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神是如何煉成的?——記十個java代碼優化之道

碼神是如何煉成的?——記十個java代碼優化之道

(1)對資源的close()建議分開操作

意思是,比如我有這麼一段代碼:

try{ XXX.close(); YYY.close();}catch (Exception e){ ...}建議修改為:
try{ XXX.close();}catch (Exception e){ ...}try{ YYY.close();}catch (Exception e){ ...}雖然有些麻煩,卻能避免資源洩露。我們想,如果沒有修改過的代碼,萬一XXX.close()拋異常了,那麼就進入了catch塊中了,YYY.close()不會執行,YYY這塊資源就不會回收了,一直佔用著,這樣的代碼一多,是可能引起資源句柄洩露的。而改為下面的寫法之後,就保證了無論如何XXX和YYY都會被close掉

(2)字符串變量和字符串常量equals的時候將字符串常量寫在前面

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小技巧了,如果有以下代碼:

String str = "123";if (str.equals("123")){ ...}

建議修改為:

String str = "123";if ("123".equals(str)){ ...}

這麼做主要是可以避免空指針異常

(3)使用帶緩衝的輸入輸出流進行IO操作

帶緩衝的輸入輸出流,即BufferedReader、BufferedWriter、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這可以極大地提升IO效率

(4)循環內不要不斷創建對象引用

例如:

for (int i = 1; i <= count; i++){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這種做法會導致內存中有count份Object對象引用存在,count很大的話,就耗費內存了,建議為改為:

Object obj = null;for (int i = 0; i <= count; i++){ obj = new Object();}

這樣的話,內存中只有一份Object對象引用,每次new Object()的時候,Object對象引用指向不同的Object罷了,但是內存中只有一份,這樣就大大節省了內存空間了。

(5)所有重寫的方法必須保留@Override註解

這麼做有三個原因:

(1)清楚地可以知道這個方法由父類繼承而來

(2)getObject()和get0bject()方法,前者第四個字母是"O",後者第四個子母是"0",加了@Override註解可以馬上判斷是否重寫成功

(3)在抽象類中對方法簽名進行修改,實現類會馬上報出編譯錯誤

碼神是如何煉成的?——記十個java代碼優化之道

(6)順序插入和隨機訪問比較多的場景使用ArrayList,元素刪除和中間插入比較多的場景使用LinkedList

這個,理解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原理就知道了

(7)long或者Long初始賦值時,使用大寫的L而不是小寫的l,因為字母l極易與數字1混淆,這個點非常細節,值得注意

(8)不要讓public方法中有太多的形參

public方法即對外提供的方法,如果給這些方法太多形參的話主要有兩點壞處:

  • 違反了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Java講求一切都是對象,太多的形參,和麵向對象的編程思想並不契合

  • 參數太多勢必導致方法調用的出錯概率增加

至於這個"太多"指的是多少個,3、4個吧。比如我們用JDBC寫一個insertStudentInfo方法,有10個學生信息字段要插如Student表中,可以把這10個參數封裝在一個實體類中,作為insert方法的形參

(9)不捕獲Java類庫中定義的繼承自RuntimeException的運行時異常類

異常處理效率低,RuntimeException的運行時異常類,其中絕大多數完全可以由程序員來規避,比如:

  • ArithmeticException可以通過判斷除數是否為空來規避

  • NullPointerException可以通過判斷對象是否為空來規避

  •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可以通過判斷數組/字符串長度來規避

  • ClassCastException可以通過instanceof關鍵字來規避

  •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可以使用迭代器來規避

這樣在編譯期間就可以把這些內容放入常量池中,避免運行期間計算生成常量的值。另外,將常量的名字以大寫命名也可以方便區分出常量與變量

碼神是如何煉成的?——記十個java代碼優化之道

已完結專題(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關注後可查看置頂文章):

【mysql優化專題】【HTTP協議】

【架構技術專題】【多線程/池專題】

更新中專題(關注後查看):

  • 【dubbo專題】【dubbo源碼專題】

  • 【JVM專題】【HTTP協議專題】

  • 【設計模式專題】【高併發專題】

  • 【架構技術專題】【netty專題】

  • 【數據結構專題】【redis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