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丹毒正肆虐豬場,謹慎防控!

病原

豬丹毒是紅斑丹毒絲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俗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高熱、急性敗血症、皮膚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目前集約化養豬場比較少見,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佈。

症狀

豬丹毒以病豬的頸部背部等毛細血管較多處的皮膚出現大面積瘀血,並伴隨發熱。前些年,豬丹毒的發生都伴隨“打火印”,但近些年的典型症狀越來越少。但如果豬的身上出現紅斑、發熱、食慾不振等情況,首先考慮是否為豬丹毒。

如果肥育豬當中有個別病例出現,則應在不同批次之間對圈舍進行清洗消毒。

如果生長豬群不斷髮病,則有必要採取免疫接種,8周齡一次,最好10~12周齡再來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種,因為母源抗體會影響接種效果。

特別注意

本病主要發生於架子豬,其他家畜和禽類包括也有病例報告。人也可以感染本病,稱為類丹毒。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約35%~50%健康豬的扁桃體和其他淋巴組織中存在此菌。病豬、帶菌豬以及其他帶菌動物(分泌物、排洩物)排出菌體汙染飼料、飲水、土壤、用具和場舍等,經消化道傳染給易感豬。本病也可以通過損傷皮膚及蚊、蠅、蝨、蟬等吸血昆蟲傳播。屠宰場、加工場的廢料、廢水,食堂的殘羹,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魚粉、肉粉等)餵豬常常引起發病。豬丹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有些地方以炎熱多雨季節流行得最盛。本病常為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傳染,有時也發生暴發性流行。

當前很多豬場的豬身上出現紅斑,規則或不規則,可能是豬丹毒等疫病。或許是近些年國家對於飼料中抗生素的添加量控制較為嚴格,很多促生長的抗生素也慢慢不能添加。所以,像豬丹毒等細菌性疾病發病增多。再加上,梅雨季節使得飼料的黴變增加,豬群免疫力降低,加上蚊蟲叮咬等情況,豬更容易罹患各種皮膚病。希望養豬朋友們能注意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