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二胎放開後,很多四十幾歲的還生二胎?

頭條育兒州媽

看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我第一時間翻看了今天的門診接診記錄,共接診43位,42位為前來定期產檢的孕婦,其中40歲以上的有兩位,還有一位57歲女性來諮詢關於45歲妹妹的孕前優生優育檢查問題。

我是一名婦產科醫生,現在工作在產科門診,自2015年10月中國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後(第一胎為多孩時不可以生二胎),在門診40歲以上的孕婦屢見不鮮,其中生育“二孩”居多,首次妊娠的也不少見。

我沒做過40歲以上就診孕婦的統計,但平均每天都至少有兩例,經常能看到二十歲左右的“大寶兒”陪著媽媽來做產檢。

在2010-2016年,遼寧省大連市的全部高危妊娠孕婦排名第一位的高危因素是不良孕產史(流產史≥2次、早產史、巨大兒史等等),而在2017年,

高齡(分娩年齡≥35歲)已居高危因素第一位。

高齡妊娠已是全國的普遍現象,對於新時代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加之婚育觀念的改變,導致很多女性晚婚晚育,同時二孩政策的實施,使再生育年齡越來越大,導致高齡妊娠越來越多。

有人說高齡妊娠,尤其是40歲以上生二孩一定得有錢,有錢才能生得起、養得起。
有人說一定要有時間,沒時間根本顧不過來
有人說一定要有家人的支持,有人幫忙帶孩子
有人說一定要得到大寶的同意
有人說一定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

可是對於一名婦產科醫生來說,對於高齡妊娠,最最關注的就是母嬰安全

高齡孕產婦合併症、併發症增加

高齡孕婦的胎兒異常風險增加

過去高剖宮產率的弊端開始顯現,瘢痕子宮再妊娠容易導致兇險前置胎盤、子宮破裂、產後大出血、子宮切除等更嚴重的併發症,直接危急母嬰生命… …

所以母嬰安全是一切一切的前提!!!

對於醫務人員,要高度重視高齡產婦孕期及分娩風險,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指導妊娠期營養和用藥,對胎兒宮內情況進行監護,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直至安全分娩。同時加大健康教育,積極鼓勵適齡生育

最後說說我自己,我是一個出生在三胎之家的孩子,姐弟三人在嬉戲打鬧中長大,互相照顧,現在全部成家立業,家庭氛圍良好,關係融洽。

我很不願意我的孩子是一個獨生子女,所以我也一定會積極生二胎,當然,但一定要計劃在35歲前

生殖是人類最為珍貴的財富,它一直默默地主宰著我們身體的變化,願我們每一位女性都能夠順利的孕育,願每一個家庭都平安幸福!

二胎,你生了嗎?


營養海賊團

四十多歲不建議再生二胎,不管是對自己本身還是孩子都不太好。

首先四十多歲生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在生育的過程中一旦出現什麼情況危害不可估量。四十多歲正當壯年,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撫養,是最不能有危害的年級。


其次不利於自身和孩子的健康。我今年二十多了,是我媽媽四十歲生的,從小我的身體就不是很好,我媽媽也在這之後有了一系列的不適。可能現在醫學水平高,人的營養好這種情況少了。但是少了不代表沒有。

再者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大不利於孩子感情的深入,四十多歲最大的孩子也應該十七八歲了吧,都說三年一代溝,這親兄弟姐妹之間有幾道溝,而且現實情況是大孩子大多反對父母要二胎,所以要二胎可能會帶來家庭的不和睦,所以要二胎之前一定要和大孩子商量好。


最後你會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會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可能被這個孩子拖累,我父親今年六十,為了我這個無能的孩子還要每天工作讓我上學想想我都難受。

所以四十多歲生二胎需謹慎,生孩雖易,養大不易,且生且珍惜。

(圖片來自網絡。)


黑寶32

二胎政策放開以後,很多人都蠢蠢欲動,想要再生一個孩子。這些想生二胎的人群中,年齡不盡相同。

我身邊的大多數想生二胎的人,年齡在四十歲以下,四十歲以上還生二胎的比較少。兩個孩子相差年齡在十幾歲以上的,父母年齡集中在三十四歲到三十六七歲。

其實,大家都知道:女性大約超過三十六歲就屬於高齡產婦了,再生育的話,會有較大的風險。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高齡產婦冒險呢?

