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有什麼表現?

型男東海Terry

坐骨神經痛是一個症狀表現而不是疾病診斷,在我的工作中常遇到的有四種,根據卡壓位置不同,導致的症狀各有自己的特點,寫一下供參考,對號入座。

外側坐骨神經痛的看過來

L4-5椎間盤突出症

L4-5椎間盤壓迫L5神經引起的疼痛表現多是腰痛,伴隨著臀部外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大腳趾附近疼痛或者麻木。咳嗽打噴嚏會疼痛,活動後加重。

臀中肌綜合徵

在臀中肌部位存在神經的卡壓,臀中肌有明顯的壓痛,並會出現臀部外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是的你沒有看錯,和L4-5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路線,很容易混淆和被漏診。特點是夜間休息疼痛,剛活動時疼痛,活動一會減輕,活動時間過久又會不適,停下來會加重

後側坐骨神經痛的看過來

L5-S1椎間盤突出症

L5-S1椎間盤突出壓迫S1神經根引起疼痛。腰痛,臀部後側,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小腳趾外側疼痛和麻木。咳嗽打噴嚏會痛,活動後加重,坐軟沙發的時候疼痛。

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部位卡壓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典型),疼痛路線是臀部後側,大腿後側,小腿的

後側和外側,梨狀肌有壓痛點和放射點,久坐硬凳子的時候會感覺到臀部疼痛。

總結

我們身體出現坐骨神經痛,疼痛看起來表現形式很像,但是一定要找到源發點,不然怎麼會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康復率自然也提不上去。耐心查體,綜合分析,混合出現就都找出來同步解決。


健康新語

坐骨神經痛從病名來看,是由於坐骨神經受到牽拉刺激、壓迫等所產生的以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所以,本病的表現為:坐骨神經走行區域的疼痛,以及更嚴重的神經病變,如肌力的減退,腱反射的異常等等。

首先,來看一下坐骨神經的組成和走行。它主要由腰叢的腰4、5和骶叢的骶1、2、3神經根組成。它從骨盆的梨狀肌下孔穿出後行至臀部,而後由臀部向後外側下行至膕窩,在向下行至小腿後外側和足部。坐骨神經在走行向下的過程中會發出分支,支配相關的肌群,或是分出感覺神經。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有2類,一類是坐骨神經本身的炎症,即坐骨神經炎。另一類是其他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疾病等)引起神經根受壓所致的疼痛,即繼發性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痛”一般為單側疼痛。疼痛出現在坐骨神經走行的區域,一般以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以及部分足部為主。由於疼痛劇烈,患者常為了緩解疼痛而出現腳尖著地等異常姿態;咳嗽、用力下蹲會增加椎管壓力,加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加重疼痛。由於神經有支配肌群運動的功能,所以,較嚴重的坐骨神經壓迫會引起肌群肌力的下降,由病因、病變部位、病變程度決定;同樣的,皮神經所支配區域還會出現皮膚感覺的減退甚至消失的表現。神經損傷會出現病理徵,當坐骨神經壓迫嚴重時,會出現坐骨神經牽拉試驗陽性、lasegue徵陽性,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本期答主:向益,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坐骨神經來自於腰椎,經臀部、大腿後側部,向下延伸至小腿及足部。此範圍內任何一部分受到異常壓力均會導致坐骨神經病變、引起疼痛,稱之為坐骨神經痛。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腰椎狹窄而壓迫到神經。其他疾病如腰椎關節炎、腰椎滑脫、臀部肌肉腫脹、局部腫瘤,也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疼痛感從後背沿著臀部,順著大腿後側延伸,一直到小腿的側面或者腿肚,甚至是足部,疼痛的初期只會感到背部的痠痛,隨著坐骨神經受到擠壓才會出現一些典型的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腳麻、無法彎腰等現象。

