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城市養和在農村養有什麼區別?

_玖玖喵咪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選擇將孩子帶進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農村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那麼孩子在城裡養和在農村養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一下純屬個人觀點。不得不承認,城裡的教育水平是普遍高於農村的,平均來看在城裡學習的孩子成績較好。但是,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會有優秀的孩子,今天我主要說一下普遍情況。在城裡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師資力量更強,許多父母還會讓孩子在外面上輔導班或者學習一些其他的特長,另外在城市裡的孩子見識比農村孩子見識廣,但是很多家長溺愛孩子,所以城裡有些孩子會比較嬌氣。而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他們不僅要上學還要幹農活,並且農村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氛圍不是很好,農村小孩市面見得少,有時候會比較靦腆或者是自卑,但是農村孩子會比較自立自強成熟較早。孩子的成長不僅要靠自己,還與家庭和學校教育息息相關。

希望能幫到您,農醫生祝您成功。


農醫生

關於這個問題,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故事,大家一看就知道,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別在那。

1、老公在省會城市上班,我帶著女兒去他那裡住,在樓下玩的時候,碰到了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一個人是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女孩,另一個是留守在農村的小男孩。

小女孩落落大方,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無論誰問什麼,都口齒清晰的回答,並且別人給她什麼東西,都會有禮貌的說謝謝。而小男孩一直躲在媽媽身後,誰問他什麼,都不理不睬,別人給他東西吃,抓過來就吃沒有一句謝謝,男孩的媽媽教他給別人說謝謝,他不但不聽還說髒話,男孩媽媽無奈苦笑說,在老家農村很多大人說髒話,他跟著學的,怎麼打都改不了。

後來,有一個漂亮的30多歲的女人開車經過,小男孩看到開車的是個女人,竟然脫口而出說,女人家開什麼車。這話說出來我都驚呆了,這話從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真的可以看出平常家裡的教育狀況!

我帶著女兒坐電梯上樓,發現小男孩也在電梯裡,我問他你去幾樓,我幫你按,他不理我,我只好按了自己的樓層,後來跟同樓層的人說起這個男孩,她們說男孩在農村家裡沒有見過電梯,也沒有坐過,所以來到這之後,就一直坐電梯不下來。小男孩一直留守在農村,今年暑假才被父母接到打工的城市,所以小男孩對城市的很多東西都充滿了好奇。

城裡孩子習以為常的,農村孩子卻覺得稀奇無比!

2、我女兒大姑家在城市,二姑家在農村,她們兩家都有一個兒子,差半歲,都是兩歲半上的幼兒園。

過年回家,大姑家的兒子已經會說會跳,而二姑家的兒子還在學著好好吃飯。問他們在學校裡學了什麼,大姑家兒子說,學了唱歌畫畫,還學了手工製作,還有英語,說完還給秀了一段英語,而二姑家的兒子卻說他們什麼也沒學,到學校裡看看電視玩玩玩具就回家了。

二姑說,農村的幼兒園真的條件不好,教學水平也不行,就這她給自己兒子選的還是貴一點的幼兒園,雖然學校不教孩子東西,但至少伙食不錯,學校的老師都是20多歲的年輕女孩,隔壁村的一個幼兒園,找的都是50多歲的大媽,吃的也特別差,玩具都髒的不能看。

二姑還說,農村很多人把孩子送幼兒園,只是圖有人給看個孩子,並不在意學校環境以及教育條件。

教育水平的差異,教育硬件軟件的差異,都會讓城市和農村孩子拉開差距!

3、農村的孩子因為見識眼光,長大之後總會有點自卑,所以現在80後的很多父母,拼死拼活在城市裡買房,就是為了讓子女以後在城市裡上學,起跑線可以靠前點。


我們的聊齋

區別非常大,這是由長期城鄉二元結構及其衍生的文化、習俗等教育資源和環境差異造成的。

區別主要體現在孩子的在外表現。

如接人待物,城市孩子多數落落大方,農村孩子相對內向羞澀;

如眼界視野,城市孩子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和網絡世界,時常有外出旅遊的機會,農村孩子這方面則要欠缺得多。近年來隨著移動網絡信號覆蓋,情況要好一點。

如穿著打扮,城市孩子自信、時尚,農村孩子相對土氣。

如學業成績,城市孩子拔尖,農村孩子成績較差。

如衛生習慣,城市孩子很少有亂扔垃圾的,而農村孩子一般沒有這個意識。

如校外興趣培訓,城市孩子可以任意選擇喜歡的琴棋書畫舞,而農村孩子多數擅長上山打鳥下河摸魚。

但是,在道德品格、自立自強等內在品質方面上面,兩者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取決於周邊社會環境、大人的道德素養和日常言行表率。在這方面,森哥倒認為農村孩子表現要更好。

只是現在貧困地區留守兒童太多,造成家庭教育和親情缺失,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要到成年以後才能看得出來。


苗山風物視角

“窮養兒富養女”“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兩句似乎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大部分家庭目前只有一個孩子,男女之分早已失去了意義。那麼孩子在農村養和在城市養到底有什麼區別?《三農寶典》閒來無事,談談自己的看法!