我覺得:

原因之一,是覺得一個孩子太少,太孤單。因為國家突然放開了二胎政策,大家本來都覺得一個孩子太少了,以前是政策不允許生二胎,現在終於可以生了,那就算冒一次險吧,也想要兩個孩子有個伴,將來不孤單。

原因之二,是想要兒女雙全。大多數人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兒女雙全的,你看那些有兒子的,希望能再有一個女兒;同樣,那些有女兒的,又希望自己還有一個兒子。這樣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去冒險生二胎。當然,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由不得人,我身邊那些朋友,同事,有兒女雙全,如願以償的;有生了兩個女兒的;還有生了兩個兒子的。其中一對夫妻,第一個孩子是個兒子,接著第二胎是對雙胞胎,都是兒子,這算是比較少見的了。

原因之三,有一小部分家長,生第一個孩子時自己很年輕,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培養孩子,希望在第二個孩子身上彌補以前的遺憾,把孩子培養的更好。

二胎放開這一政策,對於將近四十的我們來講,無論生與不生都是痛。生吧,自己年齡大了,身體,精力都不盡如人意;不生吧,一個孩子終究是有點遺憾。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想生二胎的人,一定不要猶豫,要趁早。孕產婦年齡越大,生育風險越高。既然決定要生,何不趁早?


遠方的詩2018

二胎放開,很多40幾歲的還生二胎,你怎麼看?

我們知道,卵巢是產生卵子的生殖內分泌器官,是“卵子”的倉庫。至女性初潮時,卵巢中卵泡的數量將達30-50萬個,每個月將會有一批卵泡發育,其中只有一個優勢卵泡可以完全成熟並排除卵子,其餘的將自行退化,女性的一生,真正只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出。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庫存”少了或“倉庫”小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會逐漸下降了,特別是到了35歲以後,生育能力減退的速度更是明顯加快,到了40歲以後就呈直線下降了。

那麼,如何才能評估自己的卵巢是否還有生育二胎的條件呢?

婦科超聲 (陰道超聲是首選)

  由於腹部超聲需要在憋尿的情況下進行,對卵巢內的小卵泡分辨率有限,故評估卵巢時,還是首選陰道超聲。而對於無性生活的女性(如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則可以選擇肛門超聲。評估卵巢功能時,在月經週期的任何時期均可以行陰超,但最能準確反映卵巢“庫存”的是在月經來潮的第三天左右。

  在B超下,我們可以看到卵巢裡有很多的小卵泡,這些小卵泡就是卵子住的“小小房子”,在醫學上稱之為“竇卵泡”,竇卵泡的多少能很好地反映出“庫存”的量。但又由於超聲有一定的主觀性及經驗性,再加上不同醫生的技術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有時評估的結果也會存在有一些差異。

  基礎性激素檢測(即常說的性激素五項或六項)

  和女性的“大姨媽”一樣,性激素也是呈週期性變化的,不同的時間,檢測性激素的意義是不同的,用來評估卵巢“年齡”的話,我們一般選擇在在月經的第2-5天來檢測。而對於月經稀發或已經閉經3-6個月、B超提示卵泡小於1cm者,則可直接檢測。

  性激素五項或六項,顧名思義,就是含有5種或6種激素,分別為促卵泡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泌乳素(PRL),而能反應卵巢年齡的是前面三項,其他幾項則是反映女性體內的其他內分泌狀況,但對於不孕或者備孕女性來說,通常一起檢測這幾種激素情況。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發現,有如人類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讓生殖界乃至婦產科界的醫生都興奮不已,因為這個激素能更靈敏及更準確地反應卵巢的儲備功能。近年來,國內許多中心也有陸續開展該項激素的檢查。AMH可以在FSH、E2及B超檢查尚未發生變化時就反映出開始衰退的卵巢功能,而且其檢測時機比較方便,在月經週期的任何時候均可檢測。

  AMH通常具有年齡階段性,不同年齡階段,參考值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18-29歲AMH的參考值為2.0-2.5ng/ml;29-37歲約為2.0ng/ml左右 ,>37歲會更低,絕經後將檢測不到AMH。目前,國內外研究表明,AMH11.8ng/ml,則可能與多囊卵巢有關。


金豆攝影

國家給了好政策,想生二胎的就多起來了。尤其是70後,四十幾歲還生二胎,而且還挺多的。對於這個年齡生二胎,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我個人認為,生二胎是個人的事,身體好,有能力養,有特別強的生二胎願望,都可以生。那是自己的權力。不要管別人怎麼的看法和想法,跟從你自己內心的想法,抓住這個最後的機遇,了卻自己的心願。



我今年四十二歲, 閨女十二歲了,也特別想要二胎,結果不如願,先後懷了兩次孕,都是胎停,現在放棄的生二胎的想法,覺得這是一輩子的遺憾,我主要是身體原因。

作為70後,我談談我個人的想法: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長大了連個做伴的人都沒有,遇個事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就想要二胎。

給四十幾還生二胎的女人幾條建議:

三,可以用中藥調理,對身體沒有傷害。 保險一點,可以去做試管。


鐵衣姐姐

如果是我,我可能不會。但是現在的生活條件日益優越,科技也越來越發達,很多家庭都在為生與不生二胎而煩惱。而生育本就是件關乎“生命,家庭,感情”的大事,不妨多多考慮,然後再決定是否生二胎。


首先得考慮自身因素。

當女人四十歲的時候,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體內的營養素會開始流失,隨著卵巢功能逐漸走向衰退,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也會逐漸減少乃至消失。而雌激素不僅可以刺激人類乳腺導管的生長,也能促進乳腺腺泡的發育及乳汁生成,並且適量的雌激素為胚泡著床所必需。所以說,四十歲是女人生命歷程當中的一道坎!