坐骨神經痛患者忌吃咖啡、辣椒、酒、花椒、冰淇淋、冷飲、巧克力等。還有一些食物能夠預防或者緩解疼痛的症狀,如西藍花、紅薯、圓白菜、土豆、西紅柿、洋蔥、大蒜、西芹、香菇等蔬菜菇蕈類,荔枝、獼猴桃等水果類,瘦肉、動物肝臟、魚肉等肉類,糙米、燕麥、麥麩、黑麥、蕎麥、小麥胚芽等穀類,瓜子、腰果、核桃、杏仁、開心果、栗子、松子、花生等堅果類,黃豆、紅豆、綠豆以及蛋類、乳製品等。

根據上述食材推薦一種搭配食用方式,即紅豆糙米飯,具有緩解炎症、安定神經的作用。紅豆富含B族維生素,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安定神經的作用,可以緩解神經發炎的疼痛,舒緩坐骨神經痛引起的不適;糙米含有維生素B1、B2、B3、B5、B6等營養素,與紅豆所富含的營養素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對抗坐骨神經痛。


科學運動與健康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佈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徵。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性,即坐骨神經炎。

  坐骨神經痛常常在外傷、體力勞動或受涼後起病,或由於以上原因而復發,多數表現為一側疼痛,個別為雙側。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表現為一側腰部、臀部疼痛,並向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外側放射。走路和改變體位可使疼痛加劇,平臥時病腿抬高受限。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部位於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會使疼痛加劇。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大多數是腰椎問題,所以,拍腰椎片或做腰椎CT檢查很有必要。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多發於腰4~5及腰5~骶1,約1/3病例有急性腰部外傷史,多數患者發生於20~40歲之間。臨床特點是有數週、數月腰背痛,而後一側下肢的坐骨神經痛。體檢除具有坐骨神經痛的一般症狀外,還有腰背肌緊張,腰部活動受限,脊柱側彎,病變部位的棘突壓痛。


家庭醫生在線

提及坐骨神經痛這一情況,很多人可能還是比較陌生,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患者在臨床上會有什麼具體表現存在呢?


所謂的坐骨神經主要是來自於機體的腰椎,並且經其臀部、大腿後側部向下延伸至小腿及足部。如果在此範圍內,機體的任何一部分受到異常壓力的話,都可能會導致坐骨神經病變疾病的發生,最終引起疼痛。


臨床上的坐骨神經痛患者,最為典型的症狀為放射性疼痛,單側居多,疼痛感從腰部沿著臀部,順著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和牽拉坐骨神經時疼痛明顯。咳嗽、噴嚏、用力時加劇。部分患者可出現肌力減退,嚴重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專長:腦血管病、脫髓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頭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醫聯媒體

消除坐骨神經痛,這幾個體式效果特別好!

眾多辦公室職員,在工作時,坐下就是一整天。短時間的坐姿一般人還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坐下便是一整天,而久坐造成的後果便是會感受到坐骨神經的疼痛。尤其對女性而言,長期久坐不運動會使脂肪下移,轉到肚子,pp上,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肚子pp越來越大,注意大不是翹,是會影響美觀的鬆弛。

是不是感覺到久坐很恐怖呢。沒關係,接下來小咖就為大家帶來了久坐福音。練習這5個瑜伽體式可以有效的消除坐骨神經痛同時也幫助我們塑造體型。(插圖)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幾個瑜伽體式吧!

