不應該生在那個年代。


一點點歷史

李煜如果生於太平盛世,他可以做一個守成的好皇帝,初繼位李煜實行輕徭薄賦,於民休息的政策,對宋表面臣服暗地備戰,也是很有些策略的,只可惜他生於史上最亂的五代十國,他的治國才略在宋太祖的光芒下很快暗淡了。

李煜跟他爹李璟一樣都是文學愛好者,並且在詩文書畫方面都很有造詣,但歷史證明藝術帝往往都當不好皇帝,像畫家宋徽宗,音樂家李隆基後期,木匠朱由校,不過老朱比他們幾個幸運,沒因為愛好丟了皇帝。

李煜早期的詞風偏婉約旖旎,那時候他在大小周的溫柔鄉了可是不知愁滋味啊,前期的傑作: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後期畫風突變,字字血淚,像《虞美人》、《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等,都是千古名作,王立群老師在點評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時說:用最平實的言語,寫出了常人無法體會的情感;李後主後期的詞中,只能看到兩個字“絕望”。

酈波老師評價李煜:一個不朽的傳奇。

亡國毀了李煜,也成就了李煜,讓他在史上若干亡國君裡脫穎而出,成為“詩詞世界的千古帝王”,但是如果有來生,相信李煜會說“願生不在帝王家”。


如畫四季

生活在詩歌之中的南唐後主李煜!

當我們提起李煜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浪淘沙》中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或者是《清平樂·別來春半》中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又或許是亡國之痛。但是這些並不足以向我們展示出一個真實全面的李煜。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是我們今天江蘇南京人,也是南唐的最後一位國君。與其說李煜是一個皇帝,不如說李煜更像是一位詩人。


其實李煜所在的南唐亡國其實是一種必然現象,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在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來看北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事實上,早在李煜繼位以前南唐的國勢就已經衰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更何況南唐的國策早就有失誤。

通過以上對後唐國主李煜的分析和介紹,我們可以發現,李煜其實在從政方面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但其在文學方面的造就可以用出色來形容,與其說李煜是一個皇帝,不如說其更像一個文學家詩人。

以上為本文的全部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圍觀討論交流!


BM大嘴

在詩詞方面是一個好文人,但在做皇帝方面,還是不夠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