如果想預備二胎,身體一定要保養得很好才行!


適當的考慮第一個孩子的想法。

四十多歲生二胎的話,生的早的話,老大也有十幾二十歲了,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相差甚遠,孩子是否接受這也是需要考慮的,畢竟對孩子來講,孩子從小到大受到父母的照顧和愛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用分享出去的,始終都是家裡的唯一,而二胎,孩子的家庭地位會變化,父母能否處理好這些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不管是哪個年齡段孕育一個生命,經濟條件是必須要考慮的。

這個階段應該是大部分家庭支出最多的時候,老大可能在備高考,年齡大點的孩子,可能剛走進社會工作相對來說不穩定,還有家裡的老人也是需要照顧的。如果經濟條件還算充裕,可以考慮。


生二胎是否真的做好了思想準備。

比如夫妻之間是否和諧和睦,對於二胎的教育問題雙方的想法是否一致,嬰兒要怎樣照顧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一定要深思熟慮。

媽媽們的心態一定要比一胎的時候還要樂觀才行,畢竟和之前已經很不同了,你的精力還那麼充足嗎?可以為了二胎寶寶,再回到忙忙碌碌的階段嗎?畢竟長輩們年事已高,是被照顧的一方了,怎樣照顧好小寶寶又能侍奉好長輩,這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如果都準備好了,那就生吧!


掏心媽媽

現身說法,我就是四十歲生的二胎,孩子同學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是這兩年才出生的,那次去開家長會還看到幾個媽媽大著肚子。

首先,從身體狀況來說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四十幾歲身體條件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麼差。我個人感覺孕期是很輕鬆的,照樣出差、上班、做家務,什麼也沒耽誤。孩子出生後恢復的比一胎時還快。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我的文章,有一篇《大齡二胎孕期的感覺,產後的恢復情況,親身經歷打消朋友的顧慮》專門寫過我的感受。

從經濟條件來說

四十幾歲基本工作穩定,小有積蓄,房子車子都不是問題,有能力扶養第二個孩子,所以敢生,生的起。普遍比一胎時條件要好得多,經濟顧慮很小。

從大孩子角度考慮

其實絕大多數大孩子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希望父母再給生一個,不像報道中多見的那樣對二胎堅決排斥。我家孩子就特別喜歡小孩,羨慕之情有加,極力勸我們生二胎。二寶出生後,大寶對他呵護備至,看到兩個人親密的樣子倍感溫馨。

從祖輩考慮

祖輩基本六七十歲,身體也不是很糟糕,看幾年孩子完全沒問題。他們那一代一個兩個孩子的居多,沒有養夠孩子。他們那時養孩子成本低花精力少,認為養孩子沒那麼累,所以希望再有個孫子孫女。

所以,從四個方面看,四十歲的人生二胎和二三十歲的也沒有區別啊,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


凝媽悟語

先亮明觀點,我是主張能生絕對是要生的。

我說說我家的情況吧。老大將近18歲,老二七歲。我生老大的時候就30多歲。在老大三歲多的時候,我們移民海外,雖然沒有政策上的限制,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也是沒有更早的要老二。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孩子的爸,他希望能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女兒身上。但是我恰恰相反,有一種生命似乎不完整的感覺。好在,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女的還是比較能夠起主導的。😄😄

所以我在懷老二的時候已經是40出頭了。當然我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好,但是到助產士那裡做檢查建檔的時候,他也是有種種的擔心。擔心孩子會是唐氏綜合症的高發人群,也擔心媽媽會有孕期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好在我和寶寶還都比較爭氣。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的家庭醫生說她接的年齡最大的一個孕婦是47歲。

首先說兒子,他很健康,也很聰明,活潑好動,好動到有六塊腹肌。🤣🤣

至於姐姐和弟弟的關係,那真的是超級好。弟弟還是小baby的時候,姐姐就照顧弟弟,朋友們都說弟弟有兩個媽媽。現在弟弟跟著姐姐學鋼琴學游泳,省了不少錢呢。

星期六姐姐去上班,下班回來的時候天下雨。弟弟拿著小雨傘在車道前邊等著,告訴說怕姐姐淋溼了。看著他們兩個在小傘下的身影,真的是好感動好暖心。

對於整個家來說,有時候我就講如果只有我們三個大人大眼小眼兒的真的是很無聊,有了弟弟真的是氣氛活躍了很多。

至於媽媽戴個墨鏡把眼角的皺紋遮一遮。領著孩子出去,人家以為還30出頭呢。🤣🤣🤣🤣🤣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如今社會,四十歲生二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四十歲的年齡,生命中又有了一個小生命,每個日子都是雀躍的。

