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測試電磁彈射系統為何要彈射一輛汽車?

少吃點會死嗎

那時候福特號都還沒建好,船還在船廠那裡呢,怎麼可能進行彈射真正的艦載機彈射試驗。另一方面就是單純的為了好玩。

福特號航母用電磁彈射器彈射汽車的時候,是在2015年6月份,那時候福特號還沒有建造好,船還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舾裝呢,當時是完成了90%的建造進度,航母本身還沒有建造完畢,連海試都還沒進行,怎麼可能進行艦載機彈射?彈射道具車的場景,可以看到航母甲板上還有很多工程車,簡易工棚等,周圍圍觀群眾都是帶著安全帽的造船廠工人。

當時就是想試驗下,看看電磁彈射器敷設好了之後,到底運行狀況怎麼樣,主要是為了檢查下工程質量。整個試驗項目是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負責的,又不是軍方的正式實戰測試項目,自然不需要去彈射艦載機了,弄個加裝配種塊,實現最大彈射重量36噸的道具車,能順利彈射出去不罷工就說明工程質量沒有問題,至於能不能彈射起飛,那不是船廠的事情了。

福特號航母正式建造完工是要到這9個月之後的2017年3月份,之後進行海試,最後再2017年8月份服役後,再進行首次彈射起飛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另一方面,這樣做很好玩啊!~美國海軍彈射各種亂七八糟的玩意,作為類似一種慶祝儀式的群體性活動。比如,當年美國海軍的企業號航母,大夥為了慶祝其艦載機聯隊長高升,大夥一合計,決定把他的老爺車給彈射掉……當年珊瑚海號航母也是,他的飛行聯隊長要退役了,為了向其致敬,也把他的老爺車給彈射掉,看熱鬧不嫌事大,還往車裡扔了煙霧罐……

還有就是彈射皮鞋,這種是給彈射器指揮官退役或晉升的慶祝儀式,把他的鞋子給彈射掉……


五嶽掩赤城

什麼叫測試,就是各項技術標準沒有通過實操得到驗證,還在實驗中,美軍的“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器在陸地上,根據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過無數次的實驗。


在福特號航母上用36噸鋼製有輪子的小車對電磁彈射器進行了測試,小車被電磁彈射器彈飛數十米以外,性能可靠。

像題主說的為什麼不用真飛機,F35等進行測試。

第一,成本考慮,真飛機太貴,一架F35差不多一億美元,再個這種鋼製小車可以循環使用。不會造成損失。



第二,要是測試不成功,用飛機做測試,飛機上要有飛行員,機毀人亡,培訓一個飛行員可不簡單。花費不少。也不便宜。


圖片來自網絡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彈射器,將各型艦載固定翼飛機彈射升空的國家。但真正發明彈射器的國家是英國,但由於英國在二戰中的巨大國力消耗,已經無力承擔大規模航母建造以抗衡為年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的戰略威脅,無可耐何,只能把當時具有劃時代意義航母載機彈射器專利轉讓給了美國,讓美國得以從五十多年前的企業級航母開始,逐漸使航母載機升空完全進入彈射時代,大幅提高了其海軍戰機的載彈量和作戰半徑,同時還讓固定翼警機在彈射器的助推下得以升空,使海軍戰機的制空制海能力再得翻倍,控制世界各大洋半個世紀,但這還只是蒸汽彈射器。

雖然裝備這種彈射器的美海軍企業、尼來茲兩級航母橫行世界,至今仍無對手,但美國大老闆,有錢就任性,現在又嫌棄這種蒸汽彈射效率太低,佔用航母空間太大,彈射力度不可調且剛性發力,對飛機和飛行人員的傷害太大,維護作業量太大等等。現在要換更先進的電磁彈射器了,這傢伙可以全部克服蒸彈的那些毛病,而且小到僅幾噸重的無人機,大至近四十噸的固定翼預警機,都可以最低程度損害的輕鬆彈射升空,可謂優勢多多,前途無艱。

但這東西終究還是野馬初上套,大老闆心中不託底,怕是勁兒小了沒把飛機彈上天,掉海里它又頂不了軍艦。勁大了吧,飛機前起落架上天了,機頭嘴啃地了。所以還得慢慢調教一點點試,實機試驗在海上風險太大不划算,汽車?那麼點兒的小車也就是兩噸上下,還沒有稍大點兒的無人機重呢,整不出個準確的數據來,更不行。沒辦法只能到附近工地的塔吊上把那配重箱拿來,安上四個輪子,掛到彈射器上試驗,別看簡單一點,但這東西輕重可調,確實比那汽車強多了。射到海里撈著算,撈不著也無所謂的了。這也是我國航母彈射器性能檢測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美國大老闆有任性也不會成百上千次地把汽車往海里彈著玩的。


鐵嶺鋒

當你打算從航母上彈射一架價值上億美元的F-35戰鬥機時,你必須確保彈射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尤其是在海上!福特號核動力航母上採用的電磁彈射器號稱比傳統的蒸汽彈射器重量更輕(20噸左右)、佔用的空間更小、維護運行更省人力、可靠性更高、彈射效率更高、對艦載機結構傷害更小......可說到底電磁彈射是一項新興的技術,不像蒸汽彈射那樣擁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操作歷史。

正式彈射艦載機前或者說正式投入使用前,電磁彈射系統(EMALS)首先需要進行靜載測試(Dead Loads test)——彈射加重的滑車,而不是普通的汽車。這裡用等重的滑車代替艦載機進行測試,無需承擔彈射失敗的風險,只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也是正式測試開始前的一個廉價的替代方案。滑車在彈射入水後也可被打撈出水以便重複使用。

早前,電磁彈射系統就曾曝出無法彈射外掛副油箱的噴氣式飛機。海軍時報網站報道指出,電磁彈射器對超級大黃蜂以及EA-18G“咆哮者”所攜帶的外部油箱施加了太大的力量(或者可能導致外部油箱脫落?),已然成為一個嚴重的制約。在2010年12月至2014年4月的兩個階段飛機兼容性測試中暴露出此類問題,測試對象包括EA-18G、F/A-18E、T-45C、C-2A、E-2D和F-35C“閃電II”聯合攻擊戰鬥機。可見,電磁彈射系統的可靠性問題茲待進一步的完善。為了確保可靠性,前期使用滑車進行靜載測試也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渡。


攔阻著艦

其實這個很簡單,越先進的東西,可靠性越低,首次電磁彈射上艦測試,就用造價高昂的F35、F18的話,失敗了怎麼辦?


“小車”就不用擔心了,說白了就是一堆鑄鐵罷了,失敗了也不心疼。

其次,對宣傳也有利;別看這“小車”不起眼,但是經過媒體的報道,就有了話題性,福特號航母彈射“小車”,你別管懂不懂軍事的,都覺的有意思對不對?


最後,“天真”個人覺得,這個橘紅色的“小車”還特麼挺可愛的😂😂😂
圖注:跟拖船一比是不有點“反差萌”😂😂😂


天真小科普

成本問題,電磁彈射測試驗證過程非常複雜,按美國經驗用在航母上需要進行四五百次的論證實驗,初期更是主要測試電磁彈射的推力或本身的可靠性,沒必要用什麼飛行器,說是小車其實就是廢鐵加上幾個輪子來模擬飛機的重量和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