相信這個問題是很多在外務工、工作、生活的年輕父母不得不面對的。現如今,城市生存的物質成本要遠大於農村的物質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部分父母選擇將自己的孩子留在農村讓爺爺奶奶撫養。而相較於另一部分家長則不同,雖然城市生活成本較高,但還是堅持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那麼這兩種做法究竟有什麼道理呢?

首先,農村的生活條件肯定會比城市的生活要艱苦得多,這一特點尤其在華北、西北、西南山區農村體現尤甚。農村的孩子相較於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會很早的學會各種各樣必備的生活技能,如挑水、做飯、洗衣等,而且個人品質會更加堅毅,敢於吃苦,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農村生活條件對孩子成長的侷限性。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的今天,農村越來越成為老年人口的集中地。在農村生活的孩子越來越缺乏同齡人的溝通與交流,對孩子的成長與性格培養會有不利影響。

其次,農村教育嚴重滯後,農村的教育質量肯定無法與城市相比,因此導致農村孩子升學機會相較於城市生活的孩子要小得多,這其實是對農村孩子不公平的體現,但這確實還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疑難雜症,要想有所改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際交往網絡化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各樣的交際圈,城市的孩子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更加開放廣闊的人際交往圈,對今後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反觀農村的孩子,這種人際交往圈往往有很強的侷限,能夠有效交往的人群類別單一,這其實是不利於孩子成長和今後發展的。

最後,農村和城市的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和父母的關係。一般來講,生活在農村和孩子都是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父母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探望,這就導致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相較城市與父母生活的孩子疏遠很多。而且父母與祖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而現實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與父母的生活思想脫節,在我看來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以上就是本人的個人看法,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還是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只侷限在眼前,還要放眼將來,畢竟孩子才是我們的未來!



村郎三農館

要說孩子在城市和農村有什麼區別,其實還不如說不同的父母、家庭養孩子有什麼區別。

我是四姐,我是農村走出來的,算是農村家庭經過高考上大學,然後去城市開拓新生活的人吧,我們家其他姐妹都屬於在農村的,他們的孩子也都在農村,我來說說我看到的城市農村養孩子區別。


我在一個小縣城,雖然不能代表大城市的精英們的教養孩子,但是也具有代表性啊!

我身邊縣城或者大一點城市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隨著二胎放開也有不少家庭兩個孩子,他們基本都很重視教養孩子,講究科學養育孩子,不過大多數是圈養孩子,而且很多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城市的大多數孩子上學父母或者爺奶接送,放學是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培訓學校。即使是寒暑假也不例外。

孩子上學很辛苦,不過孩子學的東西真心不少。大多數家庭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讓孩子學會有教養。

城市家庭孩子不僅上學很重視,他們讓孩子多閱讀,多學本領,還讓孩子行萬里路,假期參加各種冬令營夏令營的,大城市還有出國遊的。孩子的視野比農村孩子寬闊,見多識廣是城市孩子突出於農村孩子的標誌。

罵人不罵人這個不能說是城市或者農村孩子區別的地方,但是穿著談吐上城市孩子比農村孩子好很多,一看穿著打扮就是城市孩子,落落大方。同時他們善於表現自我,有膽量!有氣質!

當然,我所在高中學生不僅是城市孩子,城市農村都有,不過基本上孩子素質都很高!但是生活學習習慣不太好的農村孩子多一點,獨立性差的城市孩子多一點!畢竟在農村孩子基本都是散養的,他們獨立性強一點,不過也有個別獨立性差的!

他們最大不同,城市孩子基本都能一直上學,基本是能上大學畢業的,甚至碩士博士生的走下去!獲得比較好的工作或者自己獨立開公司,相對而言,城市輟學孩子不多!他們的人生總體還是比較幸福快樂的!

農村孩子如果不是留守兒童少年的話,基本和城市孩子區別不是太大,他們幼兒園到大學一般也是很順利的!畢竟孩子父母基本都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他們最低也基本初中畢業,都明白教育和學習的作用!他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現在農村和城市父母都是很用心養育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父母只顧打工常年不在家,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少年的話,那就真的和城市孩子不同了!