1.四十歲,人到中年,家庭和事業都比較穩定,經濟也比較穩定,不需要再為了娃娃的奶粉錢發愁。二三十歲的時候,我們年輕不懂事。很多孩子可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到來的。四十歲,對什麼事情都可以不惑了,因此更明白二胎的意義在哪裡。



2.有了一胎的生養經驗,二胎會少走彎路,無論是生活起居還是教育問題。一胎的時候我們懵懵懂懂,很多事情都是稀裡糊塗過來的,從餵奶,到換尿布,到怎麼教育孩子,未曾學習太多,二胎的時候這些都是可以從容應對的。


3. 可以給大寶作伴。一個孩子確實孤獨,讀書,遊戲,打鬧,如果是自家的兩個孩子在一起,那是多幸福的畫面。很久以後,大寶還有一個跟她有血緣關係的人陪她更久一些。

4.現在社會生活條件好了,四十歲的女人保養的都還很年輕,無論是身體還是容顏。雖然在醫學上,四十歲被稱作高齡產婦,但是實際中,只要平時身體沒問題,大部分產婦的狀況還是不錯的生出的寶寶也很健康。

所以,只要家庭經濟條件和身體允許,大多數家庭還是會選擇要二胎的。

我是J媽,碩士,翻譯+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經驗,現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關注我的朋友,會在五月免費得到我錄製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視頻課程,同時組建學習打卡團,讓我們共同前行。

J媽學堂

我也45歲,孩子剛上高中,不過沒有計劃生二胎,但是我身邊也有與我同齡、孩子上高中的朋友生二胎的。我覺得四十幾歲生二胎完全是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選擇不同,外人是沒有辦法對此進行任何評價的。

不過,二胎政策放開後,我也被問起過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所以,我想說說個人對於生不生二胎的看法。

經濟條件

我認為能不能生二胎,經濟條件是第一位的。我身邊兩位四十幾歲生二胎的媽媽都是全職主婦,家裡經濟條件好,先生收入高,一個人工作便能夠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1、對於四十多歲的女人來說,身體條件再好,也不能跟年輕時相比,現在的工作大多很辛苦,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還要再懷孕生二胎,照顧小寶寶,體力精力可能都跟不上,非常疲勞,也影響到身體健康。

2、生二胎產假結束之後上班,看孩子的問題難以解決。年輕時生孩子,上班以後或許會有父母公婆幫忙照看,但對於四十多歲的中年媽媽,家中父母公婆多已年過七十,能照顧好自己就很不錯,不可能期望他們幫忙照看孩子。那麼,在媽媽上班以後,唯一的選擇就是請保姆,保姆靠不靠得住且不說,費用也很高。

因此,生不生二胎,經濟條件是基本的條件和保障。

個人身體狀況

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能不能二胎還得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但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也很大,導致許多四十幾歲的女人身體並不夠健康,即使沒有什麼實症的疾病,也會有著各種各樣亞健康的症狀,身體各個器官的機能也已開始衰退,能不能保證生下健康的寶寶,寶寶出生以後自己能不能承擔很好地養育寶寶的責任,最好做做檢查,慎重考慮。

我現在就感覺自己身體狀況不好,家務或運動多一點就渾身各種疲勞疼痛,早上睡不醒,休息不過來。想想生二胎以後,身體不但得不到調養,還會更加勞累,體力嚴重透支的情況下,能不能好好地把寶寶撫養成人都覺得擔憂。

對生活質量的追求

這也是一個需要好好考慮的方面。帶孩子是很辛苦的事,生下寶寶以後,有很多年的時間都要奉獻給孩子,尤其是媽媽,幾乎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二十幾歲生寶寶,還有得期盼,四十歲孩子長大了,自己就可以放鬆一下,享受自己的生活。

可對於四十幾歲的媽媽,尤其是已經養育過一個孩子的媽媽來說,就不同了。好容易盼到孩子長大,自己能稍獲自由,再生一個孩子,又是十幾年的辛勞,十幾年之後,自己已經六十多歲了,且不說身體狀況怎麼樣,就算身體好,或許又需要幫忙照顧老大的子女了。

尤其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平時工作辛苦,壓力大,特別盼望著退休以後能自在愉快地生活,可是,若在四十幾歲生下二胎,等到正常55歲退休,孩子還在上小學,想想生活真的是很悲摧。

以上是我認為在是否生二胎這個問題上應該考慮的方面。當然,如果經濟條件許可,身體健康,又把養育兒女作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快樂滿足,夫妻雙方意見一致,想生就生,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