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有哪些好笑的歷史?

汪宗凱

學在齊魯,悟自珞珈,十省拾捌城,分享學生資訊,解答報考疑惑。

中國高校在一段時間內有一段長時間的校史篡改風波,今日大多已經成為定局,但還是可以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回顧,去審視,去聆聽。

武漢大學校史疑似造假

1983年剛辦完70週年校慶的武漢大學,在1993年原本正籌辦80週年校慶的“跨越式”地舉辦了百年校慶,之後立馬開始標榜自己是“全國著名大學中第一所舉辦百年校慶的高校”

一時間,武大在全國高教界篡改校史罪名坐實。

武漢大學與1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不存在傳承關係,唯一的聯繫是武漢大學前身

國立武昌高等師範 學校在1913年創辦時,曾使用自強學堂(1902年改名為方言學堂,1911年停辦)的校舍。事實上,武大1992年之前,也一直以1913年為校史起點的正源,並以此為前提舉辦過多次校慶活動。

江南大學校史疑似造假

2001年1月4日,由於教育資源限制了發展,2001年1月4日,經教育部批准,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和無錫輕工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江南大學。

在第二年就高調舉辦了“百年校慶”,理由竟是其前身之一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前身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有一小部分師生是從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分過來的,這種“歷史淵源”,讓新組建的 江南大學擁有了自稱“百年老校”的資本。將校史牽強攀緣到一些老學校身上的做法,在安徽、湖南等地的高校中也曾出現過。

浙江大學

湖南大學

以上兩所高校,我就不打算討論了,用校舍來延續校史固然不對,但必須要提及的是,校史的長短與能力一定正相關麼?全不盡然吧。

不喜勿噴,文明評論,挖掘你知道歷史真相


叮噹龍的萬能口袋

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的合併

大概在1998,99的時候,南京大學打算了東南大學合併,這樣清華北大就可以走一邊去了。最後沒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名字沒商量好。

南京大學很雞賊,就跟東南大學提議:“你東南大學出個南字,我南京大學出個京字,合起來就是‘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還有這種操作?不帶這麼玩的,那不如我們出東南大學的東字,你們出東南大學的南字,合起來就叫‘東南大學’”

初步定名沒談攏,兩個學校再一合計,我們都在江蘇,不如就叫江蘇大學吧!

江蘇大學:“???”

“你們合併要拿中國第一名校我沒意見,可不能連名字都搶吧!”

這樣是不太合適,那不如叫1949年之前的名字(這兩個學校以前是同一所學校),ZY大學。

報到教育部,教育部不開心了,你不在北京叫什麼ZY?乾脆你們別合併了,你們合併之後事多,而且還有可能引得清華北大合併,多麻煩是不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無要有說

北京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傳這麼一句話:北大老,師大窮,清華燕京可通融。清華,北大,師大和燕京這四家歷史上是有淵源的,歷史上又多次的分分合合的故事這個暫且不提。這句話說起來好笑也不怎麼好笑,就當給大家講個趣聞吧!

“北大老”指北京大學很多學生都是“高齡”學生,甚至很多都是已婚的,所以說“北大老”北大學生不是擇偶好選擇。

“師大窮”指的是當時的北京師範大學學生都是“寒門考生”,而當時的“師大”是不收費的,所以說師大學生也不是擇偶的選擇。

“清華燕京可通融”指的是當時的清華,燕京的學生家庭條件都比較不錯,學校也不錯,是擇偶不錯的選擇。這個通融可不是指學分不夠,走後門的“通融”!


雨辰雙軒1216

我瞭解到網上有關西南醫科大學改名的一些調侃!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好笑!

瀘州醫學院即西南醫科大學前身,1978年正式升格為瀘州醫學院!2015年4月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2015年12月定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從瀘州醫學院到四川醫科大學再到西南醫科大學,名號越來越大!好笑的是從命名四川醫科大學到西南醫科大學只經歷了短短的8個月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