體式1:八扭式

1、保持蹲姿勢,兩手臂放於身體前面約一倍半到兩倍肩寬。

2、呼氣上身下蹲,用雙腿夾住一側手臂,將上方大腿放於兩腿間的大臂上,下方的腳勾住上方的腳。

3、吸氣上身前傾,將重心放於雙臂之上,雙腳離地。

4、保持3-5個呼吸,換反方向。

體式2:手倒立式

1、 雙手撐地,上半身挺直,腳踩在牆上,使身體呈90°,保持重心穩定。

2、 收緊大腿肌肉,髖用力向上提,腳尖踩在牆上。

3、 腳尖離牆,向上蹬直雙腳,腳趾上抬。收腹和大腿肌肉,雙腳併攏向上伸展,使整個身體成儘量成一條垂直線。保持重心,保持此姿勢3-5個呼吸。

體式3:倒立哈努曼式

  1. 1、雙手撐地,上半身挺直,腳踩在牆上,使腿部與地面平行,上半身與地面垂直,保持重心。
  2. 2、收緊大腿肌肉,髖向上提,腳尖踩在牆上。
  3. 3、 腳尖離牆,向上蹬直雙腳,腳趾上抬。收腹和大腿肌肉,雙腳併攏向上伸展,使整個身體成儘量成一條垂直線。
  4. 4、雙腿向上向後抬高,雙腿肌肉收緊,張開雙腿,使雙腿與地面平行。雙臂支撐身體的重量。
  5. 5、保持身體重心,平穩呼吸,保持此姿勢3-5個呼吸。

體式4:肩倒立式

1、仰臥在墊子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向地面,雙腿慢慢向上抬高,與地面垂直,膝蓋和腳尖繃直。

2、吸氣,手臂保持不動,臀部、腰部和背部慢慢向上抬起,雙腿繼續向頭頂方向傾斜,直到腳尖點地。

3、呼氣,彎手肘,雙手扶住兩側後腰,支撐身體,慢慢向上抬起左腿,右腿姿勢不變。

4、慢慢抬起右腿,直到雙腿併攏挺直,與上半身保持在意直線上,與地面垂直。

5、保持此姿勢3-5個呼吸,保持重心穩定。

體式5:手倒立後彎變體

1、 雙手撐地,上半身挺直,腳踩在牆上,使身體呈90°,保持重心。

2、 收緊大腿肌肉,髖向上提,腳尖踩在牆上。

3、 腳尖離牆,向上蹬直雙腳,腳趾上抬。收腹和大腿肌肉,雙腳併攏向上伸展,使整個身體成儘量成一條垂直線。

4、大腿肌肉收緊,曲雙膝向後彎曲。

5、保持重心,保持此姿勢3-5個呼吸。

體式6:肘倒立側變體

1、 雙膝併攏跪坐,雙手放在身前,十指交叉緊扣,手肘打開與肩同寬,使手臂和雙手形成一個三角形,固定好姿勢。

2、 將頭置在"三角形"內。頭頂中心位置,後腦貼著手,眼睛直視腳後事物。其後,以手心包著頭,慢慢蹬直膝蓋,提高臀部。

3、 雙腳完全蹬直,以腳尖點地。雙腳向自己的頭部慢慢移近,直到上半身和腰垂直

4、 固定好手與手肘,收腹提臀,呼氣,將雙腳抬起至與大腿成水平狀態,膝蓋彎著。手肘受力80%,頭部受力20%。

5、 吸氣,向上蹬直雙腳,腳趾上抬。收腹和大腿肌肉,雙腳併攏向上伸展,使整個身體成儘量成一條垂直線。

6、 保持3-5個呼吸。

體式7:吡奢密多羅式

1、貓式的基本姿勢一樣雙膝跪在地上。

2、將雙手手掌翻轉放在地上, 身體向前傾,使腹部支撐在雙肘上,伸直腿部讓腳趾間踩住地板。調試自己的身體位置重心。

3、吸氣,將雙腿抬離地板,眼睛直視前方,彎曲雙臂支撐身體,將左腿側放在右肘處,雙腿呈150°。

4、上半身與腿部平行,面部朝下直視前方,脖子用力收縮,臀部用力向上挺,腰部挺直。

5、保持此姿勢3-5個呼吸。

為大家奉上這幾個瑜伽體式的小咖感到很開心,雖說小咖不是妙手回春的醫生但是小咖為大家找到了一種很方便又實用的方法幫助大家減輕身體上的痛苦。當然了大家也不要偷懶,記得有時間就要練習這幾個瑜伽體式哦!

