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外打工,老家聽說土地政府讓承包,我想承包50畝,做家庭農廠,需要投資多少錢?

崔健

所謂的家庭農場指的是以家庭為主體,

具有規模化,商業化,集約化的經驗模式,家庭農場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或相互結合,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有提交,國家是大力鼓勵農村發展家庭農場的。

以50畝作為家庭農場,只能算小型規模的家庭農場。

一、種植業模式的家庭農場。

所謂種植業模式就是,以種植水果、蔬菜的方式,因為農產品種類繁多,很多都可以種植,通過純種植模式,以家庭兩三個人的情況下,50畝完全不用請人都可以應付過來,

問題來了,這種種植方式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1、市場問題,所種植的農產品市場需求怎麼樣,有銷售渠道嗎?

2、專業技術的問題,如果新的農產品市場比較吃香,經濟效益高,你會種植不?

3、機械化的問題,這能節省大量的勞動力,看本地是否可以共有,不能就只能自己購買。

所以以種植業模式的家庭農村,特別是這種小型的家庭農村,種植比較單一,但是還好,管理自由,這種情況下,除了租金、化肥,投入不算太高,個人認為有了五六萬完全可以進行運作了。

二、養殖業模式的家庭農場

農村的養殖業普遍都是養豬、養牛、養雞、養鴨、養魚,養羊,以及還有一些水產養殖等等,種類繁多,而且很多農民都會,因為難以形成規模化,所以現在農村要就是家庭少量養一點,基本都是自己吃。

而家庭農場的方式,卻完全實現規模化養殖。

1、因為有50畝地,有一點的地理條件,可以選擇多種動物同時養殖。

2、通過放養的方式進行養殖,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

3、這種方式養殖出來的動物,肉質更好,動物生長更快。

對於資金的問題,其實要看養什麼,會相差很大,當然還要看自己的擅長度,就以養牛為準,牛仔成本非常高,如果不能確保快速出欄掙錢,會導致利潤很低。雞仔、鴨仔價格便宜2元左右一隻,養一萬個就是2W塊錢,還要準備動物食物,各種動物住宿等問題,花費相對較高,個人認為至少要準備10W以上。

三、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模式的家庭農場

這種方式經濟效益是最高的,主要是降低了成本,特別是養殖成本下降,但是難點也比較高,種植和養殖方式相互結合,既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給動物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棲息場所

1、農作物給動物提供食物來源,降低了養殖成本。

2、動物會幫助農作物清除一些有害的物質,如害蟲,雜草,或者給農作物鬆土等等,使得農作物更加天然化,提高農作物質量。

3、因為要相互考慮到,在規模上不好把握,比較費神,增加了工作量。

一般來講這種養殖模式是最好的,前提是比較熟悉這種模式,以上三種模式中,第三種模式也是最少人去經營的,所以既然樓主才剛剛打工回家承包土地實現家庭農場,需要提前考慮清楚哪一種模式適合你。

【寫文不易,有興趣就順手點個關注吧,不勝感激。】----老梁話三農


老梁話三農

“家庭農場”一詞近兩年在農業主題塊特火,引起廣大農業生產者的關注,尤其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出合以來,更引起大家的熱議,很多人躍躍欲試,都有要辦理家庭農場的想法。

國家在多種場合種媒體上多次強調要對新型農業生產主體予以各種扶持。其中就包括“家庭農場”。這也表明了其已成為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家庭農場不同於合作社,相對要求較低。在人員,資金,生產配套機具……等方面,很多生產者都能達到要求。在這裡我建議具備條件的農戶應積極申請辦理。不要錯失國家政策紅利。沒有農業生產經驗及相關從業技能的人,要慎重進入。農業非常辛苦,回報率低。許多大集團,公司進入農業,也不是很成功。特別是從事果菜類,養殖類,觀光類產業的家庭農場,不僅要有相應的技術要求,更要有銷售的市場渠道。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50畝地辦家庭農場,那你一定是從事果菜類,養殖類成觀光類產業的,否則面積不夠辦理家庭農場的要求。家庭農場要承租5年及以上連片土地規模化。經營場所,相應機具棚舍,生產種苗肥藥投入等因農場類別不同,沒有30一一50萬,想都不要想。同時還要符合當地政府的要求,準備材料,註冊執照,農經備案。免強湊合的東西不要弄,弄了也不會成功。

機會在於把握而不在於強求!大家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全方位衡量利弊後決擇,不要盲從,涉入農業領域賠得血本無歸的太多了。更多交流,請點文章右上角“關注”,讓我們共同探討。


流星看世間

本人在外打工,老家聽說土地政府讓承包,我想承包50畝,做家庭農場,需要投資多少錢?

題主所說的家庭農場,其實就是現在說的比較熱鬧的農村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是相對於一般農民戶的小農經濟來說的。

但是這個50畝,還是達不到家庭農場的標準的,起碼100畝以上才算剛剛起步。不過能在農村流轉50畝的土地的話,也是很不錯的了。

至於你流轉這50畝土地要多少錢每年?很好算的,一畝地按照你們當地的年平均產值就行了。農村的土地按照一般農產品的話,一畝地的流轉金也就是500到800元左右。50畝的話就是25000到40000元之間。適度規模化經營不可能就幹一年,起碼要籤3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

上面只是流轉承包地的租金,已經是40000左右了。然後接著看你做什麼了?是種糧食還是種蔬菜瓜果呢?或者是經濟苗木?再或者是養殖牲畜?再或者是種養結合?生態農業?等等。這樣分析下來的話投資數額是不一樣的。

種植業肯定要低一些,養殖要高處很多,種養結合更是要大量資金?其實我覺得剛開始搞家庭農場,處於摸索階段的還是種植糧食先吧。投資小一點風險也相應的降低了。每年還有國家給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還有個適度規模化經營的補貼啥的。

好比小麥季。每畝種子20斤60元,化肥一包150元,農藥20元,收穫旋地100元等等,總共投入230以上,因為還有其他因素沒算進去。這樣50畝就是10000多了,加上租金,再加上秋季玉米的投入,一年投入就是60000左右了。

種地有風險,要自己提前預防。想保險的話就先給自己上個農業保險。這樣在天災人禍的時候,也不至於人財兩空。


小張話三農

不太清楚你是哪的,在我們那其實承包土地花不了多少錢,一年一畝地是800塊錢,如果承包50畝的話一年4萬。但是在承包土地之後的要投資的話就遠不止這些了。


認真感悟不一定對

我們村子今年過完年後就在村頭張貼了一張公告,主要內容是說有承包商要承包本村的土地,有願意的可以聯繫這個承包商,他們公司是一個農業公司,給村民的補貼是按土地最近三年收入的平均值,我們這個的村民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每畝土地收入大概是500元。

具體到您想承包你們村子的土地的話,可以考慮我們這面的做法,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您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