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中美貿易戰暫時不打了,美國也將有條件取消對中興公司的銷售禁令。但是國人在“芯痛”之後徹底警醒了,本土芯片產業走上了自力更生髮展的道路,芯片應用全面替代也逐步開啟。預計到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國產芯片將形成全面可替代。

未來,在這一確定性大趨勢演變場景下,中國本土芯片公司將逐步吃下國內芯片市場萬億級蛋糕,並且還會走出去佔領國際市場的蛋糕。

一、智能時代,萬億級中國芯片市場蛋糕芯片被喻為“工業糧食”,伴隨著科技和社會生產生活的發展,芯片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且無所不能。小到身份證、銀行卡,大到手機、電腦,甚至在飛機、衛星等系統中,都安置著大小不同和功能各異的芯片。

隨著智能手機洗牌,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的不斷深入,還有接踵而至的5G、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等新業態,無不形成了對芯片的超大需求。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場,每年消耗全球54%的芯片,但是國產芯片自給率則不到30%,市場份額更不得10%。

海關總署公開信息顯示,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

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額佔中國總進口額的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芯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二、中興禁售令事件與芯片自力更生之路芯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芯片組,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芯片組合。它們相互依賴,組合在一起能發揮更多作用,比如,計算機裡的中央處理器(CPU)及手機中的射頻、基帶和通信基站裡的模數轉換器(ADC)等,就是由多個芯片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電路。

芯片的種類很多,僅從產品種類來說,芯片的種類就有幾十種大門類,上千種小門類。如果涉及設備流程的話就更多了。美國是整體式、全方位處於領先地位,目前中國只是在某些領域裡面有所突破,並且這些領域也並非核心、高端的領域,比如中國在存儲器、CPU、FPG及高端的模擬芯片、功率芯片等領域,幾乎是沒有的。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今年4月16日,在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妥善解決大背景下,美國商務部宣佈,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與此同時,英國的網絡安全監督機構也發出一封措辭強烈的公函,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因為其所有權屬於國家引發安全擔心。英特爾中國區方面回應稱,我們已經知曉美國商務部的命令,並將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產業就容易被遏制。美國對中興通訊出口管制,讓芯片國產替代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尤其是大量依靠進口的高端芯片。我國所需核心芯片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亟須改變。

2014年6月,國務院頒佈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設立大基金,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且明確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中國製造2025》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圍繞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信息通信設備、操作系統及工業軟件等方面發力。同時提出,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的優勢,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第一期成立,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2018年3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第二期募集啟動,市場預計二期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資金更多將投向芯片設計領域。國家基金如此大規模扶持芯片行業,是為了擺脫長期以來對海外芯片的依賴。同時,發展半導體芯片產業是中國科技真正崛起的必經之路,現在美國政府處罰中興,緊迫形勢更加刻不容緩。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在中美貿易摩擦勢頭剛起時,中國商務部宣佈從今年1月1日起,對國內芯片企業減免2~5年稅收,覆蓋高中低端芯片,從電腦到手機以及其他電子設備。

4月20日,阿里巴巴宣佈全資收購中天微,這是阿里在人工智能領域佈局的重要環節,也意味著阿里正在搭建新的生態系統。5月4日,由中科院孵化的寒武紀科技昨天在上海發佈了我國首款雲端智能芯片及新一代終端智能處理器。聯想、曙光和科大訊飛等合作伙伴同時發佈了基於這些產品的最新應用。這意味著我國在智能芯片的設計和應用中取得了新進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產業基石,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又是發展創新的必經之路。自力更生,逐步掌握芯片話語權,就成為“中國芯”公司的選擇!

三、發力支持國產芯片,政府採購大動作儘管美國對中興銷售零部件和軟件的禁令將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對中國的芯片產業敲響警鐘,社會各界普遍呼籲國家層面加強對芯片研發的扶持力度。

近日環球時報報道,在中央國家機關發佈的新採購名單中,服務器產品的技術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為龍芯、申威、飛騰等國產CPU都被列入了政府採購名錄,“中國政府採購也開始發力國產芯片了”。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5月17日,中央政府採購網公告發布了《2018-2019年中央國家機關信息類產品(硬件)和空調產品協議供貨採購項目徵求意見公告》。在公告下方提供的系列附件中,是關於服務器、交換機、空調產品、臺式機、筆記本以及信息類產品的具體技術指標。

在關於服務器的採購技術標準徵求意見中,可以發現今年公佈的服務器產品採購類別有了一大調整:在原有服務器等類別的基礎上,增設了“國產芯片服務器”這一新的類別,其中包括龍芯CPU服務器、飛騰CPU服務器以及申威CPU服務器。

既然國家層面列出了這個採購名錄,說明與國產芯片相配套的服務器產品已經準備好了!

芯片產業開啟國產替代之路!萬億蛋糕自己吃!

此前,進入政府採購協議供貨範圍的服務器廠商,配置的都是美國英特爾公司的E系列芯片,國產芯片能否較好地實現對英特爾系列芯片的替代呢?對此,胡偉武表示,目前在一些比較固定的應用場合,龍芯可以實現對英特爾的替代,但考慮到芯片產業的發展還包括軟件環境、軟件生態的整體成熟,中國國產芯片要形成全面可替代,應該要等到2020年至2025年間。只有有了一定的批量後,有些問題才會發現,在這個應用的過程中慢慢成熟,慢慢成長。

對於國產芯片何時能挑大樑,胡偉武表示,首先,要有決心,我們必須自己建構自己的產業生態;其次,要有信心,要相信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在使用中發現問題,我們自主的CPU是能夠把自己的行業生態撐起來的;第三,要有耐心,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