我們老家村裡大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少年,我侄子侄女曾經一度是留守兒童,不能說爺奶對孩子不好,他們特別疼愛孩子,但是縱容孩子,孩子生活習慣不太好,特別是吃東西沒節制,作息時間不好!

可以說,農村爺爺奶奶帶孩子最大特點就是溺愛孩子,寵著孩子,讓孩子無法無天!他們哄孩子吃很多東西,還讓他們隨便看電視電腦,很多還有手機玩,理由為了和父母溝通聯繫感情。但是孩子學習好多比較差,好多家庭感覺上學沒用,部分家庭孩子初中畢業就讓孩子打工,全家打工掙錢,反正早晚都是打工,還不如早點去呢!

好多爺奶心疼孫子孫女沒爹孃在身邊,要啥吃的都買,孩子生活作息習慣真心不太好!有的做父母的成年不回來,孩子什麼樣子不知道,孩子習慣不好,有做父母半途回來想改變孩子的,孩子不買賬,個別家庭親子問題比較嚴重,孩子打架鬥毆罵人的甚至和父母爺奶對打的,不少都是這樣懈怠寵愛溺愛出來的!

當然,有很多爺奶明事理的,把孩子帶的很棒,更有不少家庭打工或者做生意,慢慢把孩子帶城市上學,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他們意識到,孩子上大學和不上大學未來還是不一樣的。

我這個年齡村裡走出去的年輕人,混到四十左右,上學的還是比早早下學的生活好很多,初中不畢業就打工的,現在還在打工或者在家,不過幸運的是,他們有的出去見見世面後,感覺到沒有知識科學文化的可怕!他們也意識到教育的力量!所以,現在農村重視教育的人多好,投資孩子教育的家庭多了,現在鄉里也有不少各類培訓班了!他們也願意自己孩子是見多識廣的,能有好的前途的!

可以說,現在農村好一點或者敢於願意投資孩子的家庭也都讓孩子多見識,我妹家孩子都上培訓班學課外東西了!他們讓孩子也越來越多的接近更多好的教育資源!

我相信,未來城市農村孩子不再有很明顯的區別,我們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未來!

我是四姐,我對教育充滿希望,我相信農村孩子以後不會比城市差,我也會努力去教育,我相信,不論孩子是城市還是農村,他們都會是國家的未來和棟樑之才!


四姐視角看教育

目前在農村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都是爺爺奶奶帶著。

留守兒童有什麼特點?一般來說比較叛逆,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都會比較調皮不聽話,再加上有的爺爺奶奶帶孩子不打不罵什麼都順著他,在家中更是變成了小皇帝!

我表哥和嫂子常年在外做生意,開了一家麵館。

小孩就交給父母帶,一年回去一次,孩子根本不和他們親,調皮的要命不聽話,還喜歡動手打人。

去逛街要東西一定要買到手,不然就大鬧,這些都是他奶奶寵出來了,甚至見到爸爸媽媽都不願意開口叫,其他親戚他就更不喜歡叫了。

城裡的孩子通常來說都與父母住在一起,就算不是自己帶交給爺爺奶奶,晚上下班回來還是可以和孩子互動互動。

發現了問題可以及時糾正。

當然城裡的孩子也有被爺爺奶奶寵壞的,但是總體來說得到父母關愛的程度比農村孩子多一些。

在加上城裡的條件比較好,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小就培養各種愛好,參加興趣班。

農村就沒有什麼興趣班給你學習,放假後要麼在家看電視玩手機,或幾個小夥伴一起去掏鳥窩,有的還需要幫忙幹農活。

時間一長城裡孩子和農村孩子的教育差距就出來了,城裡孩子有更大幾率考上品牌大學,反觀農村孩子很多都不上大學,或上了普通大學。

最後在進入社會後城裡上過品牌大學的人都進了大企業做技術員或管理人員,農村大多在一線崗位苦苦掙扎。

其實最大的差別就是受到教育的差別,父母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和社會的教育!


