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答 | 江隱龍

曹丕稱帝后據“五德終始說”正土德,土尚黃,曹丕即改元“黃初”,這也與王莽相同。又漢正火德,水克火,曹丕遂將國都“雒陽”更名為“洛陽”,以應“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之意。

曹丕代漢,受禪位,據中原,得玉璽,是不是足以證明其天命之正統了呢?不是。在這裡,嬴政所提出的“功業理論”得到了弘揚:天下尚未統一,誰有資格稱帝呢?這一理念在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時得到進一步的明確: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臣愚誠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竊以為苟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雖華夏仁暴,大小強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獎一國謂之正統,而其餘皆為僭偽哉。”

以此而論,只要天下沒有統一,皇帝便有名無實,也便不存在正統。曹魏沒能統一天下,因為與其並存於世的尚有西南的蜀漢以及東南的孫吳兩大帝國。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在蜀漢君主劉備的眼中,劉協的禪讓是為曹丕所迫,自然是不合法的。曹丕代漢不是受禪,而是“假禪讓為攘奪”,所以作為漢室宗親,劉備有義務也有權利舉起“興復漢室”的大旗,延續漢朝的天命。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然而劉協身為漢朝天子,畢竟已經對曹丕行使了禪讓禮,這一層如何解釋?劉備選擇了相信“漢帝見害”的傳聞,追諡劉協為漢愍帝,隨後——或許有些迫不及待地——登基稱帝。與後世北宋的欽徽二宗被虜不同,漢朝的末代君主已經對曹丕行使了禪位大典,所以劉備沒辦法如南宋那般可以名正言順地打著“迎二帝”的旗號北伐。他只能堅信漢帝已經被曹丕害死,並像模像樣地安排了一場為劉協發喪的戲碼。劉協此時還沒有死,事實上曹丕對他還算不錯,然而在蜀漢的語境下,他已經成為了“漢愍帝”。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經過這一場發喪大戲,劉備的蜀漢在其法理上成為東漢的延續,其正式國號為“漢”。因為並不存在改朝換代,所以其德運依然為火德。但漢朝的衰落畢竟是事實,劉備也需要祥瑞以證明火德的復興。劉敬叔《異苑》中記載了這樣的一故事:“蜀都臨邛有火井……桓靈之際火勢漸微,諸葛亮一覽而更盛。”這其中自然隱含了劉備將重振火德之意。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相比於曹丕對禪代的苦心經營,劉備在讖緯、德運上所花的精力不多,這源於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曹丕異姓易代,政治上先天不足;而劉備卻有道義上的優勢。這其中不僅僅有“血統即正統”觀念的影響力,兩漢畢竟有著四百年國祚,末代皇帝劉協又非暴君,他身上積累著二十四代先帝籠絡的天下人心。如果劉備不能利用其血統,部分地繼承這部分人心,以其一州之地也是很難與曹魏、孫吳爭雄的。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從曹丕與劉備對天命的爭奪戰來看,似乎有一絲“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的黑色。然而除了兩人之外,三國時期還有一個天命的競爭者,那就是孫權。孫吳的國力在曹魏、蜀漢之間,但從政治資本上來看,他完全沒有稱帝的資本。曹丕持漢朝天子,可以通過禪位易代;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可以不加證明直接繼承漢朝正統。而孫權兩者皆無——他的稱帝,只能另闢蹊徑。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而他的理論基點,在於“為漢家除殘去穢”。劉協在時,他討曹操以報漢室;曹丕代漢,那天下就陷入了“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的境地。在穩定與劉備的關係之後,孫權於終於在“無主”的前提下稱帝了。與王莽、張角、袁術、曹丕等代漢或意圖代漢的“先賢”一樣,孫吳當然也主土德,其稱帝前後也分別以“黃武”、“黃龍”為年號。這樣,三國時期東漢的天命在德運上也實現了兩分:曹魏、孫吳為土德,蜀漢為火德。而歷史在此似乎又順應了“五德終始說”:先是土德的曹魏滅亡了火德的孫吳,然後司馬氏代魏,建立了正金德的晉國;最後是金德的晉國滅亡了土德的孫吳——火生土,土生金,五德循環,絲毫不差。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與此同時,劉備與孫權的帝業又恰好應證了兩條讖語,一條是東漢末年的“益州分野有天子氣”,一條是秦朝的“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劉備興帝業於益州,孫權後遷都於金陵,這也算是歷史給人類開的一個神秘的玩笑吧。自秦以降,逐漸完善的“五德終始說”和讖緯之學在東漢末年迎來了三分天下的局勢,天命理論遂能在三國時期形成高峰。三國時代在天命理論中的另一個突出“貢獻”是,通過曹操、曹丕父子的制度建設,完善並發展了王莽的禪讓程序,以至於在日後幾百年間的王朝更迭中幾乎看不到湯武革命式的運動,禪讓成了改朝換代的絕對主流。

中國歷史上2大神奇讖語,分別在劉備孫權身上應驗,人算不如天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