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這是忠良博物館陳列的六頁紙質共產黨早期資料,是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賀道培(行之)寫給著名革命先驅張秋人的兩封親筆書信,共計6頁,文中提到“馬學會”,提到李大釗、高一涵、鄧中夏、羅章龍、施存統,提到李守常“五一”演講等。

早在1918年冬,李大釗與北大教授高一涵等發起組織了一個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當時“馬克思”有譯為“馬爾格時),北大出現了最初一批熱心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分子,為一年後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1919年10月、11月,李大釗分兩期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較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稱之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倡導下,由鄧中夏、黃日葵、高君宇等十幾人在北京最先成立了馬學說研究會,研究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團體—馬克斯(今譯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是中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學會”成員多數成為共產黨早期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主要成員有鄧中夏、羅章龍、劉仁靜、高君宇、張國燾等。


毛澤東率驅張代表團來京,身處北大,他同李大釗、鄧中夏等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1920年初,陳獨秀帶著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信念離開北京,輾轉前往上海,在那裡開闢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基地。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就逐漸成為黨的外圍組織,發揮著吸引群眾擴大影響的作用。設有3個特別研究組和11個固定研究組,會員共60餘人。 “馬學會”成立後,首先蒐集了馬克思學說的各種外文及中文,集資專門建立了收藏共產主義圖書的藏書室“亢慕義齋”。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翻譯馬克思,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安理會活動。主要活動是蒐集馬克思學說的德、英、法、日各種文字的圖書資料,並加以編譯,組織討論會和專題研究,主辦講演會、紀念會等。 “

馬學會”的發起人是李大釗而創始人是範鴻劼。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一1927年4月28日)

早期革命者通信記錄北大“馬學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範鴻劼(1897-1927)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鎮人,1918年入北京大學學習,積極參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創始人範鴻劫領導了五四愛國運動以及北方地區的各次革命鬥爭。192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10月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立,是小組最早成員之一。1922年6月,被選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北京地委執行委員、團地委書記。同年7月至1923年6月,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委員長。1923年7月至1927年先後任中共北京區執行委員會兼北京地委委員、委員長、組織部長,中共北方區委宣傳部長,主編過北方區委機關刊物《政治生活》。1927年4月6日同李大釗一起被奉系軍閥逮捕,28日英勇就義。 

[典藏之屋 ]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