草根大熊

不管是農村養出來的孩子還是城裡養出來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可愛。這裡只談個人一點對孩子的表面印象。

先説城裡養出來的孩子(用養好像有點不合適又不是養小豬娃,但也沒有事,我們這裡的人常常逗一些小孩說跟小豬娃一樣,也是誇孩子的意思)城裡人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文皺皺的,見了人很有禮物,能說會道,無論說話還是玩都是有規有距,輕易不會越規,好像被人輸入程度一樣,一切都是大人按排好了,自只要按步就班就行了,說的話都是按步就班學校裡學的大人教的比較文明。思想可能單純些。一直到大一點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但是我發現和城裡人和城裡人的孩子打交道,行為很規矩,心裡難掌握。

農村人的孩子,一,見人有禮貌的不多,嘴頭硬,輕易不會給人叫叔叔爺爺奶奶之類稱呼。有的見人頭低下一聲不吭,你要是問他,有的還會;“你媽――’罵上一句。這一點農村的孩子不如城裡的孩子惹人待見,主要是環境問題農村粗人多說話直接了當,大人地裡活幹完回來疲勞沒功夫教。二,城裡的孩子放學回家大人陪著做作業,農村的孩子大人忙的自己都顧不上自己,有時候忙的一天只吃一頓飯,孩子的作業愛做不做去,隨他便,所以說農村的小孩子成績不如城裡的孩子好的多。三,農村的孩子沒有城裡的孩子現成買來的玩具或者少,玩的都是大自然的東西場地也大侷限性也小隨意盡興,所以農村養出來的孩子野性十足,不守規矩的多。四,農村的孩子住在農村有時候也跟大人去城裡,看到城裡的孩子的玩具也玩感到稀奇,看到城裡熱鬧勁也很嚮往,所以說農村養出來的孩子思想比較複雜。農村的孩子也很聰明,要是學習起來頭腦靈活,機動性強,做起事來能靈活運用,但不怎麼守規矩。

大致農村是農村養出來的孩子心性直接,行為比較隨便,不守規矩的多,你不知道他咋出牌。城裡養出來的孩子行為比較規矩,比較穩重,作事比較認真,但有的太守規矩就顯的呆板些,口頭語說的比較好,但都是面子上的話。心裡能藏住事情。


流年似水204840998

衣食住行目前的差異應該不太大,現在淘寶流行,農村交通也便利,各種小遊樂園商場也不少。我覺得差異最大的應該是教育條件吧,農村幼兒園半年也就兩千塊錢,城裡差不多的一個月都要兩千多,師資力量,教學規模,安排活動和飲食,自然都是不一樣的。

另外一個就是家庭教育,農村裡留守兒童比較多,爺爺奶奶是苦過來的人,當年很多孩子,而且幾乎都是散養長大,養孩子不會像媽媽那麼精細,城裡很少留守兒童。另個就是農村真正高學歷的很少,城市自然不會都高學歷,但是比例比農村應該高很多,學歷和素質人品沒什麼關係,但是和重視教育的程度還是很有關係的。我身邊的來說,高學歷父母會把孩子送去條件更好的學校,那些做生意的務工的收入可能比普通職工還高,但是他們的孩子送的大多是普通幼兒園。

兒子兩歲多的時候回過老家半個月左右,回來給我表演抽菸動作,還學會了幾句髒話,公婆解釋說老家人說話習慣了,並沒有惡意,只是習慣於這種略帶髒話的方式,抽菸這種也不會刻意迴避小孩,所以村裡很多孩子十幾歲都學會了抽菸喝酒,罵髒話更是幾歲就都會了。


紫陌165839164


家和興旺\n

生孩子,應養在哪裡?可由不得自己作主。大人小孩都一樣,命不由人啊。想戰鬥嗎?最好不要學唐那樣,與風車較勁。也不宜為人父母,與自己較勁,出生怎麼能由孩子自己選擇呢?您有條件,也不應自作什麼主張。本人認為,人有孩子了,孩子才是真正的自已,而自己到已經成了最不懂事的孩子了。能悟嗎?

您條件特好,進城下鄉,可以自由選擇,這個選擇權交給孩子,您能做到嗎?給孩最大的自由,那才是您人生的天命,孩子喜歡在哪過,就把孩子養在哪兒,能做到嗎?能做到,也就不會有哪麼多問題了。孩子是您的,但更是孩子的,孩子的才是您的。您的都屬於孩子的,您與孩子就一致起來了,不相對立了。這在哲學上叫改對立統一為辯證統一,您有那個辯證法在手,您孩子在農村過一輩子,差了什麼人,您可以去告我,判我十年徒刑,我也不會起訴,正好在牢法裡學習辯證法了,機會多難得啊!不入牢房的人,是有遺憾之人,是缺辯證法之人。懂了辯證法,人在哪兒養孩子,都會教孩子,中國人具這種資格的父母不多,具這種資格的老師更少。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責任不但不可以卸掉,錢越多,越不可以卸。相反,您是個窮光蛋,您就可以卸掉這個責任,讓孩子乾脆野生,長大了不如您,您來找我。因為我知道叢林社會應該如何養孩子。讓孩子去適應周遭的環境,能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