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想學小語種?一定不能錯過這9所院校!

「推薦」想學小語種?一定不能錯過這9所院校!


導讀: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大力推進,“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也逐漸深入人心,那麼隨之而來的人才需求,使得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也將考生未來的發展與“一帶一路”的發展結合起來,其中最直接的結合就是選報小語種專業。

國內的普通高校招生的小語種專業主要包括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荷蘭語、瑞典語、波蘭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日語、朝鮮語、蒙古語、越南語、緬甸語、泰語、老撾語、馬來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印度尼西亞語、烏爾都語等。

然而,開設小語種專業的高校有很多,但辦學實力卻千差萬別,我們該怎麼去選擇呢?今天東東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我國語言類專業中實力較強的幾所高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在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是教育部直屬、“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首批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在73年的辦學歷程中,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要,形成“外、特、精”的辦學理念和“兼容幷蓄、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成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培養了9萬餘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校友中,先後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參贊的1000多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北京外國語大學有18種語言是全國唯一學科點,現設有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日語、西班牙語、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外國語言文學和應用語言學等博士點。德語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俄語、阿拉伯語專業是北京市重點學科。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建於新中國成立不久後的1949年12月,時名上海俄文學校。1956年,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1963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年,學校升格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併成為國家教委 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學校。1996年,學校被列為國家教委“211工程”建設高校。60年書香翰墨、桃李芬芳,學校已在社會上取得良好的聲譽,在國際上獲得了一定的影響力。現有虹口、松江兩個校區。

上外專設有外語電臺與電視臺,全天播放海外電視節目20多套,包括英語、日語、俄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各種膚色、種族、國籍學生濟濟一堂、青春和睦,是一個“國際大家庭”。60年砥礪耕耘、開拓進取。學校現已發展為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教、經、管、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學校現在正積極努力打造語言文學 類專業、複合型專業和國際化辦學三個核心競爭力。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南方外語教育重鎮,講授語種齊全,辦學有特色。希臘語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碩士點。同時,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高級翻譯學院經常承辦聯合國、國家政府、上海市等舉辦的各種大型國際活動的會務翻譯工作。其口譯系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陽區,始於1951年創建的貿易部高級商業幹部學校,1954年合併組建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從1954年至1960年,貿大是新中國唯一被批准從事國際貿易教育的高等學府。1984年,正式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因當時主管其的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得名。2000年6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併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擁有經、管、法、文、理五大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商務部共建。入選"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躋身5所"教育部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高校、15所全國重點外語類高校,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虛擬學院"首所中國成員高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中國最早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院校之一,其西班牙專業始創於1954年,是全國範圍內最早建立的西語專業點之一。西語加貿易,對外的外語專業就業形勢一直很好。阿拉伯語專業創建於1954年,是我國開設此專業較早的院系之一。師資隊伍強大,科研水平在國內名列前茅。學生就業水平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是“20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中美“10+10”計劃入選高校;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院校。

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繫緊密,交流頻繁,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採用德語教學。同濟大學的德語教學可謂中國德語教學的縮影,有歷史悠久,規模較大、類型齊全和注重質量四個特點。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坐落於北國冰城哈爾濱,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高校,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首批“世界翻譯教育聯盟”、“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盟”主要成員,全國17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院校所在高校之一。

作為黑龍江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黑龍江大學憑藉黑龍江與俄羅斯接壤的良好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其語言類學科,外語學科中尤以俄語學科最為引人矚目,是黑龍江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幾十年來一直位列全國第一位。俄語是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博士、碩士點,設有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隨著中俄關系的日趨緊密,學習俄語將大有所為。


廣西名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坐落於廣西首府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校園環境幽美靜謐,建築風格古樸典雅,人文氛圍深厚濃郁,具有鮮明的壯鄉民族特色和東南亞異域風情,學校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廣西民族大學是首批“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中國—東盟法律培訓基地”、“中國-東盟旅遊人才培訓教育基地”、“東盟國家漢語人才培訓中心”。其越南語、老撾語、泰國語、柬埔寨語專業,因依託毗鄰東南亞、東盟博覽會和南寧國際民歌節的優勢,以及獨創的“3 1”人才培養模式,使非通用語畢業生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目前廣西民族大學先後有數千名學生以交換的方式到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國從事教學或翻譯工作。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的武漢大學,簡稱“武大”,位於湖北武漢,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繫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武漢已成為法國在我國投資最密集、投資強度最廣大的城市,武漢同法國的經濟合作已不在侷限於單一的汽車領域,而是向金融、商業連鎖、高新技術、石油產品等多個領域邁進。武漢大學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法語培訓基地,武漢大學與法國20多所大學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成為我國對法教育與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武大的法語學科名列全國第二,用從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且留法人數持續為全國第一。


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前身是大連外國語學院,是遼寧省省屬外國語高等院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幷蓄”的校訓,遵循“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以外語為主,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文、管、經、工、法、藝術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且充滿生機活力的多科型外國語大學。

學校於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時為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為遼寧外語專科學校,1978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4月成功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是外語人才的搖籃,是通向世界的橋樑。學院的韓語、日語專業,更是利用與韓國和日本隔海相望這一優勢與日本的早稻田大學、九州大學、長野大學等多所名校開展聯合辦學。日本是接受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之一,日本、韓國也是中國在亞洲的重要經濟夥伴。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1995年6月由原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原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合併組建的廣東省涉外型重點大學。原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於1965年,是原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直接管理的3所外語院校之一。原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於1980年,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接管理的4所外貿院校之一。

學校位於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華南經濟中心廣州市。學校現有3個校區,總面積2172畝,其中北校區坐落在國家風景名勝區廣州市白雲山北麓,佔地面積821畝;南校區位於廣州大學城,佔地面積1095畝;大朗校區坐落在廣州市大朗,佔地面積256畝。校園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陶冶情操、求學、授業的理想之地。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廣東省涉外型重點大學。學校擁有設備先進的全景國際貿易仿真實驗室和同聲傳譯室。廣州作為國際性商業大都市,與東南亞各國的距離較近,有濃厚的外語背景和得天獨厚的條件,日本語、印尼語馬來語、泰語、越南語、朝鮮語、法語等小語種專業一枝獨秀。日語專業是廣東省高校最早的碩士點之一。


小結:

雖然小語種的就業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小語種晦澀難學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是否要搭乘“一帶一路”的列車,考生和家長還是要慎重選擇!

「推薦」想學小語種?一定不能錯過這9所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