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出行,還是開共享汽車?這是個問題

魯網濰坊5月24日訊劉先生最近有點兒困惑,買車出行還是開共享汽車,這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個問題。“以前沒有共享汽車的時候,肯定是會首選買個車開,畢竟自己開車跑業務還是更方便一些,現在據說青島已經是全國第二大共享汽車城市了,出門一直開共享汽車,方便很多啊!”

买车出行,还是开共享汽车?这是个问题

劉先生是共享汽車品牌大道用車的用戶。最近出門,他都喜歡直接開輛共享汽車,劉先生說:“我買一臺普通的能源汽車,補貼後上路價格在8萬元左右,而我每天開大道用車上下班,一年下來費用不到7000元,買一臺車的費用夠開十幾年的共享汽車了。”劉先生家離上班單位十公里,以大道用車1元/公里(里程費)+0.2元/分鐘(時長費)的收費標準計算,他每天往返通勤的費用約30元,8萬塊錢他可以跑十年,而且使用共享汽車,他還免去了停車費、洗車、養車、充電維護的成本和麻煩。

據調查,目前市場上的共享汽車平臺有“分時租賃”和“隨用隨還”兩種模式,兩者區分的關鍵在於有無固定網點取還車。分時租賃的模式需要在市區設置固定的停車充電網點,用戶要到固定的網點取車或還車;“隨用隨還”模式的代表如大道用車,以城市熱力、出行大數據為依據,按需求將適宜密度的共享汽車投放在大街小巷,無人值守,用戶隨時可用,合法停車位均可以自由還車。

买车出行,还是开共享汽车?这是个问题

研究資料顯示,道路上每多1臺共享汽車,就可以減少多達11臺私家轎車對資源的佔用,共享汽車是解決個人出行消費升級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大道用車的這種大密度按需投放,為用戶帶來了如同私家車一般的出行便利,卻沒有私家車的養車成本和麻煩,能為用戶提供諸如通勤、社交、救急等全場景的出行服務,將很大程度上降低私家車的購買需求。

买车出行,还是开共享汽车?这是个问题

“共享汽車運營模式的成熟將大大提高每臺車的利用率,使每一臺車物盡其用,減少空駛和能源消耗,這也有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尾氣汙染。”業內人士分析,綜合使用成本、便捷性、交通和環保壓力等因素,在國家逐漸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同時,相比買車,共享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普華永道曾預測,未來全球道路上只需要目前 1%數量的汽車,可以想象市值萬億的汽車銷售、千億的汽車保險、汽車金融、停車場以及汽車後市場的規模將被徹底洗牌!怪不得互聯網思想家Jeremy Rafkin在他的著作《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中多次談到,物聯網和共享經濟等新科技將極大地降低商品的邊際成本,並改變市場的經濟形態。(通訊員 紀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