好東西就要大家一起分享啊,小咖為大家整理的這幾個瑜伽體式,大家可以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做一個樂於奉獻的好孩子哦!當然了,大家如果還有希望小咖為大家整理和介紹別的瑜伽體式可以留言給小咖。


瑜伽微社區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很多來自梨狀肌引起,腰椎壓迫也有引起坐骨神經症狀,

坐骨神經疼痛,由坐骨神經下延線產生通絡分佈區以下從放射痛,拘急痛,刺痛,下肢伸展痛等症狀,疼痛起自臀部沿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趾外側,引起坐骨神經痛有如腰椎,梨狀肌,等原因,如溼熱,物質壓迫等,

如梨狀肌腫大以五指毛桃,一條根,穿山龍,舒筋松燉豬尾骨內服有良效。

如腰椎諸症引起以舒筋松(青草)歸尾,毛桃,七葉蓮有特效


漳州捷元堂骨傷科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佈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徵。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坐骨神經痛。

據臨床醫療統計顯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較常見病因就是腰椎間盤突導致神經壓迫,所以說坐骨神經痛其實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一種顯著症狀,可以說二者互為因果,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坐骨神經痛患者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而也有相當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我們瞭解他們才能不混淆!


2.適當的睡姿,腰椎病人,通常選擇,仰睡,仰睡的時候,腰部可墊一枕頭,枕頭的高度應以自己的拳頭高為好,這樣會緩解疼痛。俯臥,俯臥相當於,腹背肌鍛鍊,患者上胸部抬高,保持10到30分鐘,可加強腰部肌肉,緩解疼痛。

3.選對枕頭,腰椎病人,枕頭要選用低枕睡眠,枕頭的寬度,要比自己的肩寬為好,高度,以自己的拳頭高為好。這樣有益於血液循環,有助於大腦供血。

5.適當的腰部按摩,病人在晨起的時候,雙手搓熱,按摩腰椎部位,按摩時間因人而異,直到腰部發熱為止,可緩解疼痛部位疼痛。

6.換位睡眠,有坐骨神經痛的人,睡覺的時候選擇仰睡,時間久了,不舒服,可以換個姿勢,側臥,側臥的時候,枕頭的高度應該墊高,以肩高為好,以肩部不感到疼痛為好,雙腿向腰後方向側臥位。

7.睡硬板床,不能睡過軟的床墊,過軟的床墊會加重腰部疼痛,硬板床能使腰部肌肉得到放鬆,減輕疼痛。注意,要鋪被褥,5到7公分厚為好,不可以太厚。

8.適當的增加髖胯部訓練。坐骨神經痛胯部處於緊張狀態,也會使血液循環以及新陳代謝等受到影響,增加訓練改善你雙腿的經絡循環。


斐壹度家庭康吧

劉醫生談骨論筋🍀坐骨神經痛🍀

什麼是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起源於腰骶部的脊髓,由腰4、5和骶1、2、3神經根組成,經過骨盆中的梨狀肌,沿臀大肌深面向下走,再沿大腿後面到小腿後外側,然後到足部。支配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和足的全部肌肉及相應部位的感覺。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大體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1.原發性比較少見,如坐骨神經炎。2.繼發性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而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如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徵等。其中腰突症是引起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

坐骨神經痛有哪些表現

1.疼痛。主要在坐骨神經分佈區。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被動體位,如屈膝屈髖,一側臥位等。咳嗽用力等腹壓增加時疼痛加重。

2.下肢肌肉無力,嚴重的不能行走甚至癱瘓。

3.支配區域的感覺減退。麻木。

4.有些有坐骨處的壓痛。

5.神經牽拉(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6.跟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坐骨神經是患者表現的一種症狀,其實這種症狀最主要的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來的一則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的一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